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伟

作品数:84 被引量:384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食管
  • 41篇食管癌
  • 21篇肿瘤
  • 20篇切除
  • 17篇术后
  • 17篇切除术
  • 16篇细胞
  • 15篇食管肿瘤
  • 15篇淋巴
  • 15篇淋巴结
  • 14篇胸腔
  • 13篇胸腔镜
  • 13篇手术
  • 12篇外科
  • 11篇胸段
  • 11篇胸段食管
  • 11篇预后
  • 11篇淋巴结清扫
  • 10篇食管鳞癌
  • 10篇鳞癌

机构

  • 7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81篇孙伟
  • 29篇庞作良
  • 23篇王洪江
  • 22篇孙晓宏
  • 20篇张国庆
  • 19篇罗洞波
  • 14篇吕红博
  • 12篇范志勤
  • 11篇吴振华
  • 10篇何丹
  • 10篇高云飞
  • 10篇汪洋
  • 9篇高胜利
  • 9篇斯坎达尔
  • 6篇阿迪力·萨来
  • 5篇刘翼
  • 4篇郭辉
  • 4篇丁剑冰
  • 3篇张彤
  • 3篇薛峰

传媒

  • 10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1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蜂毒肽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进程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蜂毒肽对非小细胞肺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通过外源性TGF-β1刺激构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EMT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加入2μg/L TGF-β1)、蜂毒肽组(加入2.5 mg/L蜂毒肽)、蜂毒肽+TGF-β1组(加入2μg/L TGF-β1和2.5 mg/L蜂毒肽)。采用免疫印迹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检测各组细胞EMT标志蛋白钙黏附蛋白E、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2、p-Smad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蜂毒肽对非小细胞肺癌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对照组及蜂毒肽组细胞中TGF-βⅠ受体及TGF-βⅡ受体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钙黏附蛋白E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N-钙黏蛋白mRNA及蛋白与波形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蜂毒肽+TGF-β1组钙黏附蛋白E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优于TGF-β1组,且N-钙黏蛋白mRNA、蛋白以及波形蛋白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TGF-β1组(均P<0.05)。②对照组和蜂毒肽组细胞中TGF-βⅠ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蜂毒肽组中TGF-βⅡ受体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③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蜂毒肽+TGF-β1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劣于TGF-β1组细胞(均P<0.05)。结论蜂毒肽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Smad2磷酸化,下调TGF-βⅡ受体分布,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抑制TGF-β1诱导的肺癌细胞EMT进程。
阿布力米提·阿布来提孙伟阿迪力·萨来孙晓宏瓦热斯江·衣不拉音高云飞初建虎徐克明
关键词:蜂毒肽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
淋巴结转移数、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与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预后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个数、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与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ESCC)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行胸段ESCC根治术的339例中晚期胸段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共清除淋巴结4767枚,淋巴结转移445枚,淋巴结转移度9.34%,每例平均清除淋巴结14.06枚;339例中晚期胸段ESCC的1、3、5a生存率分别为80.49%、41.94%、23.12%,其中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1、3、5a生存率差异显著(P〈0.01);淋巴结转移数量、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与 晚期胸段ESCC的预后呈负相关(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数量、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是影响中晚期胸段ESCC预后的重要因素。
霍小东王洪江庞作良张国庆斯坎达尔孙伟孙晓宏范志勤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食管贲门癌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食管贲门癌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传统开胸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手术当日清晨给予10 mg/kg的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两组术后均给予二代头孢抗感染。比较两组手术室后10 min(T0)、插管时(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开始后1 h(T4)、拔管时(T5)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术后1 d、3 d、5 d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出院前切口甲类愈合率、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3月随访期间吻合口瘘率及吻合口狭窄率。结果对照组T1、T2、T3、T4、T5与T0相比心率(HR)、收缩压(SBP)及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0、T1、T2、T3、T4、T5时刻下HR、SBP及RPP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 d、3 d、5 d的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甲类愈合率高、抗生素使用天数短、吻合口瘘率及吻合口狭窄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高云飞罗洞波孙伟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糖皮质激素应激反应炎症因子
TIM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100例新鲜离体手术切除食管癌标本,每例分别各取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1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TIMP-1mRNA在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IMP-1蛋白在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IMP-1mRNA在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736 4±0.082 9和0.516 0±0.05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P=0.029);TIMP-1mRNA在T1+T2期及T3+T4期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536 6±0.097 9和0.695 0±0.075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6,P=0.043);TIMP-1mRNA在高、中、低分化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396 6±0.074 3,0.907 2±0.128 1和0.548 5±0.089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0,P=0.033);TIMP-1mRNA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大体病理类型、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食管癌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机选取的5例标本的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肿瘤组织内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论:TIM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生长方面可能发挥了促进作用,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可能有关,但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可能无关。
孙晓宏孙伟吴振华李卉尹娜李惠武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印迹
促凋亡基因PDCD5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5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PDCD5 mRNA为靶基因运用RT-PCR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PDCD5 mRNA的表达(哈萨克族18例、汉族22例)。结果: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PDCD5 mRNA表达阳性率为80.0%、80.0%、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光密度计数后PDCD5 mRNA表达量在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7644±0.1444、0.9341±0.1631和1.8703±0.4767,其表达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PDCD5 mRNA的表达在不同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DCD5 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远处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均无密切相关性,可以通过增加例数对其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PDCD5 mRNA在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本研究可能对食管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郭辉丁剑冰孙伟马秀敏张彤曹春宝陈英玉
关键词:食管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胸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2年
孙伟吴小燕张国庆庞作良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外科手术
凋亡相关基因PDCD5启动子区甲基化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食管鳞癌中的作用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启动子区CpG岛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的甲基化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维吾尔族20例,汉族20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DCD5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癌组织中PDCD5甲基化阳性率为80.0%(32/40),癌旁组织中甲基化阳性率为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甲基化阳性率与食管鳞癌临床分期相关(P<0.05);不同民族、性别、年龄食管鳞癌中PDCD5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鳞癌癌组织中甲基化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DCD5甲基化率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DCD5在食管鳞癌中的甲基化率与民族、性别、年龄无相关性。
于鹏孙伟张国庆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甲基化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右肺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清扫的对比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右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有效性与彻底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切除的右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胸腔镜手术59例(胸腔镜组),传统开胸手术48例(传统开胸组),对比2种手术淋巴结清扫总数及各区域淋巴结清扫个数的差异。结果胸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5.12±1.15)个,传统开胸组为(15.44±1.11)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1.452,P =0.149);胸腔镜组2~4组淋巴结清扫数为(4.42±1.18)个,传统开胸组为(4.35±0.99)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0.325,P =0.746);胸腔镜组7组淋巴结淋巴结清扫数为(3.93±0.87)个,传统开胸组为(3.65±0.73)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1.821,P =0.071);胸腔镜组10组淋巴结清扫数为(4.20±0.85)个,传统开胸组为(4.08±0.85)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0.730,P =0.467)。结论右肺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淋巴结清扫效果与传统开胸手术清扫效果相同。
孙晓宏蒋威华罗洞波吴振华孙伟
关键词:胸腔镜淋巴结清扫
胸腹腔镜和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和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腹腔镜组与三切口手术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胸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0.45±47.83)min、(89.67±40.23)ml、(5.19±0.34)d、(16.51±3.45)d、(34193.98±450.23)元和8.0%,三切口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50.93±50.98)min、(224.53±80.34)ml、(7.34±1.09)d、(20.89±4.56)d、(45782.13±598.02)元和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腹腔镜组1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0%和58.0%,三切口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4.0%和4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腹腔镜组情绪健康、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癌症对自身的影响、生活满足感和食欲评分分别为(93.23±11.45)分、(93.19±12.34)分、(91.23±10.39)分、(92.20±10.45)分、(93.23±10.89)分、(93.10±11.34)分和(93.90±10.98)分,三切口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2.67±12.81)分、(82.90±11.79)分、(82.91±10.56)分、(83.19±11.56)分、(82.56±11.19)分、(83.23±12.90)分和(83.29±11.49)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腹腔镜比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1年生存率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罗洞波高云飞吴振华汪洋高胜利孙伟
关键词:胸腹腔镜三切口手术食管肿瘤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扩大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施行肺叶袖状切除、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袖状切除(部分心包切除)、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袖状切除+上腔静脉部分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结果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施行完全性手术切除(R0),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手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或)转移。讨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多数已属局部晚期病变,对该类患者施行袖状肺叶切除术、袖状肺叶切除+肺动脉袖状切除术〔包括心包和(或)心房部分切除术〕是较全肺切除术更为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亦有可能手术治疗。诱导治疗及肺外科手术技巧的发展,使完整切除肺病变及受累的邻近结构(上腔静脉,肺动脉等)已成为可能。
张国庆孙伟高胜利阿迪力庞作良斯坎达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