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广林

作品数:73 被引量:17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历史地理
  • 11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0篇政治
  • 13篇学术
  • 12篇史学
  • 11篇中世纪
  • 9篇政治史
  • 9篇治史
  • 9篇主义
  • 9篇宪政
  • 8篇世界史
  • 7篇世界史研究
  • 7篇文化
  • 6篇政治史研究
  • 6篇人文主义
  • 6篇封建
  • 6篇封建王权
  • 5篇人文
  • 5篇史学界
  • 5篇唯物史观
  • 4篇学术理路
  • 4篇史学家

机构

  • 66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约克大学
  • 2篇牛津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72篇孟广林
  • 2篇李家莉
  • 2篇鞠长猛
  • 1篇张绪山
  • 1篇顾銮斋
  • 1篇柴晨清
  • 1篇陈灿
  • 1篇李友东
  • 1篇黄春高
  • 1篇汪鹏
  • 1篇蓝江
  • 1篇马克垚
  • 1篇余永和
  • 1篇孙立田
  • 1篇吴英
  • 1篇王春业
  • 1篇侯建新
  • 1篇王向鹏
  • 1篇裴沛
  • 1篇曹为

传媒

  • 9篇历史研究
  • 8篇史学月刊
  • 8篇史学理论研究
  • 7篇河南大学学报...
  • 7篇世界历史
  • 3篇史学集刊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学海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中古英国神学家约翰的“王权神授”学说被引量:13
1997年
试论中古英国神学家约翰的“王权神授”学说孟广林索尔兹伯里的约翰(1115—1180)是中古英国著名的教会神学家。约翰的行止史载鲜少,但他的《论政府原理》(Policraticus)却传诸于世,成为12世纪以前中古西欧唯一的一部重要政治论著。西方学术界...
孟广林
关键词:神权政治封建王权神学家政治权威暴君国王
14、15世纪英国“超级臣属”的崛起及其政治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在中世纪后期的英国,随着王国付酬军役——"合同军"制的推行,以货币支付为纽带的私家"庇护制"与"扈从制"日益盛行。这一所谓的"变态封建主义"的社会土壤,导致区域性大贵族——"超级臣属"的崛起。他们以支付年金与生活费用的方式招纳大批私家附庸,组建私家军队,与王权抗衡。他们以显赫的权势垄断朝政,通过控制地方选举将自己的附庸塞进议会下议院,进而借助议会平台为其阴谋篡权,最终酝酿成争夺王位的玫瑰战争。
孟广林
关键词:议会
论爱德华一世朝英国骑兵役征募制之破立——以威尔士战争征召令状为例
2016年
爱德华一世朝骑兵役征募制的变化是基于现实需要,对传统加以改造的自然结果。封建军役是骑兵役征募的基本来源,但暴露出诸多严重缺陷,效率不足。在日趋紧迫的军事形势下,爱德华一世必须寻找新的手段和途径以填补骑兵役的巨大缺额。他借助传统民兵制度,强化骑兵役的非封建因素,实现征募机制的简单化和统一化,延伸征募边界,以便将更广泛的社群纳入到骑兵等级,实现了付酬军役的普遍化发展。付酬军役与非封建军役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服役骑兵的数量。尽管爱德华一世的改造有着先天不足和缺陷,但终究突破了封建规制的束缚,积累了足够多的积极因子,为日后爱德华三世时的质变奠定了基础,在中古晚期英国军制转型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王向鹏孟广林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2018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具有尚古之风的文艺复兴传到德国后,其突出特征是对《圣经》的历史研究,人文主义者开始对天主教会的正统性产生了质疑,这份质疑结果就是宗教改革。在德国,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德国文艺复兴的主流是通过研究《圣经》,促成了宗教改革”。
王丰孟广林
关键词: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人文主义《圣经》
对我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存在问题的探讨被引量:3
1999年
我国世界中世纪史的研究实际上萌发于建国以后。但只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在唯物史观上的拨乱反正与对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而得以迅速发展。20年来,我国学者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有关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得到深入阐发,研讨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深度日益拓展,西方新的史学方法被大量借鉴,并且形成了朴素严谨的优良学风。但我国这一史学领域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即在借鉴西方史学方法时对唯物史观的指南针作用还重视得不够,学术队伍的水平与研究领域的分布不平衡.科研人才面临“断层”的危机。若能对此予以重视并加以克服,我国这一学科定能跨入国际史坛的前列。
孟广林
关键词:中世纪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问题文艺复兴史学界
中国比较史学讨论会述要被引量:1
1991年
由贵州师大、贵州大学、天津师大、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比较史学分会、贵州省历史学会,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文史馆、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教育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比较史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5月23日至27日在贵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史学工作者近7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36篇及一部论文集,对比较史学中的重大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下列问题上:一、近年来我国比较史学研究得失的回顾。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的比较史学研究是在八十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逐渐兴起的。我国一些史学工作者或通过深层次地阐发唯物史观和批判地鉴取国外的学术成果来构建比较史学的理论方法体系,或对诸种中外历史现象进行科学严谨的比较研究,
孟广林
关键词:比较史学史学工作者史学研究唯物史观学术成果历史学
“王在法下”的浪漫想象:中世纪英国“法治传统”再认识被引量:21
2014年
受"辉格派"史学的影响,诸多西方学者一直强调中世纪英国盛行限制王权的"法治传统"。然而征诸史实则不难发现,在当时的英国,虽然流行着由日耳曼法、封建法与神法融合而成的"王在法下"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并不能真正地限制独裁的国王。被视为体现这种"法治传统"的议会,虽然有时限制君主的权威,但仍旧是国王的议会,从根本上说是支持王权的。大贵族集团利用议会来争权夺利,不应该被视为宪政意义的"革命"和"实验"。对西方学者的这一"辉格版"诠释,我们应该重新考量,在研究中将"思想中的政治"、"制度中的政治"和实际发生的政治区别开来,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孟广林
关键词:法治传统政治史研究
文明史领域的新探索——读徐家玲的近作《拜占庭文明》
2008年
李家莉孟广林
关键词:文明史历史研究民族国家学术界中国学
改革开放以来的西欧中世纪史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的西欧中世纪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与深化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对唯物史观进行了正本清源,引进和借鉴西方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史料的搜集和翻译。同时,也对封建西欧的经济、政治、宗教、文艺复兴等方面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并运用本土的学术资源进行中西比较,还就某些问题展开争论。所有这些,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成就。不过,我们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缺陷,与欧美同行的差距甚大。要使我们的研究水平显著提升,首先,必须努力克服语言关,培养能够运用原始资料来进行研究的学术群体;其次,必须全面梳理西方的相关学术史,为研究提供全面的参照;再次,还必须克服对西方史学的路径依赖,构建中国式的学术理路。唯有如此,我们的西欧中世纪史研究才能跻身于国际史坛。
孟广林余永和
关键词:经济史政治史文艺复兴
西方史学界对中世纪英国“宪政王权”的考量被引量:12
2008年
孟广林
关键词:宪政体制史学界考量政治史民主制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