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雪琴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位点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平滑肌细...
  • 1篇动脉平滑肌细...
  • 1篇血压
  • 1篇脂代谢
  • 1篇脂代谢紊乱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平滑肌

机构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宋雪琴
  • 2篇陈枫
  • 1篇万沁
  • 1篇陈庄
  • 1篇唐利
  • 1篇曹勇
  • 1篇贾鹏
  • 1篇卞铁荣
  • 1篇程锦楠
  • 1篇李刚
  • 1篇夏纪毅
  • 1篇赵健
  • 1篇刘斌
  • 1篇李燕
  • 1篇李世宁
  • 1篇邓宇
  • 1篇唐小平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SET8基因3’非翻译区miR-502结合位点多态性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2015年
目的探讨SET8基因3’非翻译区miR-502结合位点(rsl6917496)多态性与泸州地区汉族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31例脂代谢紊乱患者和517例正常对照组的SET8基因rsl6917496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SET8基因rsl6917496位点的CC、CT和TT3种基因型在脂代谢紊乱组中的频率分别为6.6%、39.7%和53.7%,在对照组为10.4%、43.9%和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61,P=0.011);与CC+CT基因型相比,TT基因型脂代谢紊乱发生风险增加(OR=1.137,95%CI=I.082~1.759,P=O.009)。等位基因C、T频率在脂代谢紊乱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6.5%、73.5%和32.4%、67.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X^2=8.905,P=0.003),T等位基因相对于C等位基因增加脂代谢紊乱的发生风险(OR=1.332,95%CI=1.103~1.608)。结论SET8基因rsl69174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泸州地区汉族人群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是脂代谢紊乱发生的危险因素。
宋雪琴程锦楠谢芳伍攀云胡双雁邓宇陈枫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脂代谢紊乱
白细胞介素-1β-511(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泸州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11(C/T)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63例正常对照组的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11(C/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IL-1β基因511位点的CC、CT和TT 3种基因型在糖尿病组中的频率分别为29.1%、48.1%、22.8%,在对照组为19.8%、55.9%、24.3%,2组比较差异显著(χ2=6.399,P=0.041);与CT/TT基因型比较,CC基因型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OR=1.666;95%CI=1.114~2.490;P=0.012)。等位基因C、T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2%、46.8%和47.7%、52.3%,2组间无明显差异(χ2=3.158,P=0.076)。结论四川泸州地区汉族人群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C/T)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可能具有相关性,CC基因型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曹勇万沁唐小平宋雪琴陈庄陈枫
关键词:2型糖尿病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多态性
Cyclin D1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探讨Cyclin D1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实验使用第3~7代细胞。经鉴定的PASMCs给予浓度分别为5 ng/ml、10 ng/ml、25 ng/ml、50 ng/ml、100 ng/ml CTGF培养48 h。采用WST-1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各组PASMCs的OD值均逐渐升高,当浓度达到5 ng/m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浓度依赖性;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各组PASMCs的Cyclin D1 m RNA和蛋白均较对照组表达升高。结论:CTGF通过上调Cyclin D1表达促进PASMC增殖。
李刚夏纪毅宋雪琴刘斌赵健贾鹏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YCLIND1肺性高血压
针吸细胞块联合细针穿刺涂片检查对体表包块的初始诊断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针吸细胞块(简称"细胞块")联合细针穿刺涂片(简称"涂片")检查对体表包块的初始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整理做过细胞块检查的804例患者的细胞块、涂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以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涂片、细胞块及细胞块联合涂片检查(简称"联合检查")在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PPV)、阴性预测价值(NPV)、分型准确率、可诊断率及可分型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00例含有组织学结果的患者中,与涂片检查相比,细胞块检查和联合检查在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可诊断率和可分型率方面均明显优于涂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涂片检查相比,在特异度、NPV和分型准确率方面,细胞块检查优势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块检查相比,联合检查在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型准确率和可分型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可诊断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查方法的P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块检查是一种优于涂片检查的初始诊断方法,细胞块联合涂片检查相比细胞块检查在可诊断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宋雪琴唐利李燕卞铁荣李世宁
关键词:细胞块可靠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