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殿行

作品数:34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血管
  • 7篇原发性
  • 6篇血管造影
  • 6篇造影
  • 6篇肉瘤
  • 6篇肿瘤
  • 5篇免疫
  • 4篇软骨肉瘤
  • 4篇骨肉瘤
  • 3篇黏液
  • 3篇文献复习
  • 3篇细胞
  • 3篇免疫组化
  • 3篇静脉
  • 3篇甲状腺
  • 3篇复习
  • 2篇多发
  • 2篇样癌
  • 2篇原发性输尿管

机构

  • 32篇胜利油田中心...
  • 3篇绍兴市人民医...
  • 3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临朐县人民医...
  • 2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2篇宋殿行
  • 19篇杨新国
  • 15篇岳振营
  • 13篇庞闽厦
  • 11篇刘磊
  • 10篇王慧
  • 9篇董艳光
  • 7篇郭秀琴
  • 7篇周晓明
  • 6篇李文雪
  • 5篇郭鹏
  • 5篇田昭俭
  • 4篇张龙云
  • 3篇苗杰
  • 3篇吕海莲
  • 3篇魏建国
  • 3篇张凡涛
  • 3篇苏伟
  • 3篇卢俊
  • 2篇夏好成

传媒

  • 14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CT理论与应...

年份

  • 3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原发性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道被引量:7
2017年
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EWS)/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是一类显示不同程度神经外胚层分化的小圆形细胞肿瘤,同属于PNET肿瘤家族。
岳振营宋殿行王慧徐滨李文雪魏建国
关键词: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免疫组化小圆细胞肿瘤
肝脏肿块--请分析病变性质
2016年
患者男,51岁。右腰背部疼痛2月余伴间断腹痛,外院就诊发现肝右叶占位半月,期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抗炎治疗10天白细胞计数未见降低,结核菌素试验(-)。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腹部无阳性体征,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患者乙型病毒性肝炎11年,一直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酯),有吸烟、饮酒史30年,否认放射线物质及有毒物质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史,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4kg。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9.7×10~9/L,中性粒细胞87.8%,淋巴细胞7.5%;
宋殿行岳振营杨新国夏好成卢俊苏伟陈胜利
关键词:乙肝三系阳性体征病毒治疗肝右叶
16层螺旋CT肠系膜上动、静脉成像诊断小肠扭转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30
2007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肠系膜上动、静脉CT血管造影(CTA)对小肠扭转(SBV)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16例经临床及CT平扫拟诊SBV的患者行肠系膜上动、静脉CTA检查。肠系膜上动、静脉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组。以手术或随访作为参考标准,分析CTA对SBV的诊断价值。结果16例中,有2例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主干远段的反折,其中1例见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的反折;3例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不同属支的反折,其中1例见肠系膜上静脉主干的轴向扭曲;走行异常的血管均与扩张小肠袢位置相吻合。10例CTA诊断为非SBV。5例SBV均经手术证实,CT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00%(5/5)、90.9%(10/11)、83.3%(5/6)、100%(10/10)、93.8%(15/16)。结论肠系膜上动、静脉CTA是诊断SBV的有价值的检查技术,肠系膜上静脉或其属支的反折为SBV主要的CTA表现。
刘磊寇如刚杨可乐庞闽厦杨新国宋殿行
关键词:小肠扭转CT血管造影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
胃平滑肌腺体错构瘤一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女,5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腹胀伴嗳气、乏力不适5年于2016年3月30日入院。自述近半年来上述症状有所加重,进食后明显,活动后减轻,自发病以来患者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体检:患者一般状态良好,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腹腔CT示胃窦前壁小弯侧肌层内见一结节状影,直径约2.5 cm,边界尚清;胃腔充盈尚可。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肝实质内未见明显强化密度影,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CT诊断:胃窦前壁肌层内结节状影,胃肠道间质瘤可能?超声内镜检查示:胃窦前壁近小弯侧见一黏膜下隆起(图1),表面光滑,来源于固有肌层,大小约2.2 cm ×2.0 cm,边界清晰。内镜下诊断:胃窦黏膜下肿物,间质瘤?平滑肌瘤?临床行胃镜下黏膜下肿物剥离术,剥离过程中出现出血,创面视野不清,急行腹腔镜下部分胃壁及肿物切除。
岳振营张龙云宋殿行丁彬王慧董艳光
关键词:胃平滑肌错构瘤黏膜下肿物胃肠道间质瘤腺体超声内镜检查
腹内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表现(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腹内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F)的CT表现。方法搜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型DF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结果 4例均为单发病变,分别位于小肠系膜、回结肠系膜、大弯侧胃壁、肝脏;均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轮廓清晰,体积较大,最大径线8.0~15.0 cm,平均10.3 cm;平扫时3例相对骨骼肌呈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渐进性、不均质、轻-中度强化;1例相对肝实质呈混杂略低密度,内见斑片状更低密度区,动脉期片絮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呈持续强化,强化范围逐步扩大,强化区密度均匀,夹杂有裂隙状低密度区。结论腹内型DF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宋殿行岳振营郭鹏杨新国庞闽厦卜庆敖孙勇军
关键词: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粘连性小肠梗阻肠系膜血管CTA表现:基于治愈方式的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初步分析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肠系膜血管的CTA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肠系膜血管CTA图像。依据治愈方式分为非手术治愈组和手术治愈组,分析内容包括肠系膜血管有无聚集、移位、狭窄、扩张、充盈缺损。结果非手术治愈的9例中,3例见多支空肠或回肠血管呈束状聚集,1例见回结肠动静脉顺时针移位,1例见回结肠动脉逆时针移位,2例见多支空肠血管逆时针移位,2例未见明显异常走行血管。经手术治愈的3例中,1例见空肠动脉右移,末段回肠动脉略聚集;1例仅见末段回肠血管聚集,1例见多支空肠血管逆时针移位。所有病例均未见肠系膜血管的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结论肠系膜血管聚集、移位为粘连性小肠梗阻主要的CTA表现,少数患者CTA无异常或呈现既往手术后改变。经手术治愈的粘连性小肠梗阻,仅见轻微的肠系膜血管异常。
刘磊宋殿行杨新国庞闽厦郭秀琴周晓明张凡涛
关键词:肠梗阻血管造影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静脉
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的图像质量:与局部扫描CTA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和局部扫描CTA的图像质量。方法:使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对20例拟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由颅顶至足跟的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扫描准值128×0.625mm,螺距0.601,球管转速0.75s。每例患者的评价动脉包括16支颈脑动脉、10支胸腹部动脉和14支下肢动脉,共40支。测量每支动脉的CT值,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3级量化评分。对照组包括行颈脑部、胸腹部和下肢部局部扫描CTA者各20例。两组间每支动脉的CT值比较采用t检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全身扫描CTA的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和股动脉的CT值低于下肢部局部扫描CTA[分别为(314.2±47.8)HU vs(386.8±30.4)HU,(293.7±65.3)HU vs(365.2±25.4)HU,(294.9±84.8)HU vs(384.5±28.5)HU],其余动脉的CT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全身扫描CTA组中,除2支肠系膜下动脉外,其余动脉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但肠系膜下动脉、髂外动脉和股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局部扫描CTA组。结论: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在绝大多数血管能够满足诊断,且并不比局部扫描CTA差。
杨新国刘磊庞闽厦宋殿行周晓明
关键词:动脉硬化
肾脏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肾脏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thyroid-like follicular renal cell carci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和影像学资料,将肿瘤标本行常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5、68岁,临床均以体检时发现肾脏肿块就诊。肿瘤位于肾脏实质内,边界较清楚。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一的滤泡样结构组成,滤泡腔内含嗜酸性胶质样物。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广谱、CK7、EMA弥漫强阳性,CD10散在弱阳性,RCC、TTF-1、TG、AMACR、NSE、Syn和Cg A均阴性。结论肾脏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潜能的肾上皮来源的肿瘤,WHO(2016)将其列为肾细胞癌的暂定亚型。确诊主要依赖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内含胶质样物的滤泡结构),预后可能有别于其他肾细胞癌类型。临床病理医师应提高认识水平,避免误诊、误治。
岳振营吴秀贞田昭俭宋殿行魏建国李文雪王慧董艳光
关键词:肾脏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CTA显示双椎动脉变异二例被引量:5
2008年
宋殿行刘磊庞闽厦郭秀琴杨新国周晓明
关键词:椎动脉变异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右侧颈总动脉左侧椎动脉神经系统查体右锁骨下动脉
胼胝体原发性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胼胝体原发性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E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胼胝体原发性EMC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0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头疼加重伴恶心呕吐,MRI示胼胝体见团块状实性占位,并见片状不均匀强化;镜下肿瘤呈分叶状和结节状结构,结节之间为宽窄不等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结节由瘤细胞和黏液样基质组成。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卵圆形、上皮样、横纹肌样(或浆细胞样)。胞质少到中等,胞质淡染,部分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胞质内空泡或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核分裂象少见(<2个/10HPF),可见肿瘤性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vimentin,弱阳性表达CD99、NSE,灶状表达S-100,不表达CK广谱、EMA、CD99、Myo D1、GFAP、Olig-2等,Ki-67增殖指数约25%。细胞遗传学表现为t(9;22)(q22;q12)易位,检测到EWSR1-NR4A3融合性基因。结论胼胝体原发性EMC罕见,确诊主要依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必要时分子病理学检查有帮助。临床及病理均需与脊索瘤、肌上皮瘤/肌上皮癌、脊索样脑膜瘤、伴有黏液背景的胶质肉瘤等肿瘤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岳振营庞闽厦田昭俭吕海莲宋殿行董艳光王慧徐滨
关键词:胼胝体肿瘤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