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胜鹏

作品数:70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专利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化感
  • 13篇除藻
  • 12篇植物
  • 11篇除藻剂
  • 8篇测试装置
  • 7篇小麦
  • 7篇基因
  • 7篇基因型
  • 7篇不同基因型
  • 6篇炭黑
  • 6篇膨胀蛭石
  • 6篇白炭黑
  • 5篇藻类
  • 5篇胁迫
  • 4篇豆科
  • 4篇有害藻类
  • 4篇水华
  • 4篇同基因
  • 4篇铜绿微囊藻
  • 4篇青蒿

机构

  • 6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塔里木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鸟取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悉尼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70篇左胜鹏
  • 38篇周守标
  • 26篇蒋小峰
  • 21篇叶良涛
  • 12篇丁莹
  • 11篇马永清
  • 10篇王会梅
  • 9篇洪文秀
  • 7篇谢建春
  • 7篇刘荣琼
  • 6篇万堃
  • 5篇沈炎
  • 5篇赵娟
  • 4篇李凤民
  • 4篇刘畅
  • 3篇李秀维
  • 3篇支金虎
  • 3篇昝逢宇
  • 3篇孙忠保
  • 3篇杨如意

传媒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草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塔里木大学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6篇2018
  • 21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胁迫与外源激素PDJ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化感潜力的诱导调控被引量:3
2009年
盆栽条件下对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于播种前以外源激素PDJ(10mg·L-1)浸种处理和返青期始干旱胁迫,测定其光合特性、水分利用和化感抗草差异。结果表明:水分胁迫(田间持水量的45%)和PDJ处理均能增强几种供试小麦的化感抗草诱导效应,两者均通过降低杂草生物量从而抑制杂草生长。水分胁迫和PDJ处理均能增强"兰考95-25"、"小偃6号"拔节期的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气孔限制值和提高水分利用率;"豫麦66"PDJ处理下可增强光合作用而降低水分利用率,但干旱胁迫下则相反;"兰考217"经PDJ处理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降低。典范对应分析发现供试小麦受到干旱胁迫和外源激素PDJ处理后会引起植物形态和光合生理的变化,从而影响其化感抗草特性。小麦整体化感潜势与以杂草生物量(杂草鲜重/盆)表示的抗草指标显著相关,而小麦的整体抗草特性主要与其水分利用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正相关,与植物地上生物量、株高、节间距离和气孔导度显著负相关。
支金虎马永清左胜鹏
关键词:干旱胁迫小麦基因型化感潜力
除藻剂基料的制备方法、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藻剂基料的制备方法、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除藻剂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青蒿和氯化钙混合,制得混合物M1,将蛭石、混合物M1和气相白炭黑分别用滤纸间隔开,制得待滤料;2)将淀粉、盐酸和水混合,...
左胜鹏蒋小峰王会梅周守标刘荣琼丁莹易阿岚
文献传递
丙基双氢茉莉酮酸酯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英文)
2007年
在人工盆栽条件下,对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进行播种前种子PDJ(10-5M)浸种处理和返青期不同水分处理(75%and45%),调查了拔节期不同小麦基因型生长反应,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PDJ对小麦生理影响因品系和测试指标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水分胁迫可显著降低四种小麦植株表现型性状和生物量,从而抑制植物生长,而进行PDJ处理后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减弱水分胁迫的抑制效应。正常水分情况下PDJ可以促进根系生长,而地上部生长对PDJ不敏感。
支金虎左胜鹏谷建杰伍维模
关键词:小麦基因型土壤水分胁迫
半干旱区四种典型豆科牧草群落生理生态的分异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植物种群生态的改善是植被建设与生态修复的关键。通过人工植被调查,比较了四种豆科牧草的种群生长的生态差异,初步探讨了牧草生产力与种群生态的可能耦合网络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四种豆科牧草种群的土壤水分含量和垂直下降分布规律,发现沙打旺与苜蓿为高生产力型,红豆草与胡枝子为低生产力型,这可能与它们水分利用状况和豆科牧草本身的固氮或氮沉积的氮汇与源转化调节有关。苜蓿植株生物量表现较高,与其多年生庞大根系充分吸收土壤深层水分有关,反映了根冠生长与土壤条件的耦合是导致遗传特性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调整植物根冠关系以增强植物的抗旱适应能力理论上是可行的。相关分析发现生产力、根系生物量、土壤环境(水分和层次)为网络耦联相关,特别是90-100cm的土壤空间水分与根冠比成正相关,这可能说明这个层次(根系的浅层集中分布区)为土壤水库与土壤干层相转变的阈值界面。因此从干旱胁迫条件下建立的适应性生存对策上考虑,苜蓿适宜在干旱立地推广应用,不仅具水土保持功效,而且植被生产力高,应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参考物种。
左胜鹏王会梅李凤民山仑
关键词:豆科牧草种群生态植被生产力源库调节
气候对巢湖东半湖水体环境变化的驱动效应被引量:2
2011年
分析了小尺度气候变化对巢湖水体环境的影响,并揭示了水体营养生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年降雨量、年均温度、年日照时数变化稳定,平均值分别为1 176.2 mm,15.96℃和1 906 h,而高温天数(〉35℃)年际变化显著(4-32 d/a)。调查期间总氮(TN)和总磷(TP)变化动态为开口向下的"凸"型抛物线形式,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叶绿素a(Chla)总体呈现为"凹"型曲线,水体总体呈现为中度营养状态。CCA分析发现巢湖区域的年降雨量、年均温度、年高温天数(〉35℃)、年日照时数与湖水中TN,TP,CODMn和Chla呈显著相关性。其中TN,TP,CODMn和年日照时数对水体营养状态影响显著,贡献率分别为69%,45%,36%和27%。因此,可推测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是导致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因子与TN和TP在一定条件下对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具有协同效应。
左胜鹏叶良涛梅慧
关键词:气候要素水环境胁迫响应
不同投加密度的霍甫水丝蚓对穗花狐尾藻化感抑藻效应的影响
2023年
利用沉水植物释放化感物质抑制水体中蓝藻生长是目前生态安全性极高的抑藻手段。穗花狐尾藻已被证实具有抑藻作用,为此,从外在生物作用可能会对沉水植物抑藻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选用霍甫水丝蚓和穗花狐尾藻、铜绿微囊藻(FACHB-524)为研究对象,以低、中、高密度霍甫水丝蚓与穗花狐尾藻进行共培养,同时设置对照组(无霍甫水丝蚓投加即零密度组),并以蒸馏水代替种植水为空白组;对穗花狐尾藻种植水进行抑藻效应测定,对比分析了各组铜绿微囊藻的藻密度、SOD酶活性、MDA含量、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的抑藻效应显著高于对照组,霍甫水丝蚓对穗花狐尾藻的促进作用与霍甫水丝蚓密度相关,且霍甫水丝蚓对穗花狐尾藻化感抑藻效应存在一个最佳密度。不同密度(低、中、高)的霍甫水丝蚓的存在均可增强穗花狐尾藻化感作用。其中中密度组最为显著,其抑藻率最高可达到62.22%,各处理组叶绿素-a含量下降,中密度组最为显著。对藻细胞的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SOD活性先升后降、MDA含量持续升高,化感物质造成藻细胞活性氧的过量积累可能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
杨浩张青姚存静张丽丽胡伟绩左胜鹏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研究植物根系相互作用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究植物根系相互作用的测试装置,包括顶端具有一敞口的生长箱(1);所述生长箱(1)内部通过两块隔板(2)平均分隔成三个空间大小相等的根系生长室,所述两块隔板(2)的延伸面与所述生长箱(1)的侧面平行;...
左胜鹏蒋小峰赵娟周守标叶良涛谢建春刘畅
文献传递
一种可渗透反应墙用填充介质及其在原位治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方面的应用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渗透反应墙用填充介质及其在原位治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方面的应用和方法,该填充介质由粒径分别为4~6.5mm和5~8mm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和陶粒按比例均匀混合组成,其原料组分简单,简单易得。本发明还提供了此种...
叶良涛江文韬方彩霞左胜鹏刘荣琼
文献传递
植物根际抑制圈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植物根际抑制圈测定装置,该植物根际抑制圈测定装置包括:培养板(1)、可调节花盆(2)和滤网(3),培养板(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可调节花盆(2)相配合的放置区,滤网(3)设置于可调节花盆(2)的侧面上,以可...
左胜鹏蒋小峰王会梅孙忠保周守标沈炎谢建春丁莹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喜旱莲子草的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喜旱莲子草的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除藻剂含有HCl、粉末状的喜旱莲子草、膨胀蛭石和水;其中,所述喜旱莲子草的粒径不小于100目,所述膨胀蛭石的粒径小于100μm。该方法包括将HCl、粉末状的喜旱...
左胜鹏万堃周守标叶良涛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