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振亚

作品数:69 被引量:53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经济管理
  • 18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农业
  • 10篇农产
  • 10篇农产品
  • 5篇生姜
  • 4篇膳食
  • 4篇平衡膳食
  • 4篇马铃薯
  • 4篇长江
  • 4篇出口
  • 3篇植物油
  • 3篇中国主要农产...
  • 3篇桑蚕
  • 3篇生猪
  • 3篇施肥
  • 3篇禽肉
  • 3篇主要农产品
  • 3篇转基因
  • 3篇作物
  • 3篇粮食安全
  • 3篇经济带

机构

  • 6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家农业综合...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中科院软...

作者

  • 67篇周振亚
  • 28篇罗其友
  • 25篇张晴
  • 15篇高明杰
  • 14篇李建平
  • 13篇李全新
  • 12篇肖琴
  • 11篇刘洋
  • 9篇张怀志
  • 7篇尤飞
  • 6篇陶陶
  • 6篇何英彬
  • 3篇唐曲
  • 3篇唐华俊
  • 2篇屈宝香
  • 2篇王秀芬
  • 2篇阴晴
  • 2篇李俊杰
  • 2篇周旭英
  • 1篇韦文珊

传媒

  • 9篇中国农业资源...
  • 5篇农业经济问题
  • 5篇世界农业
  • 4篇中国科技论坛
  • 4篇中国农业信息
  • 4篇农业展望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2014年中...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家禽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我国的发展策略被引量:28
2012年
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在发展中国家增速加快、研究向更深和更广领域发展、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等。论述了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公众接受程度低、安全管理面临挑战、技术配套不够完善、国内农业科技企业发展落后,同时就我国今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加强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等。
李建平肖琴周振亚耿瑜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个方面,阐释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生产率增长来源,以期为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质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文章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角度,利用MinDS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纯技术变化(PTC)、规模效率变化(SEEC)和规模技术变化(SETC)4个部分。[结果](1)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且呈不断增长趋势,下游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高于中、上游,且中、上游与下游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2)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以3年为1个周期,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其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提高;(3)长江经济带下游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其中,下游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中游是纯技术效率改进、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游则源于纯技术效率改进、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提高。[结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需制定差异化政策,以调整农业增长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肖琴周振亚罗其友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无公害生姜施肥关键技术
2017年
针对农户生姜生产过程中盲目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重视不够,以及由此导致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土壤板结、养分非均衡化等问题,文章在山东省青州市生姜施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施肥理论,从生姜施肥量确定、肥料品种选择;正确的施肥方式;正确的施肥时间和正确的施肥位置等角度,系统描述了无公害生姜科学施肥技术,以期提高农户的科学施肥水平,实现生姜的生产的节肥、高产、高效、优质、环保目标。
张怀志孙兆凯李全新周振亚
关键词:生姜科学施肥无公害生产
中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发生的以"东桑西移"为特征的演变,中国桑蚕产业主产省份以及各自的比较优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方法]文章借助产业集中度、产业比较优势等指标分析方法,对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分析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1) 2003—2015年间,我国蚕茧产业集中度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2)广西、浙江、重庆、云南、陕西、四川6省份桑蚕产业具有显著规模优势(SAC> 2)传统桑蚕产业大省浙江省的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明显下滑,广西和云南两省综合比较优势持续提升,产业生产明显出现向西部和中部地区转移的现象;(3)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生态、政策等6个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了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变迁。[结论]要加强西部茧桑蚕产业链建设,加大桑蚕产业宏观调控力度,加快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桑蚕产业综合开发水平,巩固和推动广西、云南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桑蚕产业新兴主产区发展。
张晴刘洋周振亚
关键词:桑蚕桑蚕产业比较优势主产区
基于节粮潜力的粮食安全战略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我国粮食生产受资源环境的约束,增产难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食物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调整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势在必行。本文从用粮的角度,对中国粮食的节粮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在畜牧养殖、食物和酒类消费、粮食加工仓储等环节共有5490万t的节粮潜力。实施节粮战略既可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证能力,也可以为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提供政策空间。
周振亚罗其友李全新何英彬张晴刘洋
关键词:粮食安全节粮生猪
中国植物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植物油产业不仅为我国居民消费提供植物油,也是我国的畜牧、水产饲料原料的主要供应者,植物油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稳定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油料和油脂进口量增长迅速,植物油产业...
周振亚
关键词:植物油系统动力学利益相关者
文献传递
长江中下游地区畜禽承载力评估与预警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为评估长江中下游地区畜禽养殖的环境风险和承载潜力,以《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与排污系数手册》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中的相关参数为基础,采用2016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畜禽粪便总量、耕地畜禽粪污氮磷负荷和耕地畜禽养殖环境容量。结果表明:(1)201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畜禽粪便总量为44 784.09万t,单位耕地畜禽粪污氮、磷负荷分别为71.18、12.71 kg/hm^2,畜禽养殖环境容量76 561.60万头猪当量(N)、106 208.50万头猪当量(P),环境风险指数为0.68(N)、0.84(P),养殖风险中等,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增量规模分别为实际养殖总量的47%(N)、19%(P);(2)分省域来看,畜禽粪便资源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和上海;耕地氮负荷由大到小依次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耕地磷负荷由大到小依次为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上海和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和湖南畜禽养殖环境风险中等,具有发展潜力,可适当增加养殖数量;江西畜禽养殖环境风险较严重,不具有发展潜力,需要进行总量控制;(3)分市域来看,约59%的市畜禽养殖环境风险中等,约28%的市畜禽养殖环境风险较严重,约10%的市畜禽养殖环境风险较小,仅3%的市畜禽养殖环境风险严重。需按照重点调控区、约束发展区、适度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重点发展区进行优化,并根据区域种植业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肖琴周振亚罗其友
关键词:环境风险环境容量
基于平衡膳食的中国农产品供需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促进农业增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一直是中国农业发展主要任务,但是中国的农业生产并没有同中国居民的膳食需求相结合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依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膳食标准,计算出平衡膳食条件下中国各类农产品的需求量,通过与目前中国各类农产品的产量对比发现中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产量已经超过了平衡膳食条件下中国居民的合理需求量,调整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倡导平衡膳食,成为解决中国农产品供求平衡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周振亚李建平张晴陶陶
关键词:平衡膳食农产品
基于FCS及EPIC模型的未来情境下作物空间竞争模拟被引量:2
2015年
该文模拟了未来2030年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情景下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和大豆空间竞争情况,并将竞争结果空间化,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农业区域布局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该文设置A2C1D1(IPCCA2 CO2排放气候变化情景、农民无打工收益、3种作物政府收购价格翻一番)、A2C1D2(IPCCA2 CO2排放气候变化情景、农民无打工收益、3种作物政府价格翻二番)、B2C2D1(IPCC B2 CO2排放气候变化情景、农民无打工收益、3种作物政府收购价格翻一番)和B2C2D2(IPCC B2 CO2排放气候变化情景、农民无打工收益、3种作物政府价格翻二番)等4种IPCC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混合情景,与2009年3种作物空间竞争结果比较,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在A2C1D1情景下,玉米面积所占粮食作物农田面积比例由82.3%下降到77.36%,大豆由7.7%上涨至8.93%,水稻则由10%上涨到13.71%,空间上,玉米在小兴安岭与嫩江平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及辽宁省腹地水系较为发达地区的周边地区有所减少,而大豆在小兴安岭与嫩江平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水稻在辽宁省腹地辽河平原面积相应有所增加;2)在A2C1D2情景下,玉米面积比例由82.3%下降到75.56%,而大豆由7.7%上涨至9.52%,水稻则由10%上涨至14.92%,空间上,这一情景的变化与A2C1D1非常相似;3)在B2C2D1情景下,玉米所占面积比例由82.3%上升到84.16%,而大豆由7.7%下降至7.27%,水稻由10%则下降到8.57%,空间上,玉米面积在小兴安岭与嫩江平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和辽宁水系较为丰富的腹地地区,大豆种植区在小兴安岭与嫩江平原区之间的过渡地出现萎缩,而水稻在辽宁腹地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这一现象与A2C1D1和A2C1D2相反;4)在B2收购价格翻两番的情景下,玉米所占面积比例由82.3%下降到80.06%,而大豆由7.7%上升至9.01%,而水稻由10%则上涨到10.93%,空间上分布没有明显变化。从指导实际生产的角度分析,在中国经济�
何英彬高明杰周振亚张晴韦文珊陈学渊刘洋
关键词:作物粮食作物EPIC模型
基于耕地消纳的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分析——以安康市为例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选取陕西省安康市作为实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相关数据资料收集,理论上量化、分析该区域的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现实中可为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我国有关畜禽粪污排泄的标准,运用排污系数法对安康市2014年10个区县的畜禽粪便产生量、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流失量进行核算。科学假设区域内产生的畜禽粪便都通过当年有效耕地方式消纳,并将不同畜种产生的畜禽粪便量统一换算为猪粪当量,计算出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及警报值,在此基础上,参照相关标准得到安康市各区县所对应的预警级别。[结果]2014年安康市畜禽粪便总产生量为647.79万t,其中牛粪产生量最大,产生量最少的是家禽粪;主要污染物中,COD的产生量与流失量都最大且成正比关系;所有区县中,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最多的县为旬阳县。同时,安康市2014年畜禽粪便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均值是30.495 7,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警报均值为0.76,总体警报值级别为Ⅲ级,表明在该区现阶段产生的畜禽粪便已对安康市整体环境有了一定影响。不同区县之间的单位面积耕地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有所差异,全市警报值已经达到Ⅱ级的区县有5个,分别是汉滨区、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和白河县,对环境稍有影响;汉阴县、宁陕县和镇坪县警报值达到了Ⅲ级,对环境已有定影响;石泉县和旬阳县警报值最大,为Ⅳ级,对环境造成较严重威胁。[结论]针对安康市畜禽粪便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同级别的威胁与压力,笔者最后提出可行地提高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的建议,可能为畜禽养殖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史瑞祥薛科社周振亚
关键词: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预警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