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斐予

作品数:15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3篇血压
  • 3篇预后
  • 3篇高血压
  • 2篇动脉
  • 2篇软组织
  • 2篇社区获得性
  • 2篇社区获得性肺...
  • 2篇手法
  • 2篇手法复位
  • 2篇左心
  • 2篇获得性
  • 2篇获得性肺炎
  • 2篇高血压病
  • 2篇骨折
  • 2篇肺炎
  • 2篇复位
  • 2篇并发
  • 1篇带蒂
  • 1篇带蒂皮瓣

机构

  • 9篇厦门市中医院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沈阳铁路局中...
  • 1篇沈阳市第七人...

作者

  • 15篇孙斐予
  • 5篇黄志俭
  • 4篇陈轶强
  • 4篇曾明亮
  • 3篇黄志俭
  • 2篇林梅毅
  • 2篇郑秀碧
  • 2篇吴爱群
  • 1篇林伟
  • 1篇周毅强
  • 1篇曾青春
  • 1篇罗琴
  • 1篇林虔
  • 1篇李桃荣
  • 1篇蔡碧芬
  • 1篇陈彤
  • 1篇吴爱群
  • 1篇高凤兰
  • 1篇林伟
  • 1篇周红

传媒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铁道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创伤与急诊电...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06
  • 1篇1999
  • 1篇199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室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探讨影响重症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入某院急诊ICU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死亡组(A组)和存活组(B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实验室检测资...
黄志俭盛晓琛陈轶强吴爱群黄春燕孙斐予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临床预后重症监护室
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与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通过探讨肾上腺皮质功能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将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收住我院并达研究标准的7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为低危组(n=30例)和高危组(n=4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每组患者血清中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分析比较两组血清中皮质醇和ACTH的浓度及二者与PSI和患者病死情况相关性.结果 高危组患者血清中的皮质醇、ACTH浓度和PSI评分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PSI评分与血清皮质醇、ACTH浓度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91和0.281,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住院患者病死情况与血清皮质醇浓度下面积为0.843(95%可性度区间为0.754~0.943);与血清ACT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0.707(95%可性度区间为0.551~0.863).结论 血清皮质醇、ACTH浓度与肺炎的严重程度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评估指标.
黄志俭林伟孙斐予吴爱群蔡碧芬曾青春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肾上腺功能预后
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便于我们正确评估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整理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住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信息和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标准将住院患者分为早期治疗有效组和早期治疗无效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入选患者为98例,其中65例为早期有效组,33例为早期无效组。单因素分析表明早期无效组中年龄≥65岁、合并慢性基础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胸片示多肺叶病变、呼吸衰竭、CURB-65评分≥3分、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非规范治疗、CURB-65评分≥3分、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的独立因素。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早期失败组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治疗失败虽不多见,但可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年龄≥65岁、非规范治疗、CURB-65评分≥3、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能是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的危险因素。
黄志俭罗琴孙斐予陈轶强吴爱群郑秀碧林伟张江东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疗效
脉压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血管硬化的价值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PPI)评价高血压患者血管硬化的价值。方法用便携式动态血压检系统采集受检者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数据,再分别计算日、夜间平均脉压,并做日、夜间两组脉压的成组t检验。筛选出日间平均脉压与夜间平均脉压有显著差别的21例患者,分别计算每例患者的日、夜间平均脉压指数,并做日、夜间两组平均脉压指数的成组t检验。结果日间平均脉压与夜间平均脉压有显著差别的21例患者,其日、夜间平均脉压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PP相比,PPI能更直接地反映血管顺应性,是评估血管硬化程度的更好临床指标。
孙斐予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脉压指数动脉硬化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1999年
焦丽春孙斐予李桃荣陈彤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氯沙坦
改良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4年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肢骨折中常见的类型,约占骨科所有类型的16.7%,其中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较为少见,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1/10,多由暴力所致,临床表现为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并向背侧屈曲成角。目前临床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即采用传统正骨手法联合夹板固定,其中正骨手法大多为师承或有经验的医师从古籍中体会而成,无准确的描述也缺乏规范性,而复位后固定的效果也欠佳。本研究通过改良复位手法和夹板固定法,在临床治疗骨远端屈曲型骨折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陈轶强孙斐予黄志俭
关键词:手法复位桡骨骨折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分布及病变与疾病诊断、临床心电图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选择性冠脉造影的结果。结果与结论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及前壁梗死分别与右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重度狭窄病变有关,若存在双支或3支冠状动脉病变,则心电图上除心肌梗死改变之外,相应导联还出现缺血性ST—T改变。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如仅有单支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性病变,则静息心电图上可不出现相应导联的缺血性ST段下移。
高凤兰孙斐予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 :观察和分析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疼痛评分为(6.52±1.11)分与观察组(6.51±1.12)分比较p>0.05;治疗后,对照组疼痛评分为(3.17±0.49)分,观察组为(1.17±0.22)分;两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结论 :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其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曾明亮孙斐予陈轶强林梅毅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高血压病并发鼻衄的急诊治疗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并发鼻衄的67例患者,急诊降压治疗与鼻衄止血的过程,分析降压幅度与止血效果的关系。方法 67例高血压病并发鼻衄患者均于急诊观察室在血压、心电监测下,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分4个阶段控制降压、同时根据止血时间,统计4个阶段止血的病例数;分析血压下降幅度与止血病例数的关系。结果 67例高血压病并发鼻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与止血病例数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并发鼻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是鼻衄止血的影响因素,急诊降压治疗,平稳控制血压下降,可促进鼻衄止血。
孙斐予
关键词:高血压病鼻衄
观察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按照采用皮瓣差异性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及愈合时间、IL-6、IL-8、TNF、LPS水平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6、IL-8、TNF、LP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法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可改善其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陈轶强卢奇昊孙斐予黄志俭曾明亮
关键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