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海鲁

作品数:38 被引量:18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34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恐龙
  • 12篇化石
  • 11篇白垩世
  • 10篇早白垩世
  • 9篇英文
  • 9篇蜥脚类
  • 5篇新属
  • 5篇生物群
  • 4篇地层
  • 4篇盆地
  • 4篇中生代
  • 4篇侏罗世
  • 4篇恐龙化石
  • 4篇河口群
  • 4篇白垩纪
  • 3篇兽脚类
  • 3篇鸟类
  • 3篇蜥脚类恐龙
  • 3篇晚中生代
  • 3篇陆相

机构

  • 2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自贡恐龙博物...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2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阿尔伯塔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博物...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辽宁省国土资...
  • 1篇科罗拉多大学
  • 1篇重庆市地质矿...

作者

  • 38篇尤海鲁
  • 15篇季强
  • 10篇姬书安
  • 9篇袁崇喜
  • 8篇吕君昌
  • 6篇柳永清
  • 4篇陈文
  • 4篇徐星
  • 3篇彭光照
  • 2篇江小均
  • 2篇汪筱林
  • 2篇许欢
  • 2篇杨精涛
  • 2篇旷红伟
  • 2篇季鑫鑫
  • 2篇王旭日
  • 2篇彭楠
  • 2篇张建平
  • 2篇邢立达
  • 2篇张茜楠

传媒

  • 8篇地质通报
  • 7篇古脊椎动物学...
  • 4篇地质学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古生物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1篇化石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科学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甘肃地质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首次发现真正会飞的“恐龙”——中华神州鸟(新属新种)被引量:23
2002年
记述了辽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件初鸟类(Avialae)化石,其嘴里无牙,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尾巴由20多节尾椎组成,叉骨呈U字形,飞行羽毛超过了身体的长度。各种特征表明,新发现的初鸟类真正具有了飞行能力,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的又一中间环节。正式将其命名为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sinensisgen.etsp.nov.)。
季强姬书安尤海鲁张建平袁崇喜季鑫鑫李景路李印先
关键词: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恐龙
辽西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及相关地层综合研究
季强陈文王五力金小赤张建平柳永清张宏姚培毅姬书安袁崇喜张彦尤海鲁
确立了冀北-辽西地区晚中生代的地层层序。根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将热河生物群所在的地层划分为6个组合带,自下而上为:三尾拟蜉蝣-潘氏北票鲟-毕索夫尼斯托叶肢介组合带、戴氏狼鳍鱼-东方叶肢介-女星介组合带、中华龙鸟-孔...
关键词:
关键词:中生代热河生物群
贵州关岭晚三叠世一大型鱼龙类头骨被引量:21
2002年
记述了产自贵州关岭上三叠统杯椎鱼龙属一新种——亚洲杯椎鱼龙(Cymbospondylusasiaticus sp. nov)。标本为两件几乎完整的头骨,产于法朗组瓦窑段的泥质灰岩中,这是目前已知惟一的晚三叠世(Cymbospondylus属的标本,也是该属时代最晚的一个种。亚洲杯椎鱼龙头部最明显的特征是下颌牙齿仅分布于齿骨的前半部分。此外,新种的吻部极长,超过头骨全长之半,上颌骨非常发达,并且具有已知鱼龙类中最小的眼眶。亚洲杯椎鱼龙是这一大型鱼龙类在北美和欧洲以外地区的首次记录。
李淳尤海鲁
关键词:晚三叠世法郎组鱼龙类头骨化石
中国重庆云阳新田沟组发现大型蜥脚类恐龙
蜥脚类是中-晚侏罗世和白垩纪期间演化非常成功的一类恐龙,是地球陆地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动物。它们的祖先或近亲(基干蜥脚型类恐龙)发现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个体上明显小于大型蜥脚类。而目前大型蜥脚类恐龙的最早化石记录基本在...
谭超代辉马檠宇李宁王萍魏曌英彭光照尤海鲁
关键词:蜥脚类
文献传递
刘家峡黄河巨龙:中国甘肃兰州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一新蜥脚类恐龙化石被引量:21
2006年
本文记述了2004年发现于甘肃兰州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一个化石点的蜥脚类恐龙化石。新标本的荐椎独特,神经脊非常低并在其顶端横向扩展,代表蜥脚类恐龙一新属种刘家峡黄河巨龙。分支系统分析发现黄河巨龙为一原始巨龙型类蜥脚类。
尤海鲁李大庆周玲琦季强
关键词:恐龙河口群兰州盆地
中国早白垩世今鸟类甘肃鸟的蹼足化石(英文)被引量:4
2006年
玉门甘肃鸟(Gansusyumenensis)是中国发现的第一只中生代鸟类化石。该化石产自甘肃西北部下沟组,时代与辽宁西部产热河生物群的早白垩世地层的时代大体相当。该鸟类趾节拉长,很短的爪具有较尖锐的屈肌结节,因而被认为是一种适应于水生生活的鸟类。玉门甘肃鸟的建立最初仅依据一件左足标本,直到最近又发现了少量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新标本。本文描述了一件新的玉门甘肃鸟的完整后肢化石,标本在远端趾节之间显示出清晰的蹼的构造。这为玉门甘肃鸟具有发育足蹼的观点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玉门甘肃鸟也成为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适应于水生生活环境的鸟类。
姬书安季强尤海鲁吕君昌袁崇喜
关键词:早白垩世
甘肃马鬃山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恐龙化石被引量:6
2015年
结合以往的研究对发现于甘肃马鬃山地区公婆泉盆地和俞井子盆地的恐龙化石进行了总结。基于恐龙化石的产出层位和组合成员的相似性,将两地的恐龙归入同一个恐龙化石组合——马鬃山恐龙化石组合,其时代为早白垩世阿普特中晚期—阿尔布早中期。另外,通过与辽西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的恐龙化石进行对比,归纳出该组合的特点。马鬃山恐龙化石组合对深入研究中国北方早白垩世恐龙化石的演化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张茜楠尤海鲁李大庆
关键词:公婆泉盆地早白垩世
辽宁早白垩世义县组一原始鸟脚类恐龙被引量:13
2000年
初步记述了采自辽西地区早白垩世义县组新的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材料,并依此建立一新属新种上园热河龙(Jeholosaurus shangyuanensis gen. et sp. nov.)。化石产于北票市上园镇陆家屯义县组下部第一段灰白色凝灰质砂岩中,同一层位产出过大量鹦鹉嘴龙化石。上园热河龙的主要鉴定特征包括6个前上颌齿,鼻骨背面发育小孔,前齿骨约为前上颌骨主体长度的1.5倍、未发育股骨前髁间沟、骨不在一平面上,第三趾趾节中第四节最长。上园热河龙具有一些真鸟脚类恐龙的近裔性状,比如眶前孔小,方骨孔大,位于方颧骨侧面,外下颌孔缺失。另外,上园热河龙的股骨近端形态非常接近进步的鸟脚类恐龙。但是上园热河龙发育有6个前上颌齿,上下颌关节处与齿列位于同一水平线,前上颌齿列与上颌齿列位于同一水平线,这些原始特征未见于已知鸟脚类恐龙。上园热河龙确切系统分类位置需要进一步确定。 上园热河龙是义县组中发现的第二种鸟臀类恐龙,增加了这类恐龙在热河生物群中的分异度。
徐星汪筱林尤海鲁
关键词:早白垩世义县组
鸟类起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广泛承认,但鸟类起源研究方向依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包括鸟类手指同源问题、兽脚类分异时间框架问题以及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的一些问题。我们近年来在这些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化石资料显示,兽脚类恐龙在向鸟类进化当中,其外侧两指退化;而现代发育学证据表明,鸟类手指是两侧退化,保留了中间3指。我们通过研究新疆侏罗系地层中发现的泥潭龙,提出了一种外侧和两侧退化模式结合的新假说。该假说可以解释古生物学与发育学资料之间的矛盾。我们报道的一件产自辽宁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的近鸟龙化石,代表了早于始祖鸟的带羽毛的物种,我们提出了包括鸟类在内的主要兽脚类恐龙类群出现于中侏罗世的一个快速演化事件,解决了有关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的时间悖论问题。我们报道了在北票龙化石中发现的一种新的原始羽毛类型,给出了发育学解释,推测羽毛起源的时间可能在三叠纪中期,对于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徐星胡东宇莫进尤郑晓廷贾程凯尤海鲁
关键词:鸟类起源恐龙同源
辽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具胚胎的软壳蛋化石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详细记述了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两类爬行动物的蛋化石 ,其中离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部 ,翼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上部的金刚山层。经研究 ,离龙类蛋化石不仅含有胚胎 ,而且为软壳蛋。翼龙类蛋化石没有显示硬壳结构 ,很可能同样为软壳蛋。这些蛋化石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这两类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演化历史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季强姬书安程延年尤海鲁吕君昌袁崇喜
关键词:蛋化石热河生物群翼龙类胚胎软壳晚中生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