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基因
  • 4篇杨树
  • 4篇拟南芥
  • 3篇植物
  • 3篇毛白杨
  • 3篇木材
  • 3篇木材形成
  • 3篇白杨
  • 2篇单胞菌
  • 2篇豆甾醇
  • 2篇幼虫
  • 2篇育种
  • 2篇再生过程
  • 2篇植物耐盐
  • 2篇植物耐盐性
  • 2篇突变体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植物
  • 2篇甾醇
  • 2篇微生物

机构

  • 15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15篇唐芳
  • 12篇卢孟柱
  • 8篇赵树堂
  • 3篇胡建军
  • 3篇王丽娟
  • 3篇杨海峰
  • 2篇陈军
  • 2篇王敏杰
  • 2篇戚晓利
  • 2篇周婧
  • 1篇段经华
  • 1篇刘友全
  • 1篇钟秋平
  • 1篇王丽娟
  • 1篇唐丽
  • 1篇蒋瑶
  • 1篇舒文波
  • 1篇李红英
  • 1篇郭长花
  • 1篇陈敏

传媒

  • 6篇林业科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抑制美国白蛾生长的杨树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美国白蛾生长的杨树化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抗虫杨树辅助育种和美国白蛾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抗虫和感虫材料的化合物差异,结合相关分析,鉴定出豆甾醇是杨树对美国白蛾抗性的主要化合物之一,对美国白...
卢孟柱王丽娟胡建军唐芳
毛白杨次生维管再生过程中microRNAs及其靶基因的鉴定
木材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经历了形成层细胞分裂和分化、新分化木质部的发育等过程,主要由功能基因和不同的转录因子协同作用保证这一过程的有序进行。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中的一类负调控因子,主要...
唐芳
关键词:靶基因
文献传递
利用拟南芥基因芯片和突变体对木材形成相关基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木材形成是木本植物特有的生物学过程,拟南芥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也能形成类似"木材"的维管组织,因而可以借助拟南芥丰富的基因资源研究木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利用前期建立的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再生实验体系,通过拟南芥表达谱芯片分析再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获得149个差异表达基因。选择其中转录因子等调控基因及功能未知基因共89个基因的总计151个拟南芥突变体,经次生诱导培养发现,20个突变体的发芽率或成活率降低,10个突变体表型变化明显,出现维管系统次生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慢等,推测这些基因参与调控拟南芥的次生生长。将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研究体系相结合,利用拟南芥次生生长诱导体系研究木材发育相关基因功能,为木材发育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一条可行、有效,快速解析基因功能的新途径。
杨海峰王敏杰赵树堂唐芳卢孟柱
关键词:拟南芥突变体基因
拟南芥MYB基因对次生维管系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根据拟南芥ATH1全基因芯片分析毛白杨维管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结果,选取了在芯片中特异表达且表达量较高的MYB转录因子家族的7个基因,通过拟南芥突变体研究其对次生维管系统发育的影响及与木材形成相关的关系。通过"三引物法"的纯杂合鉴定和切片显微观察,发现其中1个突变系只有纯合突变体没有杂合体,并且茎基部维管束间纤维细胞壁和野生型相比明显增厚,细胞数量减少,细胞腔也随之减小,推测该突变体可能与次生壁的沉积有关系。
唐芳王敏杰杨海峰赵树堂卢孟柱
关键词:拟南芥突变体MYB木材形成次生壁
利用微生物抗逆基因增加植物耐盐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抗逆基因增加植物耐盐性的方法,利用微生物携带的抗逆基因能够增加植物的耐盐性,微生物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拉丁文命名为:Stenotrophomonas mahophilia,SMA。通过嗜麦芽窄...
卢孟柱周婧赵树堂唐芳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影响茎分化的相关基因
2012年
顶端分生组织的分化影响茎及根的生长,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形态的植株,拟南芥因其在适当条件下与木本植物分生组织分化以及次生生长的共性而被运用到研究当中。花异常株系(AFDL)由于AP1表达的显著降低导致分枝增多。用拟南芥基因芯片对AFDL的幼苗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临近抽薹期,AFDL与野生型相比有111个变化倍数大于2且P<0.01的基因;其中大部分参与对外界环境及内源刺激的感知和应答,表明AP1下降可能是由于植株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过度反应所导致。从基因芯片中挑选出表达量变化显著的2个基因,分别构建相应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其中AT1G56300基因的超表达植株及AT1G65490基因的抑制表达植株都出现了多茎融合、真叶萌发延迟且生长缓慢的表型,并且转基因植株的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性状强弱程度相对应。上述结果初步表明这2个基因能影响茎的分化并作用于最终的形态建成。
蒋瑶戚晓利唐芳赵树堂陈军卢孟柱
关键词:基因芯片拟南芥
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再生过程的基因表达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次生维管系统再生能够在树干维管系统丧失后通过去分化、再分化或转分化等组织修复手段实现维管组织的再生。为了鉴定和研究次生维管系统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和调控元件,本文利用毛白杨次生维管再生系统,分析了不同再生时期的基因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揭示木材形成的基因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4年生毛白杨无性系在形成层活动旺盛期进行环剥取样。对剥皮后的树皮内侧和树干表面的样本,以及再生第7、10、14、18和21天5个不同时期获取的再生材料进行高通量转录组分析,并利用基因共表达分析(WGCNA)方法,得到与不同再生时期密切相关的模块,并对这些特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表达网络和生物学功能分析。【结果】将第0天(剥皮当天)树皮内侧样本与树干表面样本、再生第7天样本与树干表面样本,以及相邻再生时期的样本进行表达差异分析。对得到的14202个差异基因进行WGCNA分析,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获得与维管再生过程相关的10个共表达模块。其中,Grey60模块的基因在再生第7天样本和树皮内侧样本中特异表达,主要涉及DNA复制、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和微管运动等功能;该模块还含有大量与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它们在再生第7天的高表达可能激活了脱分化木质部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类型的改变,使其获得再分化能力。此外,Pink模块的基因在第0天成熟维管组织样本中的表达量极低,但在再生过程中表达呈上升趋势,到第21天达到最高值;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壁修饰、韧皮部发育、碳水化合物代谢、DNA的转录调控等相关的生物学途径。Pink模块中与韧皮部分化相关的标记基因,比如APL、NAC45/86、DOF、BSPA、PP2和SUS的表达被重新激活,与调节形成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CLE41/44和CLV1一样,表达量都是从再生第10天开始逐渐增
唐芳赵树堂赵树堂宋学勤王丽娟
关键词:杨树基因表达
一种抑制美国白蛾生长的杨树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美国白蛾生长的杨树化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抗虫杨树辅助育种和美国白蛾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抗虫和感虫材料的化合物差异,结合相关分析,鉴定出豆甾醇是杨树对美国白蛾抗性的主要化合物之一,对美国白...
卢孟柱王丽娟胡建军唐芳
文献传递
以玉米为例探究单子叶植物重力响应及维管结构的变化
2021年
【目的】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生理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发挥着重大作用,重力条件改变会诱导植物发生一系列生长与定向的变化。大部分木本植物在响应重力条件改变时,形成层活动会不均衡增加从而形成偏心生长的应力木,木质部结构和细胞壁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单子叶植物一般没有形成层,不能进行径向次生生长,且维管束多为散生。为了探究单子叶植物对重力的响应过程和结构变化,本文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响应重力的动态过程和形态结构变化;并通过与木本植物进行比较,揭示它们重力响应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单子叶植物(如竹子等)及其他林木的重力反应提供一定借鉴。【方法】以玉米B73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待幼苗发育至10叶期,将试验植株水平放倒,对照植株保持直立。利用延时拍摄记录玉米重力响应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变化的时间节点。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和特异染色,分析发生重力响应的茎节产生的结构及细胞壁成分的变化。【结果】以第1片旗叶着生的节作为第1茎节,从下往上依次标记茎节。重力改变后玉米的响应过程及变化如下:1)响应过程:玉米从顶端向下依次感应重力作用。植株放倒10 h后开始响应重力,在之后的20 h内,植株从顶端到第4茎节先后向上弯起,直至植株与水平面呈90°角到达终止状态。2)形态变化:多次重复试验显示只有第4、5、6茎节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在靠近节的近地侧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膨大。通过纵切观察,3个茎节膨大部位的组织和内部导管呈向上弯曲的状态。对照植株相应茎节并未发生改变。3)维管束结构变化:与对照相比,近地侧维管束的细胞数量增多并呈纺锤形,细胞壁极显著变薄且没有明显的导管组织;远地侧维管束的细胞数量和细胞壁厚度因生长状态不同而变化不一。第4茎节变化最显著。
贺学娇楚立威文爽爽卢孟柱唐芳
关键词:单子叶植物玉米细胞壁木质素纤维素
以Bt蛋白Bt886-cry3Aa为基础的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本发明以Bt蛋白Bt886-cry3Aa为基础的融合蛋白及其用途,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以Bt蛋白Bt886-cry3Aa为基础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Bt886-cry3Aa蛋白的肽链的至少一端融合了氨基酸序列如Seq...
赵树堂卢孟柱郭长花陈敏胡建军唐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