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贤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文学更多>>
- 超越艺术层面的对话——抗战时期的中外美术交流
- 2004年
- 抗战爆发 ,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之一 ,这为中外美术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中国同苏联、美国、英国、印度等国的美术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尽管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这种交流不完全是一场文化艺术层面上的对话 ,但是 ,在这种交流中中国美术家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 ,世界也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中国美术的现状。
- 宗贤赵志红
- 关键词:抗战中西美术
-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透视被引量:14
- 1998年
- 主持人语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和现代形态的高等美术教育,以本世纪初为开端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美术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勃兴的发展新时期。然而,高等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专业教育学科,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诸多方面仍显露出相当程度的不够成熟和不够完善。为建构面向21世纪的科学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新体系,很有必要对其历史和现状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反思。因此,宗贤教授关于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的观察与思考所提出的欣慰中的某些忧思,龚产兴研究员对我国美术教育先驱者周湘有关史料的首次较完整的介绍,以及硕士研究生裔萼试图对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正面和负面作用进行探讨和再评价,都值得引起读者朋友的关注。 本期“学人档案”介绍的杨伯达先生,是当代中国古玉器研究的著名学者,著述颇丰,以资料翔实、考证严谨、立论科学著称于学术界。 预测21世纪人文学科的命运如何?“五四”运动当年提出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吗?我国国徽的设计者到底是谁?……欲知详情,请读者诸君留心看看本期“论摘”。
- 宗贤
-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美术专业美术学审美文化现代美术教育
- 关于抗战时期大后方美术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回首世纪之旅,抗战时期以重庆为小心的大后方美术,无疑足中国现代美术历史进程中一个特殊而辉煌的驿站。在这特定时空中,美术家们经历了一场心灵震荡、情感冲突和观念嬗变,他们既饱受了内忧外患的煎熬,也释放出巨大的生命与艺术的激情,写下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特殊篇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久以来美术史学界对这特定时空中的美术研究相当薄弱。
- 宗贤
- 关键词:抗战时期新写实主义中国现代美术美术界
- 超越的力量 梦想的家园被引量:1
- 2013年
- 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或许,不可能人人成为艺术家,但是人人却拥有享受艺术的权利。或许,不是每一种艺术都是人人喜欢的,但是,艺术化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的。在生活的审美化已成为时尚的今天,艺术已经浸润于我们的衣食住行中了。艺术不再是艺术家拥有的特权,不再是实在生活彼岸的海市蜃楼。艺术就是我们应该有的一种生存空间,一种生活方式,艺术就是我们崇尚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我们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 宗贤
- 关键词:诗意栖居
- 西部与中国现代美术被引量:7
- 2003年
- 西部曾创造了辉煌的美术成就 ,是中国美术重心之所在。近古以来由于美术形态的转换和美术重心的转移以及艺术史文本的误导 ,深沉雄大的西部美术精神逐渐被忽略 ,西部在中国美术大格局中也逐渐边缘化。 2 0世纪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艺术史观的变化 ,西部和西部的艺术资源再一次被美术界关注 ,并为建构中国现代美术形态起到了“输血供氧”的作用。在文化艺术大交流、大融合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回归与超越是西部美术家面临的双重任务。
- 宗贤
- 关键词:现代美术艺术生态社会文化艺术史观艺术资源
- 在改革中寻求新起点——四川师专美术教育专业改革研讨会侧记
- 1995年
-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颁布以来,高师美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又多次强调加强美育的重要性,国家教委有关部门也正在采取一些新举措以确保美育的实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十月中旬,四川省由省教委高教处和艺体处在自贡师专联合召开了首次全川师范专科学校美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来自西南师大美术学院。
- 宗贤
- 关键词:美术教育专业高师美术教育师范美术艺术教育
- 大众化美术思潮与中国画变革被引量:7
- 2002年
- 大众化思潮是 2 0世纪中国美术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这种思潮对中国画在功能、图式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在不同的时期 ,中国画的大众化内涵和价值取向有所不同 ,但是 ,中国画的大众化进程从未停止过 ,并形成了与中国封建时代的风俗画和西方现代的大众艺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态。建构能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当代中国画的新形态 。
- 宗贤
-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画
-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文化心理特征被引量:5
- 1997年
- 陵墓建筑作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透过那神秘的表象,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古人对人生的思考,对来世的设想,释读出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心理特征。
- 宗贤
- 关键词:中国古代社会陵墓地面建筑灵魂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