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君 作品数:20 被引量:29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贵州新元古代冰期(Varanger)后环境演变与藻类的复苏 被引量:3 2003年 新元古代冰期引起生物大量绝灭 ,大绝灭后环境如何重建、生物怎样复苏是演化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贵州铜仁坝黄、瓮安北斗山剖面和台江五河剖面南沱冰碛岩之上连续沉积的陡山沱组底部的“碳酸盐岩帽”中藻类化石进行系统研究 ,并结合古海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结果 ,认为冰期后生态环境恢复很快 ,藻类快速复苏 ,但藻类分异度低。“碳酸盐岩帽”沉积结束 ,藻类进入衰退期 ,到了陡山沱中晚期 ,藻类又进入顶盛期。而藻类的复苏、衰退与古海洋环境的δ13C ,δCe。 杨瑞东 王世杰 欧阳自远 张位华 姜立君关键词:新元古代 冰期 藻类 生态环境 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 <正> 硅质岩(也叫硅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硅质岩分布广泛,并有其特殊的物理性质-硬度高、抗风化能力强使得硅质岩自形成之时起受后期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改造的程度小,有利于保留其形成时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惠文献传递 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中晶体石英的硅同位素组成及硅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报道了黔北、黔东地区三个碳酸盐岩风化壳剖面中晶体石英的δ^30Si值,利用硅同位素作为示踪剂,通过分析剖面中晶体石英的硅同位素组成来判别其硅质来源。结果表明:晶体石英的δ^30Si值在0.8‰~1.7‰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火山和热液(水)作用产物的δ^30Si值不同,结合已有的资料证明晶体石英与火山或热液(水)作用无直接关系,而是来自碳酸盐岩酸不溶物中含硅物质风化产生的硅质流体,其中以硅酸矿物风化释放的硅质流体为主。利用植物岩中Ge/Si很小的特点来验证植物作用对研究剖面中硅质流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作用的贡献相对较小,但在表土层植物作用的影响可能不容忽视。 姜立君 王世杰 刘秀明 田世洪关键词:风化壳 硅同位素 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生物化石保存及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5 2004年 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以前只发现少量的海绵骨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类动物化石被发现。最近,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发现碳质和薄膜型化石,它们包括大量的简单线状遗迹、碳质膜状高肌虫、完整海绵动物、管虫、薄壳双壳动物、碳质膜状软舌螺以及一些圆形膜状化石等。通过对黑色页岩的粘土矿物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动物繁盛期之上有一个大型动物繁盛期,随后由于地壳拉张作用,大规模的海底热液和火山喷发作用的加强,海洋环境变成酸性环境,不利于生物生存,发生生物绝灭作用,随后海洋环境逐渐趋于碱性,大量的生物又开始繁盛。 杨瑞东 毛家仁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慧关键词:黑色页岩 地壳拉张 早寒武世 生物化石 软舌螺 生态学研究 贵州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生物组合与古海洋环境变化关系探讨 地球早期生命及其环境的研究是当今国际地质科学、生物科学及环境科学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新元古代是地球演化历史上最重大的变革时期之一.该文在对贵州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资料的野外收集和室内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结合这... 姜立君关键词:新元古代 瓮安生物群 文献传递 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成因新认识 被引量:65 2002年 中国南方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的形成一直存在热水成因、生物成因或化学成因的争议。通过对贵州松桃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的碳、硫同位素和藻类化石的研究 ,认为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是在 70 0~ 695Ma全球性Sturtian冰期后形成 ,由于大气中含有很高的CO2 与海洋中的Ca2 + 、Mn2 + 反应 ,造成大量CaCO3和MnCO3快速沉淀 ,形成“碳酸盐岩帽”(碳酸锰 )所致。对大塘坡组藻类化石研究还表明 ,在含锰矿的层位 ,藻类化石很少 ,而锰矿层上下 ,微体藻类化石都很丰富 ,这说明锰矿成矿与藻类关系并不那么密切。 杨瑞东 欧阳自远 朱立军 王世杰 姜立君 张位华 高慧关键词:藻类化石 硫同位素 早震旦世 锰矿床 碳同位素 澄江生物群分子在贵州遵义牛蹄塘组发现 被引量:21 2003年 澄江生物群是认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窗口,它的分布范围一直仅限于滇东地区,最近在贵州遵义松林牛蹄塘组底部页岩中发现有Naronia,Archotuba conoidalis,Isoxys,Perspicaris,Lingulepis,Tsunyidiscus,Scenella,水母状化石(medusiform fossil),海绵动物化石Leptomitus,类似半索动物杆壁虫Rhabdopleura化石,软舌螺类Hyolithids,宏观藻类和疑源类化石Zunyiphyton perelegans Yang et Zhao,1999,Yuknessia sp.,Longenema Ding,1996,Sphaerocongregus variabilis等。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澄江生物群分子,这是云南省外澄江生物群分子的新发现。由于生物群之下40m处还产大量海绵动物、高肌虫和藻类化石等组成的松林生物群,其上又有下寒武统明心寺组古杯动物群,因此,这一生物群的发现对研究早寒武世生物的演化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对澄江生物群的古生态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杨瑞东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慧关键词:澄江生物群 寒武纪 牛蹄塘组 古生态学 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62 2003年 贵州寒武系底部形成的黑色层状硅质岩 ,岩石展布广 ,层位稳定 ,厚度较大。硅质岩的δ30 Si值为 - 0 .1‰~0 .9‰ ,平均 0 .314‰ ;δ1 8O值为 12 .8‰~ 2 1.2‰ ,通过δ1 8O值计算出该区硅质岩形成温度 82 .2~ 16 2 .5℃ ;硅质岩富含Ba、As、Sb、Bi和U ,呈明显的Ce负异常。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成因是热水沉积作用。同时由于硅质岩主要是热水来源 ,所以在讨论其形成环境时还结合了岩相古地理的方法 。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慧 杨瑞东关键词:寒武系 热水沉积作用 岩相古地理 形成环境 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中晶体石英形成条件分析:氧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 2009年 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中的晶体石英具有较强的测年潜力,其成因判别是年代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对黔北、黔东地区3个碳酸盐岩风化壳剖面中的晶体石英和圆状石英进行了研究,拟通过晶体石英的δ18O值探讨其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晶体石英的δ18O值在17.3‰~22.7‰范围内,平均为19.8‰,与火成岩、变质岩及热水(液)沉积中高温成因石英δ18O值明显不同;与砂岩中的碎屑石英、现代海滨砂中的石英以及风成沉积物中的石英等混合来源石英的δ18O值也有差异;尽管黔东大兴剖面中晶体石英和圆状石英的δ18O值相近,但它们的硅氧同位素相关关系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成因;晶体石英的δ18O值分布在低温成因石英δ18O值范围内,这与其中未见两相包裹体的现象一致。结合实际资料和已有认识,推断晶体石英是包气带地表温度(15~25℃)条件下缓慢生长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两阶段模式密切相关:酸不溶物风化形成的含硅流体向下淋滤至风化壳底部后被圈闭在已形成的孔隙、空洞中,由于蒸发作用达到过饱和而缓慢结晶形成晶体石英。 姜立君 王世杰 刘秀明 田世洪关键词:碳酸盐岩 风化壳 氧同位素 寒武纪生物爆发与海洋环境地球化学关系 <正> 在寒武纪早期,大量的动物化石门类似乎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同时出现,这一现象被认为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一现象当年曾困绕达尔文,也一直困绕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由于在寒武纪以前的地层中一直没有发现带壳的动物化石,... 杨瑞东 王世杰 姜立君 张位华 高惠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