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金梅

作品数:36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辽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文学

主题

  • 16篇小说
  • 8篇明清
  • 8篇明清小说
  • 6篇型世言
  • 6篇意蕴
  • 6篇《型世言》
  • 5篇社会
  • 5篇小说研究
  • 5篇明清小说研究
  • 4篇新著
  • 4篇叙事
  • 4篇知识分子
  • 4篇史学
  • 4篇史学研究
  • 4篇文化
  • 3篇越文化
  • 3篇中国小说
  • 3篇生命
  • 3篇鲁迅小说
  • 3篇鲁迅研究

机构

  • 36篇大连大学
  • 7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36篇吴金梅
  • 5篇王吉鹏
  • 1篇阎保平
  • 1篇张祖立

传媒

  • 5篇大连大学学报
  • 4篇党政干部学刊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3篇阿来研究
  • 2篇渤海大学学报...
  • 2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 1篇关东学刊
  • 1篇中国语言文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鲁迅与明清小说研究
2011年
鲁迅与明清小说的关系研究是一个涉及层面极为广泛的论题。本文拟从鲁迅对明清小说的学术研究,鲁迅小说对明清小说思想及艺术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突破,以及鲁迅运用明清小说作为资源应用于其"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诸方面,对二者的关系作一梳理与探讨,并将此置于当下的文学与文化语境中,探寻其间的承继与延展,以期对当今的文化批评和建构有所裨益和借鉴。
吴金梅
关键词:明清小说
鲁迅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1年
鲁迅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颇具文学及社会意义和价值,可以从鲁迅小说对明清小说思想及艺术的批判继承与发展、鲁迅对明清小说的学术研究以及鲁迅运用明清小说作为资源在其杂文中做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几个方面切入研究。但就研究总体状态而言,新中国成立前多为较直观的感受;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一段时期内的相关研究屈指可数,难以形成规模与特色;新时期以来,这一研究展现出一种多维度的纵深迈进。
吴金梅
关键词:明清小说
阿妈斯炯和她的“洛卓”——阿来小说《蘑菇圈》的“洛卓”叙事
2018年
《蘑菇圈》讲述的是藏族女性阿妈斯炯一生的故事。阿妈斯炯一生的人生轨迹不断地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化,蘑菇圈则是阿妈斯炯一生的温暖陪伴。阿妈斯炯是坚忍的、悲悯的,也是仁爱的、执着的。在这个不太长的藏地故事中,阿妈斯炯特立于那个苍凉而温暖的藏域世界中,对人生、对命运、对人性发出无声的呐喊与追问,并与周围人一起,彰显着人性的幽微。这是时代波澜的缩影,也是作家的细腻笔触。阿妈斯炯说:'洛卓'是'前世没还清的债''这一切都归结于宿命和债务'。果真如此吗?
吴金梅
关键词:蘑菇圈
民族形象、女性关怀与东北地域文化叙事——津子围长篇小说《十月的土地》思想文化意蕴初探
2022年
《十月的土地》是当代著名作家津子围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作品塑造了富有民族性格特点的章家祖孙三代形象,深化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农村与农民题材,亦对时代农村女性予以关注描摹,并呈现了丰富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一部在“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故事讲述中完成的史诗性长篇乡土小说佳作。
吴金梅谢丽萍
关键词:民族形象女性命运
“笺注”作为鲁迅小说批评新范式--论黄乔生《〈阿Q正传〉笺注》的示范性、方法论及其学术性
2023年
《〈阿Q正传〉笺注》作为专门注本,指明了阅读鲁迅作品中尚存的“误读”现状与某种程度上问题意识的缺乏,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同时也起到了查漏补缺、降低阅读门槛的普及等作用,证明了笺注作为鲁迅小说研究范式的必要与意义。其“以鲁注鲁”的方法和“俱收并蓄”的视野,以“回到鲁迅的本意”为基准,确保了注释的准确性及整体性,扩展了笺注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这种以“笺注”方式进行鲁迅小说阐释评论的独特文学批评,呈现出阐释的贴切、对话的多元与批评的自觉等特征,实践出了一种具有高度学术理论价值与方法论意义的批评范式。
吴金梅张逸群
关键词:鲁迅研究《阿Q正传》笺注
《型世言》与“三言二拍”艺术之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型世言》与"三言二拍"体制、来源、语言以及叙事的比较,探寻其在艺术水平上的差异,认为《型世言》的艺术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要逊色于"三言二拍",体现出较浓的文人参与创作的痕迹。
吴金梅
关键词:《型世言》艺术表现
用鲜血叙说生命的“长度”——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文本意蕴浅析被引量:1
2012年
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镇贫民——许三观喜怒哀乐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一代中国贫民在那个艰辛年代的缩影。作者以一个卖血故事对一个普通人的生命"长度"进行了展示和叙说,通过其用鲜血换来家庭与爱情,用鲜血为生命增加色彩与信念以及用鲜血让生命与爱延续的富有深层意蕴的故事叙述,表现出作者对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历程思索,体现出一种关注生命的艰辛而执着的存在状态,深怀悲悯与赞叹的浓郁人文情怀。
吴金梅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鲜血叙说生命
鲁迅小说史学研究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当代启示——以鲁迅的明清小说研究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小说史学研究成就斐然。本文以其对明清小说的研究探讨为例,展示了鲁迅在小说史学研究中较为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也体现出鲁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并给予当下的文学研究极为有益的启示。
吴金梅
关键词:明清小说现实主义精神
鲁迅作品中的明清小说资源
2017年
鲁迅的文学创作与明清小说关系密切。鲁迅杂文的国民性批判常借明清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展开。鲁迅小说对明清小说思想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体现了知识分子重建秩序的责任意识与社会批判的人文关怀,并以"反抗绝望"超越了明清小说的悲凉哀叹。鲁迅通过对明清小说思想与艺术资源的承继开拓,展示出知识分子责任意识的警醒、"拿来主义"智性思维方式的践行以及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现代转换的可能。
吴金梅
关键词:明清小说国民性知识分子资源转换
迥异的情理观与商业观——《型世言》与“三言二拍”思想内容比较
2015年
《型世言》与"三言二拍"有诸多相似之处,但通过对其相似题材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型世言》作者较多站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来结构故事、展开描写,他强调女性应遵从"妇德",表现出以理抑情的思想观点。而其对无良商贾的描写,则表现出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趋向。
吴金梅
关键词:《型世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