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崇义

作品数:38 被引量:41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机械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轮轨
  • 9篇有限元
  • 8篇列车
  • 6篇纵向动力学
  • 6篇轮轨关系
  • 6篇磨耗
  • 6篇车轮
  • 5篇制动
  • 5篇重载
  • 5篇缓冲器
  • 4篇试验台
  • 4篇重载列车
  • 4篇均匀化
  • 3篇多边形
  • 3篇遗传算法
  • 3篇粘弹性
  • 3篇踏面
  • 3篇轮轨滚动
  • 3篇轮轨磨耗
  • 3篇仿真

机构

  • 25篇中国铁道科学...
  • 17篇中国铁道科学...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车唐山机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北车集团
  • 1篇中车齐齐哈尔...

作者

  • 37篇常崇义
  • 15篇王成国
  • 7篇李兰
  • 6篇侯茂锐
  • 5篇陈波
  • 5篇王俊彪
  • 4篇马大炜
  • 4篇刘书田
  • 3篇刘金朝
  • 3篇胡晓依
  • 2篇王永菲
  • 2篇赵鑫
  • 2篇陈晓霞
  • 2篇张银花
  • 2篇郭刚
  • 1篇王卫东
  • 1篇马颖明
  • 1篇曾宇清
  • 1篇刘敬辉
  • 1篇张波

传媒

  • 13篇中国铁道科学
  • 5篇铁道机车车辆
  • 3篇中国铁路
  • 2篇铁道学报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铁道车辆
  • 1篇公路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市政工程
  • 1篇MSC.So...
  • 1篇第十一届粤京...
  • 1篇全国固体力学...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轮轨黏着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轮轨黏着影响列车牵引和制动,对铁路运营效率和行车安全至关重要。论述国内外高速轮轨黏着的研究成果,包括仿真研究和试验研究进展情况。在仿真研究方面,介绍国内外轮轨黏着的理论模型发展和数值方法;在试验研究方面,介绍国内外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通过对轮轨黏着机理进行研究,揭示影响轮轨黏着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分析现场存在的轮轨黏着方面的问题以及国内外轮轨黏着的控制与利用情况,包括最新的轮轨增黏措施和防滑防空转技术,并对高速轮轨黏着机理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常崇义常崇义李兰陈波
关键词:黏着系数水介质粗糙度
不同轴重货物列车编组方案的计算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27t轴重通用货物与23t和21t轴重车辆混编的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27t轴重及以下通用货物列车以各种轴重混编、空重混编在一定的线路条件下进行紧急制动时的纵向力分布规律,对列车的编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不同轴重货物列车合理的编组方式。
郭刚常崇义王俊彪马大炜
关键词:纵向动力学紧急制动
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粘弹性性能预测被引量:15
2006年
建立了基于均匀化理论的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粘弹性性能预测方法。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弹性问题的控制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在像空间中利用均匀化理论建立宏观松弛模量的Laplace变换与微结构描述参数以及变换参数间的关系。用Prony级数模拟松弛模量随变换参数的变化形式,并根据像空间中一系列变换参数对应的松弛模量的数值,采用函数拟合技术确定Prony级数的形式,从而确定用显示形式表示的松弛模量的Laplace变换随变换参数的变化规律。对显式表达式的逆变换获得时间域内的松弛模量。该方法利用拟合函数的逆变换避开了复杂的数值Laplace逆变换,使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粘弹性性能的确定变得容易。文中给出了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松弛模量的数值预测结果并同有限元法模拟试验的结果对比,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常崇义刘书田王成国
关键词:粘弹性均匀化理论LAPLACE变换
连续测力轮对的数字试验研究
利用现车辐板轮制作连续测力轮对是当今轮轨力测量的一个趋势。然而,在试验室完成测力轮对的贴片与标定是一件十分费事工作,而且最佳的贴片位置也不容易找到。本文提出以有限元为基础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分别对在垂向、横向载荷作用下的车...
常崇义王成国李兰曾宇清
关键词:测力轮对有限元轮轨力
文献传递
2万t组合列车纵向力计算研究被引量:101
2006年
从列车纵向动力学原理入手,建立了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描述悬挂系统中悬挂力的数学方程模拟了钢摩擦缓冲器实际的干摩擦阻尼迟滞特性,通过大量缓冲器的冲击试验结果拟合出缓冲器的动态特性曲线的上边线,从而建立了钢摩擦缓冲器数值模型。由于列车纵向动力学方程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为了求解这种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响应,提出了基于Newmark-β的高精度平衡迭代算法,并进行了数值算例分析。根据Lo-cotrol同步控制装置的原理,建立了Locotrol同步控制的数学模型。完成了2万t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力计算的试验验证;分析了主控机车与从控机车的同步响应时间和制动初速对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力的影响。这些研究为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常崇义王成国马大炜张波
关键词:重载列车NEWMARK-Β法缓冲器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缓冲器关键技术参数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根据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对机车缓冲器可靠运用的要求,应用列车纵向动力学软件建立2万t重载组合列车多质点模型和缓冲器数值模型;按照列车紧急制动、常用制动和长大下坡道区段循环制动3种工况,分析比较机车分别装用DFC—E100缓冲器、MT—2缓冲器和QKX100型弹性胶泥缓冲器以及在列车紧急制动工况条件下改变DFC—E100型缓冲器最大阻抗力、行程和初压力等关键技术参数对2万t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车装用不同型号缓冲器时的列车最大纵向力均在2 200 kN以内,中部机车的最大纵向力未超过1 700 kN;适宜于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机车缓冲器的额定阻抗力、行程和初压力分别为2.25 MN,110 mm以下和150 kN左右。
杨俊杰常崇义封全保马大炜
关键词:重载列车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
基于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的轮轨磨耗数值分析被引量:30
2008年
提出基于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的轮轨形面磨耗的数值预测方法,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轮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磨耗问题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中,轮、轨材料采用双线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联合使用有限元隐式(静态)和显式(瞬态)求解方法模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过程;采用基于微面积的Archards磨耗模型的积分形式,对轮轨材料的滚动磨损进行计算;用基于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曲线光滑技术,对磨耗过程的磨损量分布进行光滑化处理,再根据光滑化后的磨损分布来更新轮轨形面;用Laplace网格光滑技术对车轮踏面和轨轮轨头内部的有限元网格进行光滑化处理。以以往轮轨试验为实例对数值分析模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常崇义王成国金鹰
关键词:轮轨磨耗三维有限元模型轮轨接触
钢摩擦与弹性胶泥复合型缓冲器数值模型被引量:6
2016年
由HM-1型重载列车用钢摩擦与弹性胶泥复合型缓冲器(简称复合型缓冲器)的冲击试验特性曲线可知,复合型缓冲器在加载末端(加载与卸载转换时)其阻抗力陡增,出现尖峰(尖峰效应),且阻抗力达到一定数值后随行程缓慢增加(阻尼效应)。为准确描述复合型缓冲器的这一非线性特性,引入钢摩擦的黏滞摩擦力特性,对基于悬挂系统中悬挂力的数学方程而建立的纯钢摩擦缓冲器数值模型进行改进,以模拟纯钢摩擦缓冲器加载曲线末端阻抗力出现的非线性尖峰现象,再基于具有阻尼效应的弹性胶泥缓冲器数值模型,建立复合型缓冲器数值模型;以HM-1型缓冲器为例进行缓冲器冲击试验和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的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复合型缓冲器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常崇义王新锐姜岩郭刚王月仙
关键词:缓冲器弹性胶泥纵向动力学重载列车
沥青混凝土面层在汽车超载作用下的力学分析
2008年
1引言 大型运输车辆的比重不断增加,且普遍超载。对津围公路(天津段)汽车超载情况的调查表明,80kN以上载重车约占车辆总数的20%。30%,其中超载车约占重车的50%-70%,最大的超载率达到了196%。
纪文夺常崇义
关键词:超载作用汽车超载沥青混凝土面层津围公路载重车调查表
连续测力轮对的数字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现车辐板轮制作连续测力轮对是当今轮轨力测量的一个趋势。然而,在试验室完成测力轮对的贴片与标定是一件十分费事的工作,而且最佳的贴片位置也不容易找到。现提出以有限元为基础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分别对在垂向、横向载荷作用下的车轮辐板上的应变分布进行计算,并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计算机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而分析计算不同的垂向及横向加载点对车轮辐板观测点应变的影响,寻找最佳贴片位置。这种计算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测试轮对的设计及标定周期,寻找最佳贴片位置,提高轮轨力的测试精度。
常崇义王成国李兰曾宇清
关键词:测力轮对有限元轮轨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