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春玲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中毒
  • 6篇苯中毒
  • 5篇多态
  • 5篇基因
  • 4篇多态性
  • 4篇基因多态性
  • 3篇遗传易感
  • 3篇遗传易感性
  • 3篇易感
  • 3篇易感性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苯中毒
  • 3篇NQO1
  • 3篇GSTT1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酶
  • 1篇毒物
  • 1篇毒物代谢酶
  • 1篇髓过氧化物酶
  • 1篇危险性

机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作者

  • 6篇吴春玲
  • 6篇陈艳
  • 5篇李桂兰
  • 4篇许建宁
  • 2篇纪之莹
  • 1篇邢彩虹
  • 1篇戴宇飞
  • 1篇王全凯
  • 1篇苏志

传媒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卫生研究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NQO1酶与苯中毒及相关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吴春玲陈艳
关键词:苯中毒疾病遗传易感性基因多态性
NQO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NQO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10 0名慢性苯中毒工人为病例组及 90名同期接苯但无苯中毒表现的同工种工人为对照组 ,应用PCR RFLP方法判定NQO1基因型。结果 携带NQ0 1C6 0 9TT T基因型 (纯合突变型 )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是具有C T基因型 (杂合型 )和C C基因型 (野生型 )个体的 2 82倍 (95 %CI:1 4 2~ 5 5 8) ,是具有C C基因型 (野生型 )个体的 2 94倍 (95 %CI:1 2 5 - 6 90 ) ;并存在携带NQO1C6 0 9TT T基因型 (纯合突变型 )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高于携带NQO1C6 0 9TC T基因型 (杂合型 )个体、更高于C C基因型 (野生型 )个体的趋势 (χ2trend=6 0 1,P =0 0 14 )。结论 携带NQO1C6 0 9T纯合突变基因型 (T T)个体接苯时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增高 ,考虑此基因可作为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
陈艳纪之莹许建宁吴春玲李桂兰
关键词:遗传易感性
谷胱甘肽转移酶T1基因型与苯中毒遗传易感性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T1(GSTT1)基因多态与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方法对 3 5例苯中毒病例、44例苯作业工人及 2 6例正常对照组的GSTT1的基因型进行了检测。结果 苯中毒患者组GSTT1缺失基因型频率为 60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46 15 %和苯作业工人组的 40 91% ,但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GSTT1基因多态与苯中毒遗传易感性无关。但由于例数不多 。
陈艳吴春玲戴宇飞邢彩虹李桂兰
关键词:苯中毒GSTT1遗传易感性聚合酶链反应
髓过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与苯中毒危险性的关系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 (MPO)基因多态性与苯致血液毒性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和DNA测序法 ,分析 35例慢性苯中毒患者、46名苯作业工人和 2 6名健康工人的MPO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463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比较各组间的差别 ,探讨MPO基因多态性与苯中毒危险性的可能关联。结果 MPO基因上游 463位点存在G/G、G/A、A/A 3种基因型 ;G/G基因型在苯中毒病例组分布频率较苯接触组高 2 7.1 4 % ;MPO基因 463位点具G/G基因型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比G/A +A/A基因型增加 2 .8倍 (OR =2 .835 ,95 %CI:1 .0 65~ 7.549,P <0 .0 5) ;MPO基因多态性与苯中毒关联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在相同的苯作业暴露环境中 。
许建宁吴春玲陈艳王全凯李桂兰苏志
关键词:苯中毒过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
毒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毒物代谢酶CYP2E1、MPO、NQOZ、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名慢性苯中毒工人为病例组及90名同期接苯但无苯中毒表现的同工种工人为对照组,应用PCR-RFLP及多重PER方法判定CYP2E1、MPO、NQO1、GSTT1和GSTM1基因基因型。结果携带NQO1 C609T T/T基因型(纯合突变型)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是具有C/T基因型(杂合型)和C/C基因型(野生型)个体的2.82倍(95%CI:1.42—5.58,P〈0.05),是具有C/C基因型(野生型)个体的2.94倍(95%CI:1.25—6.90,P〈0.05);携带GSTT1缺失型(null)基因型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是具GSIT1非缺失型(non-null)基因型个体的1.91倍(95%CI:1.05.3.45,P〈0.05)。未发现CYP2E1、MPO、GSTM1基因型与苯中毒之间的关系。同时携带NQO1 C609T纯合突变型(T/T)、GSTT1缺失型(null)与GSTM1缺失型(null)个体接苯时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最高,是NQO1 C609T杂合型(C/T)和野生型(C/C)、GSTT1非缺失型(non-null)与GSTM1非缺失型(non-null)个体的20.41倍(95%CI:3.79.111.11,P〈0.01)。结论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苯中毒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同时携带NQO1 C609T纯合突变基因型(T/T)、GSTT1缺失基因型(null)和GSTM1缺失基因型(null)个体发生苯中毒的风险最大,可考虑作为苯中毒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陈艳李桂兰许建宁吴春玲
关键词:CYP2E1NQO1GSTT1GSTM1慢性苯中毒
NQO1、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的遗传易感性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NQO1、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名慢性苯中毒病例为病例组及90名同期接苯但无苯中毒表现的同工种工人为对照组,应用PCR-RFLP及多重PCR方法判定NQO1、GSTT1和GSTM1基因型。结果携带NQO1C609TT/T基因型(纯合突变型)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是具有C/T基因型(杂合型)和C/C基因型(野生型)个体的2.82倍(95%CI1.42~5.58,P<0.05),是具有C/C基因型(野生型)个体的2.94倍(95%CI1.25~6.90,P<0.05);携带GSTT1缺失(null)基因型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是具GSTT1非缺失(non-null)基因型个体的1.91倍(95%CI1.05~3.45,P<0.05),未发现GSTM1基因型与苯中毒的关系。同时携带NQO1C609TT/T基因型、GSTT1缺失、GSTM1缺失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均高于同时携带野生型及非缺失基因型的个体;并且同时携带NQO1C609TT/T基因型、GSTT1缺失与GSTM1缺失个体接苯时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最高,是NQO1C609T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GSTT1非缺失型(non-null)与GSTM1非缺失型(non-null)个体的20.41倍(95%CI3.79~111.11,P<0.01)。结论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苯中毒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同时携带NQO1C609TT/T基因型、GSTT1缺失基因型和GSTM1缺失基因型个体发生苯中毒的风险最?
陈艳李桂兰纪之莹许建宁吴春玲
关键词:GSTT1NQO1慢性苯中毒GSTM1基因C/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