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致远

作品数:552 被引量:2,226H指数:2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6篇期刊文章
  • 218篇会议论文
  • 51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0篇电气工程
  • 78篇理学
  • 74篇一般工业技术
  • 53篇化学工程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49篇电池
  • 236篇锂离子
  • 220篇离子
  • 211篇锂离子电池
  • 211篇离子电池
  • 156篇正极
  • 145篇电化学
  • 134篇正极材料
  • 91篇电极
  • 79篇电化学性能
  • 63篇负极
  • 52篇负极材料
  • 43篇放电
  • 36篇尖晶石
  • 35篇电极材料
  • 34篇电池正极
  • 34篇蓄电池
  • 32篇电池正极材料
  • 32篇合金
  • 31篇锂离子电池正...

机构

  • 542篇天津大学
  • 15篇东莞市迈科科...
  • 10篇中国电子科技...
  • 10篇北京大陆太极...
  • 9篇华南师范大学
  • 8篇河北工程大学
  • 7篇天津工业大学
  • 6篇天津蓝天高科...
  • 5篇天津和平海湾...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新南威尔士大...
  • 3篇重庆大学
  • 3篇天津电源研究...
  • 3篇中国科学院化...
  • 3篇广州市鹏辉电...
  • 2篇防化研究院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济南大学

作者

  • 552篇唐致远
  • 70篇郭鹤桐
  • 52篇徐强
  • 45篇薛建军
  • 39篇陈玉红
  • 33篇王占良
  • 28篇张娜
  • 26篇刘元刚
  • 23篇刘建华
  • 21篇徐国祥
  • 21篇阮艳莉
  • 21篇庄新国
  • 21篇宋世栋
  • 20篇宋全生
  • 20篇李建刚
  • 19篇贺艳兵
  • 18篇刘春燕
  • 16篇杨冬平
  • 15篇潘丽珠
  • 14篇凌国维

传媒

  • 58篇电源技术
  • 29篇电池
  • 19篇2006年绿...
  • 18篇物理化学学报
  • 18篇2005中国...
  • 14篇天津大学学报...
  • 14篇化工进展
  • 13篇电镀与精饰
  • 13篇化学与物理电...
  • 11篇应用化学
  • 10篇电化学
  • 9篇第二十四届中...
  • 9篇第十一次全国...
  • 9篇第十届全国电...
  • 8篇第十四次全国...
  • 7篇化学通报
  • 7篇天津大学学报
  • 6篇无机材料学报
  • 6篇材料导报
  • 6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12篇2015
  • 4篇2014
  • 24篇2013
  • 7篇2012
  • 28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23篇2008
  • 39篇2007
  • 92篇2006
  • 86篇2005
  • 23篇2004
  • 28篇2003
  • 36篇2002
  • 36篇2001
  • 26篇2000
  • 16篇1999
  • 13篇1998
5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热固相法制备掺杂钛的钒酸锂正极材料被引量:1
2010年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用中热固相法制备了掺杂Ti4+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1V3―yTiyO8(y=0.05、0.1、0.2),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杂Ti能够很好地改善中热固相法产品的电化学性能,且当y=0.1时,Li1.1V3―yTiyO8循环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250.9 mAh/g。
秦红莲唐致远马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掺杂
铝基电镀Pb-Sn合金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利用氨基磺酸盐镀液在铝合金基体上电镀铅-锡合金作为铅酸蓄电池的轻型板栅材料,确定了最佳电镀工艺条件和镀液配方。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了镀层的表观形貌;通过疲劳弯曲实验和划痕实验测试了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最后...
王媛媛徐强唐致远苏鹏刘萍刘元刚
关键词:氨基磺酸极化曲线
文献传递
金属离子掺杂对LiFePO_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高温固相法,以金属氧化物(TiO2,V2O5,Nb2O5)作前驱体,合成了不同金属离子掺杂的LiFePO4/C复合材料。对以LiFePO4/C为正极的电池进行(XRD)、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LiNb0.05Fe0.95PO4/C的电化学性能最好,0.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4 mAh/g,即使在1 C倍率下放电,经过60次循环依然能保持在117 mAh/g左右。Fe位掺杂的效果与掺杂离子的半径、价态有密切关系,半径与Fe离子接近、价态高的离子对提高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有利。
陶兴华唐致远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金属离子掺杂
锂离子在石墨化碳纤维中的扩散系数被引量:3
2001年
The 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PIT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lithium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graphitized carbon fiber anode material as function of potentials. The plot of lg D vs E shows that the value of lithium ion coefficients in graphitized carbon fiber anode material has three minima, the least value obtained is 1 9×10 -13 cm 2/s.
薛建军唐致远刘春燕庄新国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嵌入电极锂离子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009年
以LiOH·H2O,NH4H2PO4和V2O5为原料,加入导电碳,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i3V2(PO4)3;以LiOH·H2O,NH4H2PO4,NH4VO3为原料,柠檬酸作为还原剂和碳源,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3V2(PO4)3,并对材料的化学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师秀萍唐致远刘东
关键词:LI3V2(PO4)3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碳粉
Mg^(2+)掺杂对sol-gel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材料Li_3V_2(PO_4)_3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在磷酸钒锂材料中掺杂Mg2+,Mg2+取代锂位,其化学式可以写为(Li1-xMgx/2)3V2(PO4)3,Mg(OH)2作为镁源,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比称取LiOH.H2O,NH4H2PO4,V2O5,Mg(OH)2(x=0.01、0.05、0.1)和柠檬酸,其中柠檬酸用量为n(V)∶n(柠檬酸)=2∶2,煅烧温度为700℃,煅烧时间为8 h,合成了(Li1-xMgx/2)3V2(PO4)3正极材料。研究了Mg2+掺杂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考察了x=0、0.01、0.05、0.1四种情况。结果显示,x=0.05时材料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在2.7~4.5 V电压范围内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0.05 C充放电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5 mAh/g,库仑效率高达90%以上,0.1 C循环2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为131 mAh/g;0.2 C循环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0 mAh/g左右,20次循环后仍为130 mAh/g以上;0.5 C循环2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04 mAh/g。
师秀萍唐致远刘东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SOL-GEL法LI3V2(PO4)3掺杂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4年
对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组成、性能及其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比较了其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
唐致远高飞薛建军杨廷明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增塑剂锂盐无机添加剂
纳米结构氢氧化镍粉末对镍电极的改性作用被引量:8
2004年
采用水溶液化学沉淀法直接合成了具有纳米结构特征的氢氧化镍粉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等方法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将纳米结构氢氧化镍粉末以一定比例添加到商用球形氢氧化镍粉末中作为活性材料制备发泡式镍电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及交流阻抗分析(EIS)等方法对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结构氢氧化镍粉末的添加可以使镍电极在充电效率、放电比容量、活性物质利用率、放电电压、抗膨胀能力及高速率放电性能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添加有纳米结构粉末的镍电极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及更小的电化学反应阻抗,充电时氧气析出电位也比较高,因而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宋全生李泱瑶唐致远S.L.I.CHAN
关键词:镍电极改性碱性蓄电池放电性能
纳米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将两种纳米碳管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对其嵌锂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 .两种材料的首次不可逆容量都很大 ,这被认为是与电解质在电极材料表面的电化学还原生成的 SEI膜有关 .对于两种纳米碳管而言 ,nmcl的不可逆容量远远大于 nmc2的不可逆容量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nmc1比 nmc2的比表面积大 .
刘春燕唐致远赵秉英
关键词:纳米碳管锂离子比表面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镍基自润滑减摩复合镀层的研究
<正>前言在减少机械摩擦件和模具的摩擦与磨损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努力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任务中,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据1966年英国发表的一篇资料报导,由于他们注意到较好地将摩擦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每年可节约五亿英磅以上。
郭鹤桐唐致远
文献传递
共5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