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洪菊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DNA损伤
  • 3篇细胞
  • 2篇单细胞凝胶
  • 2篇单细胞凝胶电...
  • 2篇毒素
  • 2篇彗星
  • 2篇彗星实验
  • 2篇吸烟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组
  • 2篇T-2毒素
  • 2篇
  • 1篇单细胞
  • 1篇单细胞凝胶电...
  • 1篇电泳
  • 1篇毒剂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原代培养

机构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卫生部

作者

  • 9篇姚洪菊
  • 4篇孙树秋
  • 4篇孙殿军
  • 4篇姜树林
  • 1篇刘晓娜
  • 1篇张春雷
  • 1篇卜黎明
  • 1篇王绍萍
  • 1篇裴俊瑞
  • 1篇周令望
  • 1篇付晓艳
  • 1篇唐晓波
  • 1篇青雪梅
  • 1篇孙美乐
  • 1篇李德安
  • 1篇李德安
  • 1篇王静

传媒

  • 6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砷与氟单独及联合染毒对SGC-7901细胞基因组DNA损伤作用的SCGE法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砷、氟及砷氟联合染毒对SGC 790 1细胞基因组DNA的损伤作用及特点。方法 砷、氟染毒剂量 10 μmol/L ,染毒后 4h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结合彗星图像分析系统检测DNA损伤。 结果 ①NaAsO2 组尾长和尾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 ,NaF组拖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②氟砷联合染毒组拖尾率、尾DNA含量、尾长和尾动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但氟与砷引起的DNA损伤作用之间没有观察到交互作用。结论 NaAsO2 与NaF均可引起DNA损伤 ,但它们的损伤机理可能是不同的 ;
姜树林孙树秋姚洪菊孙殿军
关键词:DNA损伤作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染毒剂量染毒后尾长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粮食中的T-2毒素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器测定T-2毒素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可操作性,最终推广到下级单位使用。方法采集哈尔滨市市售大米,经过粉碎后,染毒备用。取染毒后大米粉末,加入乙腈水溶液及正己烷萃取,涡旋混合,离心后,移取己烷层氮气吹干,残渣加入甲醇水溶解进样。色谱条件:采用C18常规反相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3),紫外检测波长208 nm,柱温为室温,流速0.5 ml/min。结果 T-2毒素的保留时间为11.6 min;在50~80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中T-2毒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3.00%。结论该方法测定T-2毒素含量,结果准确,可用于粮食中T-2毒素的含量测定。
姚洪菊王绍萍李德安付晓艳
关键词:T-2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
T-2毒素致HeLa细胞DNA断裂特征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实验观察
2002年
目的 探索 T- 2毒素中毒的生物标志。方法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结果  T- 2毒素造成 He L a细胞 DNA断裂的碎片是 5 0 bp的 2 ,4 ,5 ,6 ,7,13倍体。结论  T- 2毒素能诱导人体 He L a细胞染色质产生凋亡DNA碎片 ,其损伤特征的存在可作为生物标志 ,具有在病因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的可能。
唐晓波姚洪菊青雪梅李德安
关键词:T-2毒素高效毛细管电泳DNA损伤真菌毒素
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体外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为研究慢性砷暴露对小脑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提供实验方法。方法取生后5~7天Wistar仔鼠,体式显微镜下分离小脑皮层,0.25%胰蛋白酶消化、DNAI酶洗涤制成单细胞悬液,两次差速贴壁后接种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板内,相差镜下观察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成长、发育变化及突触形成。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元。结果培养后第24小时,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贴壁,呈网状排列;第2~3天,神经元胞体由椭圆形变成圆形,轮廓逐渐清晰,细胞伸出突起,突起逐渐延长,细胞间通过突起连接,形成了稀疏的神经元突触网络;第4~6天,细胞体积进一步增大,细胞间通过广泛的突触联系,神经元清晰饱满,形成了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含NSE的神经元。结论成功地进行了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原代培养,该方法可为今后研究慢性砷暴露对小脑细胞的毒性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姚洪菊周令望裴俊瑞刘晓娜王静
关键词:小脑颗粒神经元原代培养
砷致HeLa细胞基因组DNA损伤的特点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砷致HeLa细胞基因组DNA损伤的特点。方法 在慧星实验中应用慧星图像分析系统(KIAS)技术。结果 砷剂量与DNA拖尾细胞比率之间存在明确的剂量效应递增关系。而且给药各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在拖尾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砷致HeLa细胞基因组DNA的损伤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
孙树秋姜树林姚洪菊孙殿军
关键词:细胞培养DNA损伤彗星实验HELA细胞
砷致昆明种小鼠基因组DNA损伤的量效关系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索砷剂量对机体DNA损伤的效应规律。方法 将体重 (2 0± 2 )g的 2 4只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为 4组 ,即Group 0 .2NaAsO2 (0 .2mg/kg体重 )、Group 0 .8NaAsO2 (0 .8mg/kg体重 )、Group 4.0NaAsO2(4mg/kg体重 )和GroupC(生理盐水对照 )。于腹腔注射药剂处理前及处理后 4,8,2 4,48h分别采集各组小鼠微量尾动脉全血进行彗星实验 ,观测指标有拖尾细胞比率、尾DNA百分含量和尾长。结果 ①从细胞拖尾率指标看 ,DNA断裂损伤的程度随NaAsO2 剂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②从拖尾细胞的尾部DNA碎片数量和平均尾长看 ,NaAsO2 剂量主要影响DNA分子碎片的多少而不是其长短。结论  3价砷剂量的大小诱导不同的DNA损伤效应 ,低剂量可能以断裂为主 ,高剂量可能以交联为主。而且 。
孙树秋姜树林姚洪菊孙殿军
关键词:小鼠基因组DNA损伤量效关系
抗氧化剂和透明质酸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
软骨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是骨关节症和大骨节病的病理学基础,探索对软骨细胞的保护因素,对判定防治这一类骨关节疾病的措施有实际意义。
张春雷孙美乐姚洪菊
文献传递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吸烟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检测吸烟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状况 ,探讨单细胞凝胶电泳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 吸烟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损伤显著重于非吸烟者 ,拖尾长度分别为 (2 7.5± 2 .8) μm和 (16 .2± 1.5 ) μm;尾矩分别为 11.3± 1.7及 3.0± 0 .9,并且呈现剂量反应关系 ;随着吸烟剂量的增加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 DNA损伤加重。结论 吸烟可以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能够较灵敏地反映人群因有毒化学物质造成的 DNA损伤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姚洪菊卜黎明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吸烟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分子流行病学
微量全血彗星实验法的建立及在生物监测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建立一种简捷、实用的末梢血样直接用于彗星实验的新技术。方法 按随机、对照及重复的实验原则 ,于早、中、晚时段分别采集 6只昆明种雄性小鼠的尾血 ,每次取血样 3 μl/只进行彗星实验。电泳条件设置为电压 2 5V ,电流 13 0mA ,DNA碱性解旋与电泳各 3 0min。并以小样本人群对新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 ①小鼠尾全血彗星图像清晰、对比度高 ,阳性与阴性对照组的拖尾率总体差异明显 ,重现性良好 ;②本方法可用于检测吸烟人群的DNA断裂损伤 ,并能在损伤程度上 (拖尾率与尾长 2项指标明显 )与非吸烟人群相鉴别。结论 基本建立了微量全血彗星实验法 。
孙树秋姜树林姚洪菊孙殿军
关键词:微量全血生物监测DNA断裂损伤彗星实验非吸烟人群图像清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