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业纯

作品数:54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3篇细胞
  • 19篇干细胞
  • 18篇神经干
  • 18篇神经干细胞
  • 12篇基因
  • 7篇腺瘤
  • 7篇垂体
  • 7篇垂体腺瘤
  • 6篇神经元
  • 6篇帕金森
  • 5篇嗅球
  • 5篇手术
  • 5篇帕金森病
  • 5篇外科
  • 5篇小鼠
  • 5篇SVZA
  • 4篇逆转
  • 4篇逆转录
  • 4篇切除
  • 4篇转录

机构

  • 41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泰山医学院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作者

  • 53篇宋业纯
  • 39篇杨辉
  • 14篇刘仕勇
  • 13篇何家全
  • 12篇周政
  • 11篇安宁
  • 10篇邱克军
  • 10篇张可成
  • 9篇张治元
  • 8篇吕胜青
  • 8篇刘俊
  • 7篇阴金波
  • 5篇郑修启
  • 5篇李永胜
  • 5篇黄其林
  • 4篇姬广福
  • 4篇刘学强
  • 4篇余海林
  • 3篇张婷
  • 3篇张银

传媒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首届中国中青...
  • 1篇现代康复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3篇199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侧颞叶癫病人脑组织GABRG2基因变异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GABRG2基因变异与内侧颞叶癫间疒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方法测定内侧颞叶癫间疒致间疒灶和其他类型癫间疒病人手术切除脑组织内的GABRG2基因mRNA序列。结果全组共发现3处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内侧颞叶癫间疒组245 G→A出现频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GABRG2基因突变极有可能在内侧颞叶癫间疒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杨涛杨辉宋业纯
关键词:点突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神经干细胞转染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后的分化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 (NSCs)转染酪氨酸羟化酶 (TH)基因后的分化。方法 从胚胎 16天Wistar大鼠室管膜前下周围区分离、增殖、鉴定NSCs;将TH基因和缺陷性逆转录病毒载体N2 A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 ,以电穿孔将其转入PA31 7包装细胞内 ;收集PA31 7包装产生的逆转录病毒颗粒 ,感染体外培养的NSCs,经G4 1 8筛选 ,获得成功转染TH基因的NSCs克隆 ;分别以 0 4ng mlbFGF和 5 %胎牛血清诱导转染及未转染TH基因的NSCs分化 ,比较TH基因转染及不同诱导方式对NSCs分化的影响 ,同时在分化细胞内检测TH的表达。结果 以 0 4ng mlbFGF诱导可使 95 %以上的NSCs分化为神经元 ,而 5 %FBS诱导则大多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 ,无论是否转染TH基因 ,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比例不发生改变 ;TH基因转染后能在神经干细胞的子代细胞内高效、稳定表达。结论 TH基因转染不影响NSCs的分化潜能 ,TH能在神经干细胞的子代细胞中有效表达 ;0 4ng mlbFGF诱导可以促使NSCs分化为神经元。
邱克军刘仕勇杨辉宋业纯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bFGF cDNA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2002年
目的 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bFGF体外表达体系。方法 应用DNA重组技术 ,将人bFGFcDNA片段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质粒pLXSN中 ,经PA3 17细胞包装后 ,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COS 7细胞 ,用RT 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bFGF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重组pLXSN bFGF质粒 ,经酶切鉴定正确。重组逆转录病毒pLXSN bFGF滴度可达 2 3× 10 4CFU/ml,感染COS 7后能稳定表达。结论 逆转录病毒能介导人bFGF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
阴金波周政刘俊杨辉张可成宋业纯
关键词:BFGF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种微创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比较单骨孔、双骨孔及小骨窗技术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125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单骨孔组31例,骨孔直径1 cm;双骨孔组50例,骨孔直径1 cm,分别于血肿前后各钻骨孔1个;小骨窗组44例,术中将骨孔扩大成直径2~3 cm的骨窗。结果 3组患者术后7 d的残存血肿量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单骨孔组的手术时间较双骨孔组及小骨窗组明显缩短(P<0.05)。单骨孔及双骨孔组在住院天数、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较小骨窗组明显增高(P<0.05)。单骨孔组的复发率较双骨孔组及小骨窗组明显增高(P<0.05),后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相对于单骨孔技术,双骨孔技术复发率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48,95%CI 0.026~0.847,P=0.032)。结论小骨窗技术可作为治疗CSDH首选的治疗方法,双骨孔技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尤其适用于术后复发患者。
宋业纯吕胜青张银杨辉安宁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小骨窗
双侧脑室穿刺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郑修启李永胜姬广福朱玉方宋业纯韩承河
关键词:脑室出血尿激酶灌洗脑室引流腰穿
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残瘤卒中(附5例报道)
目的 垂体卒中大约占垂体腺瘤的2-5%.大或巨大垂体腺瘤部分切除是术后残瘤卒中的主要原因,此时,多于术后早期残余肿瘤出现出血性坏死及体积增大,导致术后患者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极高.本文分析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后...
余海林周飞鹏李刚伍万里陈曦莫金山宋业纯
高密度Oligo基因芯片筛选小鼠嗅球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研究小鼠嗅球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谱,探讨嗅球(olfactorybulb ,OB)在室管膜前下区(anteriorsubventricularzone ,SVZa)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及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65 0 0点的小鼠高密度Oligo基因芯片对胚胎16d(embryonicday16,E16)、生后1d(postnatalday 1,P1)、7d(P7)、2 1d(P2 1)OB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以4个时相点全脑等量混合样品作为对照。结果 通过筛选基因表达谱,得到5 2 77条在E16、P1、P7及P2 1OB中均有表达的基因,然后采用两两对比组合,得到6组数据,从中筛选出了5 81个差异在3倍以上的基因,分层聚类分析将其分为6大类,进一步分析了与SVZa区神经干细胞的迁移相关基因Slit2聚类同组的2 8个基因及与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TH聚类同组的17个基因。结论 在小鼠嗅球发育中发现了5 81条表达差异≥3倍的基因,进一步通过对与Slit2相关的2 8个基因及与TH相关的17个基因的分析有助于揭示SVZa神经干细胞迁移及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机制。
宋业纯杨辉刘仕勇何家全黄其林邱克军张治元
关键词:嗅球神经干细胞
高密度Oligo芯片筛选小鼠嗅球发育中DLX2相关基因
2006年
目的筛选小鼠嗅球发育中调控同源盒转录因子2(DLX2)的相关基因,探讨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在嗅球中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机制。方法利用16844点的高密度Oligo芯片检测发育期嗅球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基因神经网络分析,筛选与DLX2相关的基因。结果从2398个在4个时间点都表达的基因中筛选出623个差异基因,在相关系数设定为0.95水平上,共筛选出29个与DLX2相关的基因。29个基因中,已知功能的基因有13个,主要与代谢、凋亡、发育及信号传导功能相关,未知功能的基因有16个。结论在嗅球中可能有29个基因参与了DLX2的表达调控,对它们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在嗅球中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机制。
宋业纯杨辉刘仕勇何家全张治元邱克军
关键词:嗅球神经干细胞室管膜前下区
BMP2在SVZa神经干细胞向TH^+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BMP2对室管膜前下区(anterior subventricular zone,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TH+(酷氨酸羟化酶)神经元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VZa神经干细胞,以0、0.1、1、10、20、100(ng/ml)浓度的BMP2分别诱导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不同浓度下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TH+神经元的比例。结果0.1~100(ng/ml)组的TH+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0ng/ml组,10ng/ml组达最高峰,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2可以促进SVZa神经干细胞向TH+神经元分化,可以明显提高分化比例。
辛志成周政刘俊何家全宋业纯严稽文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BMP2细胞分化
BMP2在SVZa神经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BMP2及BMP2抗体诱导体外培养的胚胎16天大鼠SVZa神经干细胞,研究BMP2在SVZa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继续分析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的组分奥秘,以及合理利用干细胞资...
张治元杨辉刘仕勇何家全邱克军宋业纯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增殖BMP2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