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Au/α-Fe_2O_3催化剂存贮失活环境因素及机理分析
- 2010年
-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O低温氧化催化剂Au/α-Fe2O3,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H2程序升温还原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在室温大气气氛下光线照射以及表面吸附等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催化剂存贮失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110oC干燥的Au/α-Fe2O3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Au3+和Auδ+(0≤δ≤1)物种,且前者催化CO氧化的活性更高;在室温大气气氛下,紫外线照射会引起Au3+的还原和Au颗粒的生长,导致催化剂的不可逆失活.此外,空气中的H2O和CO2可同时吸附在α-Fe2O3的表面,形成表面碳酸盐物种,会引起催化剂的可逆失活.
- 尉继英范桂芳江锋张振中张兰
- 关键词:三氧化二铁失活碳酸盐
- 分子筛对汽车冷启动尾气中芳香烃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综述了15年来HC-trap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汽车冷启动尾气的组成、分子筛吸附剂的选择及其对芳香烃分子的吸附脱附性能、分子筛的孔道及表面结构对芳香烃分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意义及趋势。
- 张兰冯朝阳尉继英张振中江锋梁彤祥
- 关键词:汽车尾气冷启动分子筛
- 自掺杂型锑氧化物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Sr(Ⅱ)的吸附性能被引量:4
- 2014年
- 90Sr是核电站放射性废液中需要重点去除的核素之一,水合锑氧化物Sb2O5·mH2O可以在酸性条件下选择性吸附脱除90Sr.本文在以醇为溶剂的无水体系中,以化学性能较稳定且毒性低的SbCl3为原料,以紫外线照射辅助双氧水氧化及控制水解两步法制备出自掺杂型锑氧化物Sb(Ⅲ)/Sb2O5.文中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材料结构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批量实验方法研究不同Sb(Ⅲ)/Sb(total)比例与Sr(Ⅱ)吸附性能的相关性,以及溶液pH值对Sr(Ⅱ)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b(Ⅲ)可在较大的比例范围内共存于立方烧绿石型Sb2O5晶格内,形成良好的固溶体Sb(Ⅲ)/Sb2O5;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醇溶剂的类型、氧化剂的添加方式以及两步反应温度,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氧化率,即不同Sb(Ⅲ)/Sb(total)比例的Sb(Ⅲ)/Sb2O5材料;其中Sb(Ⅲ)/Sb(total)比例为49.8%的锑氧化物材料吸附性能最好,在纯水体系下对Sr(Ⅱ)的分配系数为6.6×107mL·g-1,在pH=3-13范围内对Sr(Ⅱ)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在本文实验条件下,Sr(Ⅱ)在锑氧化物材料上的吸附更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 张兰尉继英赵璇李福志江锋
- 微介孔复合分子筛合成及其在汽车冷启动尾气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分别采用稀溶液和浓溶液双模板剂两步水热合成法,以二氧化硅微硅粉和铝酸钠为硅源和铝源,第一步获得β分子筛晶种,第二步以β分子筛晶种为结构单元组装形成兼具MCM-41分子筛和β分子筛结构特点的复合型分子筛β/M(其中β是指β分子筛,M是指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氮气吸附(BET)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分子筛的合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分子筛β/M的形成是微孔β结构和介孔MCM-41结构的竞争生长过程,β分子筛晶种的晶化时间和晶粒度大小对β/M复合分子筛的结构有重要影响.此外,我们以甲苯为探针分子,比较研究了三类分子筛β/M、MCM-41和β的原样以及经高温水热处理后样品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M复合分子筛的热稳定性优于介孔分子筛MCM-41,其甲苯吸附容量比MCM-41和β分子筛的高,其中以浓溶液法合成的复合分子筛吸附容量最高.
- 张兰张振中尉继英孟弼芳江锋梁彤祥
- 关键词:晶化时间晶粒度
- 金属锑酸盐材料制备及其对放射性核素锶和钴的吸附性能
- 锶和钴是放射性废液中主要的+2价核素离子,锶是具有β放射性的长寿命裂变产物,易在骨骼中积累;钴是结构材料辐射活化产物,具有γ放射性,对环境危害极大。对Sr和Co的高效去除是放射性废液处理的重点。无机吸附剂对主要核素134...
- 尉继英张兰赵璇
- Au/α-Fe_2O_3 催化剂上金活性物种的分析(英文)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O低温氧化 Au/α-Fe2O3催化剂,利用 X 射线衍射(XRD)、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BET 比表面测定、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技术,对比了制备过程 pH 值的微小变化、焙烧及光线照射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探明了 Au/α-Fe2O3催化剂的活性物种。结果表明,110 ℃处理的 Au/α-Fe2O3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 Au3+、Au0以及过渡态 Auδ+(0<δ<1),它们对 CO 氧化的活性顺序为 Au3+>Auδ+>Au0;pH 值为 8 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 Au3+含量高、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最好;高温焙烧使氧化态金还原的同时也使载体比表面积严重缩小,催化活性显著下降;紫外线照射可以引起 Au3+的逐渐还原以及 Au0 颗粒的生长,其催化失活作用弱于高温焙烧。
- 尉继英张振中张兰孟弼芳江锋
- 关键词: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