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剑葳

作品数:2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建筑
  • 6篇
  • 5篇道教
  • 5篇道教建筑
  • 4篇旅游
  • 4篇红色旅游
  • 3篇事件性
  • 3篇全国重点文物...
  • 3篇重点文物保护
  • 3篇重点文物保护...
  • 3篇文物
  • 3篇文物保护
  • 3篇文物保护单位
  • 2篇铁塔
  • 2篇木构建筑
  • 2篇
  • 1篇大遗址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机构

  • 16篇东南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9篇张剑葳
  • 3篇蔡凯臻
  • 3篇周双林
  • 3篇沈旸
  • 1篇胡明星
  • 1篇陈薇

传媒

  • 3篇建筑学报
  • 2篇文物
  • 2篇建筑与文化
  • 1篇中原文物
  • 1篇中国园林
  • 1篇文物建筑
  • 1篇艺术评论
  • 1篇建筑史
  • 1篇第四届中国建...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泰山“天仙金阙”铜殿——中国古代铜殿案例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铜殿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独特的一类建筑,其主体部分全部仿照木构建筑的形式,用铜合金分件铸造装配而成。泰山'天仙金阙'原在岱顶碧霞元君祠内,竣工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后移置山下岱庙内,是我国现存6座铜殿中的一例。本文运用考古学和建筑史学的方法对'天仙金阙'铜殿进行了建筑测绘和文献考证,在此基础上对'天仙金阙'铜殿的沿革、结构、构造进行了研究,对其自身的铭文进行了尝试解读,对铜殿铸造的工艺也作了简要述略。本文最后对'天仙金阙'出现的历史渊源作了简要考述,认为其创意来自武当山金殿,同时也是对铜殿有所偏好的慈圣太后(万历皇帝之母后)直接资助的产物。
张剑葳
关键词:道教建筑
昆明太和宫金殿——中国古代铜殿案例研究
昆明太和宫金殿始建于明,现为清初原址重建,既表现出仿木构铜殿的一些共性,也表现出昆明地方建筑的特征。本文运用考古和建筑史方法勘测建筑,辑录碑刻,考证文献,在此基础上对太和宫金殿的沿革、结构、构造进行研究;同时对金殿的内壁...
张剑葳周双林
关键词:道教建筑
文献传递
明代社会金属建筑的项目运作及其象征性的实现——以咸阳铁塔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在明代手工业集大成发展、新建筑材料运用、金属建筑竞相出现的社会图景下,以咸阳铁塔为例分析金属建筑的项目运作。并揭示在建造中,铁壳与砖芯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构造结合,表达了凝聚宗教象征意义的材料,最终实现金属建筑的象征性。
张剑葳
关键词:明代社会象征性铁塔
昆明太和宫金殿——中国古代铜殿案例研究
昆明太和宫金殿始建于明,现为清初原址重建,既表现出仿木构铜殿的一些共性,也表现出昆明地方建筑的特征。本文运用考古和建筑史方法勘测建筑,辑录碑刻,考证文献,在此基础上对太和宫金殿的沿革、结构、构造进行研究;同时对金殿的内壁...
张剑葳周双林
关键词:道教建筑
文献传递
红色旅游视角下的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以南昌“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保护规划为例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从南昌市民对"八一"起义事件的自豪感和对南昌"英雄城市"的性格定位的心理认同切入,阐释了发展红色旅游对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作用。并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保护规划为例,介绍了保护规划中红色旅游视角的运用,论述了红色旅游与文物保护发展的辩证关系。
张剑葳
关键词:红色旅游
“龙泉喷玉”与“九龙吐水”的迷思——北京昌平白浮泉、九龙池景观考
2012年
北京昌平白浮泉是元大都以及大运河通惠河段的旧源,也是著名的"燕平八景"之一。其名声近年日盛,然而却与昌平另一处曾经著名的明代泉景九龙池相混淆。通过实地调查,扒梳史志、诗文,配合样式分析的方法,辨析了白浮泉之"龙泉喷玉"与天寿山九龙池之"九龙吐水"2处泉景,指出两者并非一处。九龙池是明陵的附属景观,以"九龙吐水"著称,清代逐渐衰败;白浮泉本无"九龙吐水",现有的九龙头石雕,可能是清光绪五年(1879年)之后所造。
张剑葳
关键词:风景园林
中国古代铜殿研究
铜殿是中国建筑历史上较为独特的一类建筑。铜作为建筑材料,在人类历史上多有运用。在我国古代以木构建筑为主体的历史发展中,从商周时期使用铜连接构件为开始,铜建筑构件也不间断地在使用。最终发展出完全使用铜合金作为建筑材料、仿照...
张剑葳
关键词:装饰工艺屋顶构造
文献传递
“事件性”与“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红色旅游发展视角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其前提必须对红色旅游的载体——"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由于红色旅游的主题是重温革命事件和活动,本质上具有"事件性...
沈旸蔡凯臻张剑葳
关键词:事件性文物保护红色旅游
文献传递
“事件性”与“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红色旅游发展视角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其前提必须对红色旅游的载体——"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由于红色旅游的主题是重温革命事件和活动,本质上具有"事件性...
沈旸蔡凯臻张剑葳
关键词:事件性文物保护红色旅游
“事件性”与“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红色旅游发展视角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被引量:24
2006年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其前提必须对红色旅游的载体——“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由于红色旅游的主题是重温革命事件和活动,本质上具有“事件性”的基本属性,因此,在“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对于“事件性”理念的认知及其研究方法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沈旸蔡凯臻张剑葳
关键词:事件性文物保护红色旅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