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昌斌

作品数:246 被引量:2,16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3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4篇经济管理
  • 39篇农业科学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82篇农业
  • 27篇循环农业
  • 26篇生态
  • 16篇农业发展
  • 15篇意愿
  • 14篇农户
  • 13篇污染
  • 13篇粮食生产
  • 13篇绿肥
  • 11篇耕地
  • 9篇养殖
  • 9篇土壤
  • 9篇可持续发展
  • 8篇影响因素
  • 8篇玉米
  • 8篇农村
  • 8篇现代农业
  • 7篇循环农业发展
  • 7篇农产
  • 6篇生猪

机构

  • 2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日本国际农林...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东京大学
  • 4篇河北工业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全国农业技术...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工程院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国农学会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安徽省科技厅

作者

  • 243篇尹昌斌
  • 45篇周颖
  • 31篇李贵春
  • 30篇邱建军
  • 24篇程磊磊
  • 22篇陈印军
  • 17篇赵俊伟
  • 14篇杨晓梅
  • 13篇易小燕
  • 12篇高春雨
  • 11篇唐华俊
  • 10篇刘利花
  • 9篇杨瑞珍
  • 6篇任天志
  • 6篇姜昊
  • 6篇柯木飞
  • 6篇钱小平
  • 6篇鲁明中
  • 5篇王利伟
  • 5篇刘振东

传媒

  • 47篇中国农业资源...
  • 8篇中国生态农业...
  • 8篇农业现代化研...
  • 6篇中国科技论坛
  • 6篇中国食物与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生态经济
  • 5篇世界农业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中国农业综合...
  • 4篇农业技术经济
  • 4篇农业经济问题
  • 4篇中国人口·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农业科研经济...
  • 4篇中国工程科学
  • 3篇中国软科学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农林经济管理...

年份

  • 8篇2023
  • 11篇2022
  • 14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4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20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8篇2008
  • 18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设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被引量:6
2018年
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问题。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渔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衔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一、生态循环农业认知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新生产方式,是一种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产业链延伸型的农业空间拓展路径,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宜居乡村建设的新理念。生态循环农业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与产业链延伸。生态循环农业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即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同时顺应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需求,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实现环境友好与生态安全。生态循环农业同样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其中,“减量化”指农业资源节约投入,发展精准农业;“再利用”指农业物质多级利用,直到吃干榨尽;“再循环”指农业废水、营养物质的循环再利用。生态循环农业体现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的理念,实施农业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农村废弃物,推进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尹昌斌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生态循环农业制度创设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67
2012年
论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思路及其政策建议。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入手,推进生物基质产业化对于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刘振东李贵春杨晓梅尹昌斌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基于意愿调查法的水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水稻田具备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通过调查城乡居民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支付意愿,量化水稻田的生态服务价值。[方法]以苏州市为例,在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意愿调查法(CVM)法和相关计量模型研究了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和城乡居民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苏州市稻田生态服务价值为3.75×1010元,单位面积稻田生态服务价值为4.52×105元/hm2;(2)68.99%市民和65%的农民家庭愿意为稻田生态服务价值付费,支付额度分别为1 230.43元/户和434.67元/户;(3)受教育程度、家庭总人数、工作人数(劳动力人数占比)、被抚养人数和家庭收入等是影响城乡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结论]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有其重要性,有必要将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纳入资源配置决策,建立稻田生态补偿机制。
刘利花尹昌斌
关键词: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支付意愿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01
2013年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与遵循原则,指出其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是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生产方式、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产业链延伸的农业空间拓展路径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理念。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动力与物质流程框架,指出循环农业的产业链循环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的顺时针外循环路径和可再生资源的逆时针内循环路径,其发展动力主要是产业链内固有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产生的拉动作用和产业链外资金、技术、政策等对产业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文章总结了国内发展循环农业的实践和相关的模式,提出了循环农业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循环农业的机理研究,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和补偿机制研究以及循环经济闭合循环链条体系的构建。
尹昌斌周颖刘利花
关键词:循环农业循环经济资源节约产业链延伸
科技民富县强:模式与启示
2016年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归根结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找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就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研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各个地区专项行动中成功案例的特征、主要做法和经验,得出可供其他地区开展农业科技项目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县域经济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
崔艺凡尹昌斌黄显雷赵俊伟
关键词:农业科技项目县域经济发展科技富民案例分析农业资源利用专项行动计划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户受偿意愿视角被引量:5
2022年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受偿意愿分析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支付卡式条件价值法(CVM),Tobit模型,分位数回归(QR)。研究结果:(1)69.46%的受访农户对现行生态公益林标准并不满意,农户期望的补偿标准为38.54~48.29元/(亩·年),约为现行标准的3.85~4.83倍;(2)农户的个体特征、资源禀赋、主观认知、政策参与均是影响其受偿意愿的关键因素,其中,林地比重、政策满意度、是否享有政策对受偿意愿的作用明显;(3)若在提升补偿标准的同时制定差异化补偿,相较于新参与政策的农户,应优先提高对原先已参与政策农户的补偿,且林地比重应作为重要参考因素。研究结论:应参考农户受偿意愿,适当提升公益林补偿标准;可结合农户异质性,探索差异化补偿;加强宣传,提升农户森林保护意识和政策满意度;同时,通过公共建设和产业扶持,促进补偿方式的多元化。
徐珂庞洁尹昌斌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受偿意愿条件价值法TOBIT模型
多功能试管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试管刷,包括杆体(1)和多根刷毛(2),多根刷毛(2)在杆体(1)上纵向排布;所述的杆体(1)下端两侧连接有移动杆一(3)和移动杆二(4),移动杆一(3)、移动杆二(4)分别与杆体(1)为轴连接,...
李贵春尹昌斌刘振东杨晓梅王利伟
文献传递
稻田资源社会价值评估——以苏州市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以苏州市稻田资源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稻田资源的社会价值构成,运用替代法、影子价格法和机会成本法等方法,评估了稻田资源的社会稳定和保障等社会价值。结果表明,苏州市稻田资源单位面积社会价值量为413.97万元/hm2,是苏州市当年水浇地征用价格的13.8倍,社会价值总量为344.17×109元。其中,社会保障价值占主体地位,达66.04%,社会稳定价值占33.96%。在社会保障价值各分类价值中,养老保障价值所占比例最大,为84.60%,表明稻田资源对农民的养老保障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本生活保障价值和就业保障价值所占比例分别为5.44%和9.96%。稻田资源社会价值的研究,对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建立稻田保护补偿机制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
刘利花尹昌斌
关键词:社会价值
规模化养殖下的污染清洁处理技术采纳意愿研究——基于安徽省3市奶牛养殖场的调研数据被引量:24
2013年
养殖业粪尿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利用安徽省合肥、蚌埠、淮南3市71家奶牛养殖场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分析养殖场采用清洁处理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产业组织化程度、单位奶牛养殖面积、粪尿综合利用收益以及粪尿是否分离处理等因素与养殖户采用清洁处理方式呈正相关,而年龄与其成反向相关。
何如海江激宇张士云尹昌斌柯木飞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环境污染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研究展望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系列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系统解构和建构的视角,分析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的功能构成与支撑体系,构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理论的概念模型。[结果](1)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包含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包含产业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在内的支撑体系为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功能发挥提供保障;(2)系统协同、关联耦合、生态阈值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功能和支撑体系的链接提供了全面的支撑。[结论]可持续的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理论模型必须建立在功能和体系耦合相容、深度链接的基础之上。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农业绿色发展的机理探究、农业绿色发展系统支撑体系的支撑点探讨以及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
李福夺杨鹏尹昌斌
关键词:微观结构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