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耀文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农业信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棉花
  • 3篇黄萎病
  • 2篇棉饼
  • 2篇黄萎病菌
  • 2篇病菌
  • 1篇带菌
  • 1篇致病力
  • 1篇棉花黄萎病
  • 1篇棉花黄萎病菌
  • 1篇棉花枯黄萎病
  • 1篇灭菌
  • 1篇灭菌方法
  • 1篇枯黄
  • 1篇枯黄萎病

机构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姚耀文
  • 2篇文学
  • 2篇李宝栋
  • 1篇张中义
  • 1篇邓先明
  • 1篇李庆基
  • 1篇陈璧
  • 1篇王文录
  • 1篇傅翠真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植物检疫

年份

  • 2篇1989
  • 1篇198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棉花枯黄萎病棉饼的带菌传病及灭菌方法研究
1989年
棉花枯、黄萎病分别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t.sp.vasinfectum(Atk)Snyder et Hansen]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侵染所引起。除棉子、病株残体外,棉饼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1983~1985年在湖北天门和北京马连洼进行棉饼消毒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一、带枯萎病菌或黄萎病菌的棉子通过热榨处理,即棉子经60℃热炒4分钟,然后再经100℃气蒸1~1.5分钟制成的棉饼,达到彻底杀灭枯、黄萎病菌,预防棉饼带菌传病的效果。二、带枯萎病菌和带黄萎病菌棉饼消毒效果的差异与棉子岛带菌部位和带菌率有密切关系。冷榨的带枯萎病菌棉饼,即不经过100℃气蒸的棉饼,经种植检验,还有4.8%的棉株发病,这是因为枯萎病种子外部带菌率高和棉子内部也带菌,而只经60℃热炒的冷榨处理不能全部消灭棉子内外所带的枯萎病菌。黄萎病菌主要附着在棉子短绒上,带菌率很低,种胚一般不带菌。因此,棉子经热榨处理,对黄萎病菌更容易达到彻底灭菌防病效果。
姚耀文李宝栋文学程远大王斯干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灭菌方法
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2
1982年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10个菌系接种在属于三大棉种(海岛棉,陆地棉,中棉)的9个鉴别寄主上,按致病力强弱,初步分为3个生理型,印生理型1号——致病力最强的陕西省泾阳县菌系,对3大棉种都严重感染;生理型2号——致病力最弱的新疆和田、车排子菌系,对所有鉴别寄主感染很轻;生理型3号——致病力介于1、2号之间,其它6省8县的菌系属于此类型。
姚耀文傅翠真王文录李庆基张元恩陈璧张中义穆罕默德.依明.艾沙邓先明张树琴郜树德李腾友
关键词:致病力黄萎病菌
棉饼带枯、黄萎病菌检疫消毒方法研究
1989年
问题的提出棉花枯、黄萎病分别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Snyder et Hansen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侵染所引起,成为棉花上的重要病害,它们分别是我国进口检疫对象和国内检疫对象,两病除了借助于棉籽、病株残体扩展外,棉饼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之一。
姚耀文李宝栋文学程远大王斯干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棉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