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燕平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2、IL-18的变化与丙型肝炎患者病程发展的相关性,以了解患者免疫状况,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医院就诊的63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临床症状分为3组,无临床症状组20例,慢性丙型肝炎轻度组25例,慢性丙型肝炎中重度组18例,另选健康志愿者21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6、IL-12及IL-18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L-6、IL-12及IL-18水平轻度及中重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临床症状组相应细胞因子水平也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12/IL-6的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但无临床症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IL-12、IL-6、IL-18水平与AL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4、0.583、0.549(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12与IL-6比例失衡可能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相关,患者血清中IL-12、IL-6及IL-18细胞因子与肝脏炎症相关,水平越高肝脏炎症越严重。
- 李庆方高爱荣石庆凤崔燕平刘雪妮
- 关键词:丙型肝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丙型肝炎是由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慢性进展性肝病。HCV感染发病隐匿,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且感染后60%-80%的患者可慢性化,其中约20%的患者在感染20~30年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目前,聚乙二醇IFN(Pegl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仍是亚太地区HCV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而抗病毒治疗应答受多种因素影响,
- 崔燕平管珊王金燕贺玉凯刘春华刘晶晶赵洪奎
-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利巴韦林疗效分析血液传播
- 白细胞介素-33在成人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成人麻疹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临床生化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成人麻疹并肝损害患者36例为麻疹肝损组,麻疹无肝损害患者28例为麻疹无肝损组,健康体检人群20例为健康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第7和第14天分别测定入组麻疹患者血清IL-33及主要肝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前,麻疹肝损组、麻疹无肝损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IL-33水平分别为(185.20&#177;19.44) pg/mL、(168.70&#177;18.14) pg/mL、(132.17&#177;12.41) pg/m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7,P<0.05);两组麻疹患者IL-3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3、10.59,P<0.05).经治疗,麻疹肝损组患者不同检测时间点IL-3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2,P<0.05),逐步下降,至治疗第14天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5,P>0.05).相关分析提示IL-33与ALT、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IL-6呈正相关(r=0.332 8、0.200 3和0.597 2,P均<0.01).结论 血清IL-33在麻疹中高表达,其动态变化能够反映肝脏炎症的程度及转归.
- 刘春华崔霞刘晶晶李庆彦崔燕平王思奎
- 关键词:麻疹肝损害
- 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159例生存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对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伴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ACLF伴H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确定HE为起点,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3例)和死亡组(146例),选择32个相关临床指标,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比例风险的Cox模型分析.结果 ACLF伴HE患者1、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20.13%、10.06%、8.18%,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HE分期、肝肾综合征(HRS)为独立的预后因素(χ2=18.344、11.368,均P<0.05),HE分期越高、出现HRS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591、1.809.结论 HE分期、HRS是判断ACLF伴HE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崔燕平崔霞管珊李庆方王思奎
- 关键词:肝衰竭肝性脑病
- 10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对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伴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06例ACLF伴H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好转组(n=15)和恶化组(n=91),将两组患者的单因素指标:年龄、性别、实验室指标[TBil、Alb、ALT、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E分期及并发症[持续性低钠血症、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HRS)、腹水、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血浆置换进行χ2检验或t检验,再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LT、PTA、HE分期、H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43、0.000、0.003);性别、年龄、持续低钠血症、消化道出血、感染、SBP、腹水、TBil、Alb、AST、血浆置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TA、HRS、HE分期对ACLF伴HE患者的预后有意义,回归系数分别为-0.097、2.279、1.873,P值分别为0.025、0.007、0.000,优势比(OR值)分别为0.908、6.510、9.764。结论 HE分期、HRS、PTA是ACLF伴H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TA越低、HE分期越高,出现HRS时预后越差。
- 崔燕平刘凤华石庆凤赵洪奎王思奎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LOGISTIC
- 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对影响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6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E患者385例,分为好转组(125例)和恶化组(260例),选择25个相关临床指标,应用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非条件二分类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HRS)、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影响HE预后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0、0.009、0.047、0.002、0.027)。进一步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HRS、TBil、INR为影响H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0、0.009、0.000、0.000、0.008,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4.388(2.997~6.424)、2.805(1.300~6.050)、4.036(2.018~8.072)、1.005(1.003~1.007)、1.446(1.099~1.901)]。结论 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HRS、TBil、INR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HE分期越高、高胆红素、INR越高、出现上消化道出血、HRS时预后差。患者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HRS、TBil、INR作为判断HE预后的指标,由此建立的方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崔燕平李庆方李庆彦刘春华王伟红袁建国王思奎
- 关键词:预后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给药48周,对照组单独采用拉米夫定给药48周,分别在12、24、36、48周时,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中ALT的变化、HBV DNA 血清变化、HBV DNA 与 HBeAg 转阴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ALT、HBV DNA定量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63、4.65,均P<0.05);治疗组24、36、48周ALT、HBV DN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T(89.9±16.7)U/L、(60.1±13.8)、U/L(44.6±8.9)U/L比(90.7±17.6)U/L、(72.0±14.1)U/L、(61.3±24.5)U/L;HBV DNA(4.92±1.44)U/L、(3.35±1.37)U/L、(2.53±1.31)U/L比(5.02±1.41)U/L、(3.69±1.40)U/L、(3.02±1.35)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2、4.56、4.7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与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有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36、4.21、4.27、4.35、4.23,均P<0.05);在治疗24周时,HBV 血清学标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周后血清学标志物治疗组(67.65%、32.35%、26.47%、85.29%、38.23%、35.2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73、4.23、4.32、4.34、4.46、4.76、4.34、4.22、4.29、4.34、4.45,均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 刘凤华崔燕平查岩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