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新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6篇镇痛
  • 4篇芬太尼
  • 3篇地佐辛
  • 3篇修补术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疝修补
  • 3篇疝修补术
  • 3篇腹股沟
  • 2篇血流
  • 2篇氧代谢
  • 2篇异丙酚
  • 2篇瑞芬太尼
  • 2篇神经阻滞
  • 2篇食管
  • 2篇食管裂孔
  • 2篇手术

机构

  • 20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解放军474...

作者

  • 20篇吴新华
  • 13篇徐桂萍
  • 6篇赵晓亮
  • 5篇谭杰
  • 4篇王全胜
  • 1篇张元洲
  • 1篇李赞林
  • 1篇张立
  • 1篇杨勇
  • 1篇石文剑
  • 1篇翟慧华
  • 1篇唐冬梅
  • 1篇雷爵辉
  • 1篇钮峥嵘
  • 1篇张成
  • 1篇闫磊
  • 1篇李学斌
  • 1篇马冬梅
  • 1篇克力木
  • 1篇克力木阿不都...

传媒

  • 4篇新疆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中华胃食管反...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SAH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麻醉管理
2010年
吴新华张元洲王全胜
关键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管理睡眠结构紊乱慢性缺氧
一种麻醉咽喉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咽喉镜,包括手柄、轴承体、连接杆、紧固螺栓和喉镜片,所述手柄底部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头下方安装有销轴,所述轴承体上方固定有支撑杆,所述轴杆底部安装有下巴托,所述紧固螺栓外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喉...
吴新华赵晓亮徐桂萍谭杰李学斌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选择性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IIIHN)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选择性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hotoselective laser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PVP)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PVP的患者58例,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IIIHN阻滞联合全麻组(I组,28例)和单纯全麻组(G组,30例)。I组患者于全身麻醉前行超声引导双侧IIIHN阻滞,每侧注入0.5%罗哌卡因0.25 ml/kg;G组仅行全身麻醉。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补救镇痛例数,术后1、6、12、24 h患者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瘙痒等不良反应及区域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组患者术后1、6、12、24 h静息及运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G组(P<0.05)。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补救镇痛例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区域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IIIHN阻滞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PVP术后镇痛,可以缓解患者早期静息、运动状态疼痛,有利于患者加速康复。
后晓超钮峥嵘吴新华徐桂萍
关键词: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神经阻滞术后镇痛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超前镇痛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中枢神经系统敏感,以减轻术后疼痛。本文旨在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前运用氯胺酮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效果及副反应的影响。
徐桂萍石文剑吴新华杨勇伍湘伊
关键词:术后镇痛效果超前镇痛氯胺酮术后疼痛伤害性
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镇痛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的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年龄≥18岁、ASA麻醉分级为Ⅰ~Ⅱ级的100例男性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切口前同侧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50例(对照组)、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50例(试验组)。观察2组术后24 h镇痛剂的消耗量、疼痛评分、术后副作用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第1次要求镇痛剂的时间、术后24 h镇痛剂用量、麻醉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时间节点8、12 h的术后疼痛数字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他时间点1、4、18、24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麻醉方法,可用作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的替代方案,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缓解。
吴新华赵晓亮徐桂萍
关键词:疝修补术
一种麻醉手术用防分泌物下流的收集套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手术用防分泌物下流的收集套囊,包括硅胶套和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设置在硅胶套的内部,且环形气囊的外侧与硅胶套的内侧之间密封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底部与硅胶套的底部齐平设置,且橡胶圈上开设有通孔...
谭杰吴新华闫磊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文献传递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合并GER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腹腔镜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GERD)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择期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与胃底折叠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按患者体重将潮气量设置为10 ml/kg,呼吸频率设置为12次/min;观察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按患者体重将潮气量设置为6 ml/kg,呼吸频率设置为16次/min,并给予5 cm H2O呼气末正压通气。分别在气腹前(T0)、气腹后2 h(T1)、气腹后4 h(T2)记录2组患者1次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在T0、T1、T2、手术后24 h(T3)记录2组患者的肺顺应性(C)、心率(HR)、呼吸频率(RR),并抽取血气,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均发现,T1和T2组比T0组的MAP、CVP和C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相对T0组,T1和T2组的HR、RR和OI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均P <0. 05)。另外,在同一时间段内,观察组在T0、T1、T2和T3时间HR、RR和OI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但MAP和CVP并未差异(均P> 0. 05)。结论与传统容量控制通气模式相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改善腹腔镜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GERD患者的呼吸功能。
吴新华谭杰徐桂萍李赞林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关键词:肺功能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脊柱侧弯矫形术麻醉唤醒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中的可行性,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三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为3~4μg/mL,靶控丙泊酚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芬太尼6μg/kg,顺式阿曲库胺2 mg/kg,且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达到40~60时行气管插管,A组靶控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0.2μg· kg-1· h-1维持,B组靶控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0.4μg· kg-1· h-1维持,C组靶控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0.6μg· kg-1· h-1维持,顺式阿曲库胺按照2μg· kg-1· min-1维持,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在唤醒期间均完成运动和感觉测试,苏醒后三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三组唤醒时间分别为(10.0±1.8)min、(11.0±2.4)min、(15.0±2.1)min,A、B两组在短时间内唤醒患者,C组唤醒时间长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2.69,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中,以0.4μg· kg-1· h-1右美托咪定唤醒效果最佳,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无呼吸抑制且不延长苏醒时间,是良好的唤醒麻醉镇静镇痛用药。
吴新华王全胜徐桂萍
关键词:麻醉脊柱侧弯矫形术丙泊酚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全麻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5~15岁,ASA分级I~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双盲法将患儿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B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08,0.1mg/kg,C组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mL。麻醉诱导时给予咪唑安定0.15mg/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5μg/kg,顺式阿曲库胺1.5mg/kg,给氧去氮3min后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微泵静注丙泊酚8mg/kg·h-1,瑞芬太尼0.3μg/kg·min-1,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毕等患儿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观察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拔管时间(t3),3组患儿的基础值(入室后安静状态下的生命体征),拔管时,术后1h(T1),3h(T2),6h(T3)各时间点患儿的MAP,HR,RR,SpO2及疼痛程度评分(采用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评价量表FPS-R),以及3组患者用药后恶心、呕吐、躁动、昏睡、呼吸抑制及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t1、t2、t3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MAP、HR、C组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术后T1、T2、T3各时间点RR,SpO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1、T2、T3各时间点患儿FPS-R评分C组均高于A,B组(P〈0.05),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不良反应的比较,3组患者恶心、呕吐、昏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出血的发生率B组均低于A,C两组(P〈0.05),A,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0.1mg/kg地佐辛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术后苏醒迅速、平稳,作用时
吴新华苏涛徐桂萍
关键词:儿童地佐辛超前镇痛扁桃体腺样体
一种硬膜外麻醉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膜外麻醉装置,包括固定板块、限位滑动板和角度调节箱,所述固定板块上通过固定销固定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上端通过第一限位螺纹杆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上端通过固定销固定有第二固定架,所述限位滑动板右侧通...
吴新华马冬梅赵莉侯芬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