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斌 作品数:101 被引量:721 H指数:16 供职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养分和酶活性的研究——以花江为例 被引量:11 2017年 为探究土壤团聚体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分布特征,以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灌木林地、皇竹草地、狼尾草地、花椒林地及荒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团聚体中各粒级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含量,分析了土壤养分与团聚体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在<0.25 mm粒级均最高,脲酶及蔗糖酶活性表现为灌木林地>皇竹草地>狼尾草地>花椒林地>荒草地,碱性磷酸酶表现为花椒林地>灌木林地>皇竹草地>狼尾草地>荒草地;酶活性随着土壤粒级的减小逐渐增大.将团聚体的含量、养分及酶活性结合考虑,发现2—1 mm粒级团聚体中的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对土壤的贡献率最大,土壤团聚体脲酶、蔗糖酶及碱性磷酸酶均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酶活性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且充分显示了土壤性质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及不同粒级中的多样性. 卢怡 龙健 廖洪凯 李娟 刘灵飞 郭琴 姚斌 龙治峰关键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团聚体 典型血吸虫病疫区河滩地五氯酚污染土壤微生物特征--以松滋老陈镇庙河为例 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对长期施用五氯酚(PCP)作为钉螺杀灭剂的典型血吸虫病流行疫区河滩地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PCP对河滩裸地土壤微生物种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降低了微生物的总体活性;而种植杨树有利于恢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修复PCP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iolog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杨树林地>对照>河滩裸地,表明有机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主成分分析显示对照、杨树林与河滩裸地的碳源利用能力差异显著,表明PCP污染对微生物的碳源利用造成了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种类碳源利用计算结果表明,种植杨树导致林地土壤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姚斌 周玲莉 韦秀文 刘方 尚鹤 谷雪景关键词:五氯酚 血吸虫病 BIOLOG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22年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疏。然而,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微生物仍可通过生理代谢活动改变沙土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及植物营养转化,有利于植物生长,在区域荒漠化防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意义。文中总结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及季节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其分布特征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全面梳理。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土壤微生物在该区域生态恢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根据区域生态恢复重建及增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的需要,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岳雪娇 黄沛 李永华 李文立 邱贵福 张秀凤 李庆恩 姚斌关键词:土壤微生物 影响因素 干旱半干旱区 除草剂丁草胺的环境行为综述 被引量:46 2003年 丁草胺 [ 2-氯-N-(2,6-二乙基苯基)-N-(丁氧甲基)乙酰胺 ] 是目前我国应用广泛的化学除草剂之一。文章综述了丁草胺的物理化学性质;总结了它在土壤和水中的迁移、吸附和微生物降解转化的特点,以及对动植物的毒性和作用机制;同时概括了它在分析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姚斌 徐建民 张超兰关键词:丁草胺 环境行为 化学除草剂 土壤 降解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恢复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5 2005年 喀斯特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程,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方式及干扰程度对石漠化土壤质量的恢复和重建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地、草地的有机质、全P和全K含量最高,分别是果树地和坡耕地的2.3、2.1、1.5倍和1.7、1.9、1.3倍,全氮量以草地最高,分别是其它利用方式的1.2~2.8倍,农地有机质含量仅次于林地和草地,石漠化地土壤营养元素最低.果树地和林地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分别占微生物总量的69.7%和73.3%,草地以固N菌为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33.0%,农地的放线菌多于草地、林地、果树地和坡耕地,石漠化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最低.经开垦利用后(坡耕地),喀斯特山区表层土壤颗粒砂化逐渐明显.石漠化区经过13a退耕还林后,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由0.96和0.29提高了1.92和0.53,优势度由0.75降到0.36.采用合适的土地利用方式,辅于必要的生物措施,是恢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龙健 邓启琼 江新荣 李阳兵 姚斌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质量 喀斯特山区不同母质林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 2007年 The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woodland with different parent materials(limestone,dolomite limestone,limestone shale,dolomite,limestone sand inclusion shale) in Kasta mountain area was assessed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fertility quality of the soil developed from limestone shale was the best,and the soil developed from dolomite limestone was the worst.The soil developed from limestone shale showed the best heavy metals quality,and the soil developed from dolomite was the worst.The soil developed from limestone shale had the best stand condition quality,and the soil developed from limestone sand inclusion shale was the worst.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the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was: limestone shale>limestone>dolomite limestone>dolomite>limestone sand inclusion shale. 舒英格 姚斌 何腾兵 刘元生 罗海波 刘方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 喀斯特山区 林地土壤 树木修复过程中微生物对酸化剂的响应 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根箱开展了树木修复过程中不同酸化剂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阿特拉津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随时间推移呈总体下降趋势;单纯的树木修复并不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酸碱调节剂的施用改变了根际微域的土壤环境,对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产生刺激作用。酸碱调节剂对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及其利用氮源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升华硫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降低,氢氧化钙对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姚斌 韦秀文 刘惠文 周玲莉 尚鹤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 杨树 贵州高原喀斯特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质量评价——以普定后寨河为例 被引量:7 2017年 为研究贵州典型喀斯特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5年5月—12月对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浅层地下水样品28个,测定K^+、Na^+、Ca^(2+)、Mg^(2+)、HCO_3^-、NO_3^--N、NH_4^+-N等20种指标,利用Duncan差异显著性检验法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用水质质量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呈微碱性,主要阴离子为HCO_3^-、SO_4^(2-)、Cl^-,主要阳离子为Ca^(2+)、Mg^(2+).从季节变化来看,Cl^-、SO_4^(2-)、K^+、TN是春季>夏季>秋季,在冬季时其含量升高,HCO_3^-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NO_3^--N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Na^+、Mg^(2+)是秋季和冬季较低.pH、NH_4^+-N是春季和秋季较低,4个季节中呈"N"型分布,可见,在喀斯特山区浅层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水质综合评价表明,在喀斯特山区秋、冬季节水质较春、夏季节好,总体质量较好.而从单项组分来看,部分地区有的指标已超过Ⅳ类水的限值,主要是总Fe和NH_4^+-N质量浓度较高影响水质.总Fe的最高质量浓度为1.2948 mg·L^(-1),NH_4^+-N的最高质量浓度为0.71 mg·L^(-1),这与当地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有关,对浅层地下水质量具有潜在的影响.综上,研究贵州高原喀斯特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可为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郭琴 龙健 廖洪凯 李娟 刘灵飞 卢怡 姚斌关键词:浅层地下水 喀斯特山区 水化学特征 水质 我国污水灌溉现状及典型区域分析 被引量:17 2009年 从具体国情出发,回顾了我国污水灌溉发展状况,综述了污灌区环境,污染物类型、迁移规律以及污灌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等问题,并针对典型污灌区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建议。旨在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农田污水灌溉、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及修复污灌区环境污染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建议。 刘小楠 尚鹤 姚斌关键词:污水 灌溉 水资源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7年 以贵州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和原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分布特征以及对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和原生林明显提高了原状土壤及各粒径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而全磷含量则相反;随着粒径的逐渐减小,有机碳、全氮含量在0.25~0.50 mm粒级团聚体中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与>5、>2~5、>1~2、>0.25~0.50、≤0.25 mm粒级团聚体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5粒级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0.5~1.0 mm粒级团聚体不相关;全磷含量与有机碳、全氮含量及>2~5、>0.25~0.50 mm粒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5、>2~5 mm粒级团聚体呈显著相关,而全磷含量与>0.5~1.0 mm、≤0.25 mm粒级团聚体间不相关。 卢怡 龙健 廖洪凯 李娟 刘灵飞 郭琴 姚斌 龙治峰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碳 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