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焕灵
-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英语教学中的美育被引量:1
- 2006年
-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美育的作用越来越大;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进行美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英语作为我国各类学校的基础学科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从教学艺术、课文内容上对学生进行美育,也要注意利用英语本身的美,如语音、词汇的美,语篇的美等对学生进行美育,使学生不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 周焕灵
- 关键词:英语课文内容重读音节美育英语教学英语语篇元音
-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
- 2016年
- 莎士比亚悲剧的经典性,就在于他把握住了观众对人生幻灭感、无力感等的审美需求,以及传达出了人依然要在荆棘密布的道路上奋然前行的伟大精神。在莎翁悲剧赋予电影人创作灵感的同时,来自不同审美文化背景的电影人也试图以不同的方式丰富对莎翁原著的解读,让莎翁作品在其他视域下娱乐大众,获得新生。文章从异质审美文化语境的移植、后现代审美话语的改写以及两种悲剧间的交叉改造三方面分析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
- 周焕灵
-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电影改编审美文化
- 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翻译的文化差异
- 2014年
- 意象是一首诗词的灵魂,各种意象的运用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意象中往往蕴藏了更多的民族特色,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翻译与原文中的意象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种对等,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对我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古典文学的传播意义,让更多人体会到我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美感。
- 周焕灵
-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翻译
-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6
- 2014年
-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实质,本文举例说明了在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全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
- 周焕灵
-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 英诗的语言艺术被引量:1
- 2006年
- 诗歌是思维跳跃性很强的一种文体,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表达形式。诗歌形式简洁、语言精炼,不但能带给人们智慧,更赋予人们美的享受与情的陶冶。文章从意象、修辞和语音三个方面来谈英诗的语言艺术。
- 周焕灵
- 关键词:英诗语言艺术意象修辞语音
- 外语习得环境的创造
- 2004年
- 旨在把二语习得理论运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并试图探索一条解决我国外语教学中“费时低效”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创造外语语言习得环境。
- 常尚起周焕灵
- 关键词:外语教学学习环境交际能力
- 人文教育在英语新教材中的展现被引量:1
- 2006年
- 多年来我国的人文教育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缺失,现代科技社会迫切需要构建和塑造人文精神。新版英语教材在指导思想、编写原则、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前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使人文教育得到充分展现。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深刻挖掘这些内容,使学生身心健康而全面地发展。
- 周焕灵
- 关键词:人文教育英语新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 《草叶集》与《女神》诗歌思想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女神》与《草叶集》的诗歌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惠特曼侧重于对废奴制的表现和对欧洲各国反封建斗争的回应,而郭沫若则着力于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且比惠特曼暴露得深刻、彻底;惠特曼对理想世界的描绘具有空想主义的色彩,郭沫若的理想世界尽管也恍惚朦胧,但却因社会主义色彩的注入而显得光彩炫目;惠特曼对人与劳动的歌颂虽然也不抽象,但因在“博爱”光环下却缺少对人的阶级分析,郭沫若对人和劳动的歌颂完全是把自己融入人民之中,而且高唱“劳工神圣”的颂歌。惠特曼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颂扬了科学技术给美国带来的科技文明,郭沫若歌颂那种使现代科学、技术、物质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的飞腾喷涌、狂叫不息的“力”;惠特曼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意在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与美国人积极向上的创造力,郭沫若的自然风光诗力图表现自然和我的融和,在歌颂自然中跳动着强烈的生命、火热的情感和无穷的创造力。
- 周焕灵
- 关键词:惠特曼《草叶集》《女神》
- 中专英语翻译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
- 2000年
- 做好中专英语翻译教学、提高中专生英语翻译能力 ,关键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具体表现为三个基本环节 :精选练习材料 ,搞好翻译讲评 。
- 党桂菊周焕灵
- 关键词:英语翻译讲评中专教育翻译能力
- 全文增补中
-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莎士比亚戏剧因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当时中国社会反抗封建专制思想、传播西方民主自由精神的需求相契合,最早传播到中国,成为在当时上演剧目和场次最多的外国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丰富、由选段到全本、由单一演出形式到多种演出形式的发展过程。莎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沟通了中西方文化,推动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而且对中国传统戏剧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 周焕灵
-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中国话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