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偲茂
- 作品数:78 被引量:248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悬吊核心肌力训练治疗36例胸腰椎稳定性压缩骨折的护理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悬吊核心肌力训练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作用。方法:36例患者均采用悬吊核心肌力训练法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比较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后4周、12周的VAS评分7&OD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优23例,良9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8.9%。结论:悬吊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在胸腰椎稳定性压缩骨折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胸腰背疼痛及活动功能。
- 吴晓韦森宋偲茂
- 关键词:稳定性骨折压缩性骨折护理
- 悬吊核心肌力训练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胸腰椎稳定性骨折,临床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目前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卧床休息、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理疗及功能锻炼等。传统的功能锻炼方式较为简单,患者在下床后常感到腰背部沉重乏力和酸痛,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核心肌力训练是指针对核心区域肌群及其深层小肌群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该疗法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为关键要素。我科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采用悬吊带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吴晓宋偲茂韦森陈晓蓉
- 关键词:悬吊训练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 全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全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方法]85例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局麻组42例,全麻组43例,两组均通过术前影像设计精确穿刺路径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swetry评分及椎体高度、Cobb角。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率以及患者对麻醉手术的满意度和耐受度。[结果]共有71例患者完成12~15个月随访。影像评估、VAS评分及ODI值,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麻醉满意率100%,全麻组与局麻组麻醉效果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共2例患者改为全麻。全麻组满意度和耐受度高,不良反应低,与局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肺栓塞、感染、神经损害等并发症。[结论]经过术前个体化设计手术路径、术中仔细分析透视影像,在全麻下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
- 宋偲茂熊小明万趸邓轩赓石华刚侯伟梅国龙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全麻安全性有效性
- 下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支撑固定融合术
- 熊小明万趸石华刚邓轩赓宋偲茂魏国华曹万军
- CPC/PMMA复合骨水泥在老年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从临床应用角度分析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单椎体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接受PKP手术且骨密度≤-3.0 SD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PC/PMMA复合骨水泥组23例,年龄为(77.6±2.2)岁,PMMA骨水泥组39例,年龄为(77.1±1.1)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椎体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变化、术中骨水泥渗漏及术后邻椎骨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以及术前疼痛、椎体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疼痛、椎体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均有所改善(P<0.05),术后1 d及末次随访疼痛、椎体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新发邻椎骨折、骨水泥渗漏情况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疼痛均有持续改善(P<0.05),局部Cobb角略有增加(P<0.05);椎体前缘高度比略有下降(P<0.05)。随访X线片或CT影像资料无法证实CPC降解及新骨形成长入。结论:CPC/PMMA复合骨水泥用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可靠,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维持椎体稳定,和PMMA骨水泥疗效相当。但目前尚无直接临床证据支持CPC/PMMA复合骨水泥可降低邻椎骨折发生率以及CPC降解、新骨长入骨水泥中,需要进一步研究。
- 邓轩赓熊小明崔伟顾韬万趸石华刚陈星宋偲茂侯伟梅国龙蒋文斌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磷酸钙骨水泥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2016年2月-2016年7月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36例临床资料。
- 李娜吴晓侯伟宋偲茂吴小英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电生理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
-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法复位治疗的有效性被引量:24
- 2012年
- 背景:手法复位是传统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是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目前有关手法复位的疗效评估及临床意义更多是一种经验判断,尚缺乏手法复位的客观研究。目的:分析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空白对照研究,选择60~75岁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程度1/3~1/2,后凸角≤30°)患者,手法组采用腰后伸位徒手按压复位,对照组不加复位主动干预,其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分别比较入院时、复位后、下床站立时以及随访时X射线片测得的伤椎高度比和后凸角。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病例67例,其中手法组36例,男13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4±10.8)岁,对照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平均年龄(67.2±9.7)岁,两组性别、年龄、伤椎高度、后凸角基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相对于对照组,手法组复位后可即刻显著恢复伤椎高度(P=0.016),后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9)。但3周后下床站立时和随访时两组椎体高度比和后凸角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与入院时水平相近(P>0.05)。结果提示,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仅可在卧床期间改善伤椎高度,对于后凸角无明显改善作用,在短疗程下远期未表现出手法复位的作用,临床价值有限。
- 邓轩赓熊小明万趸石华刚曹万金宋偲茂
- 关键词:手法复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胸腰椎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经皮后凸成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全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联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种方式联合监测下行经皮后凸成形术53例,所有手术均在静脉合并吸入麻醉下完成。记录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VAS评分、ODI、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推注骨水泥时MEP波幅下降超过50%,SEP正常,透视反复确认无骨水泥渗漏后继续完成手术,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EMG阳性而SEP、MEP正常,更换另一侧穿刺完成手术,术后第一次穿刺侧神经根损伤,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其余48例患者术中电生理监测无异常。结论 SEP、MEP、EMG联合监测可减少全麻下PKP手术中脊髓、神经根损伤发生,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 宋偲茂熊小明万趸王清兰吴啟林吴小英吴晓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神经电生理
-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20例,对比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局部矢状位Cobb角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0例患者术后X线片复查时椎体高度由术前(16.74±4.52)mm恢复至(21.24±3.62)mm,Cobb角由术前的16°~25°(22.0±0.5)°改善至5°~15°(9.1±0.6)°,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VAS评分5~8分,平均(7.0±0.5)分,术后VAS评分1~4分,平均(3.0±0.5)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ODI从术前的平均(63.0±2.5)改善至末次随访的平均(30.0±1.5)。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者4例,1例术后出现骨水泥块松动移位,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恢复良好;随访中未出现相邻椎体骨折者。[结论]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创伤小,是治疗Kümmell病较好的手术方式,但需注意并发症。
- 石华刚熊小明邓轩赓万趸宋偲茂侯伟梅国龙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
- 球囊与扩张矫形器辅助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比较球囊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和扩张矫形器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expander kyphoplasty,E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120例骨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根据手术使用器材不同,分为EKP组(60例)和BKP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观察骨水泥注入量、测量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法)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 d,术后1、3、6个月、1年分别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恢复值及后凸角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KP组骨水泥注入量较EKP组大(5.64±0.57)ml vs.(4.28±0.51)ml(P<0.05)。PKP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率较EKP组明显(10.87±2.32)%vs.(9.48±1.43)%(P<0.05)。VAS评分改善、Cobb角改善情况、骨水泥渗漏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不同辅助方式手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EKP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的作用上稍逊,但因其价格相对低廉,在椎体高度丢失较小、仅需缓解疼痛及强化椎体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 侯伟熊小明万趸邓轩赓石华刚宋偲茂梅国龙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球囊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