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惺
- 作品数:75 被引量:4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致病菌和耐药状况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监测脑外伤术后患者脑脊液致病菌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送检的682例脑脊液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及药敏鉴定结果,统计致病菌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率。结果分离到致病菌43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21株,占73.5%;革兰阴性杆菌116株,占26.5%;排名前5位的致病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5.6%)、金黄色葡萄球菌(15.3%)、肠杆菌属(6.6%)、不动杆菌(5.3%)、铜绿假单胞菌(3.0%)。对革兰阴性菌的总体敏感率:亚胺培南83.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7.4%,阿米卡星68.8%,头孢吡肟61.3%,头孢他啶69.2%,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60%。结论脑外伤患者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结果将为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基本依据。
- 方军康蒋永进杜朝亮吴惺赵东升许国锋
- 关键词:脑脊髓液抗生素类
- 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凝血因子Ⅶ活性与凝血功能障碍和进展性颅内出血性损伤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活性与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和进展性颅内出血性损伤的关系.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根据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住院患者中年龄≥16岁中重度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81例,在到达神经外科急救中心后24 h内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并送检国际化标准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和FⅦ凝血活性.入院时INR>1.2和(或)aPTT>40 s和(或)PLT<120×109/L被诊断为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当随访头颅CT报告提示颅内血肿容积增大或出血性损伤部位增多时被诊断为进展性颅内出血性损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单纯性颅脑创伤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和进展性颅内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81例患者中凝血功能障碍组血浆FⅦ活性显著低于凝血功能正常组(86%±35%比100%±29%,P<0.05).进展性颅内出血性损伤患者血浆FⅦ活性显著低于非进展患者(71%±18%比106%±33%,P<0.01).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Ⅶ活性<77.5%是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发生进展性颅内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的死亡率为7.4%(6/81),血浆FⅦa活性死亡组与幸存组分别为(91±47)% 、( 92±32)%,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FⅦ活性低下与凝血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而FⅦa活性低下和凝血功能障碍是进展性颅内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栗超跃裴兵兵吴惺路鑫胡锦周良辅
- 关键词:颅脑创伤凝血功能障碍COAGULATION
- 凝血因子Ⅶ与小鼠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相关性
- 2015年
-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FⅦ)与小鼠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关系,为重组人FⅦ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12只BALB/c雄性小鼠分别给予1,3,5,10mg/kg的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注射动物尾静脉,每剂量组3只,另3只注射等渗盐水,注射后2d予眼球取血,PCR检测肝脏FVII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FⅦ浓度,底物显色法检测血浆FⅦ活性;选择最佳剂量的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来抑制小鼠FⅦ的表达。(2)3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Ⅶ抑制组和对照组,FⅦ抑制组给予最佳剂量的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对照组则给予同等剂量的脂质体包裹的阴性对照siRNA,每组15只,均建立脑挫裂伤出血模型,于伤后3,24,72h检测两组脑挫裂伤出血量;伤后24,48h观察两组血肿体积。结果(1)1,3,5,10mg/kg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抑制后,肝脏FⅦ的表达均明显下降,血浆FⅦ浓度和活性也明显下降。FⅦsiRNA的最佳剂量为3mg/kg。(2)FⅦ抑制组伤后3,24,72h相对脑出血量分别为1.46±0.10,1.82±0.23,2.28±0.1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00±0.25,1.20±0.31,1.20±0.22)(P〈0.05)。伤后24,48hFⅦ抑制组血肿体积分别为(6.7±1.5)mm^3、(9.8±1.0)mm^3,均较对照组[(5.2±1.2)mm^3、(5.5±1.5)mm^3]明显增加(P〈0.01)。结论体内FⅦ浓度与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脑挫裂伤出血后给予FⅦ可以显著降低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发生。
- 袁强吴惺张大龙卢香琼虞剑杜倬婴胡锦
- 关键词:脑损伤脑出血
- 去骨瓣减压术成本效用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研究颅脑创伤患者为挽救生命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成本效用。结果显示,患者每增加一年寿命所需的费用平均为14591.79元,而每增加一个质量调整寿命年所需的费用平均为38915.19元;患者的年寿命住院费用和质量调整寿命年住院费用随预后不良风险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因此对不良预后风险高的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成本效用低。
- 袁强刘华孙一睿吴惺胡锦
- 关键词: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
- hTRAIL基因修饰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靶向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研究
- 恶性胶质瘤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它具有恶性级别进行性升高、高度浸润性的特点。胶质母细胞瘤是其中恶性度最高的,虽然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放射治疗及化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其首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仍仅为9-12个...
- 吴惺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TRAIL迁徙胶质瘤
- 文献传递
- iNOS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 为了研究iNOS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首先建立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后脑血管造影的时相变化,并探讨大脑中动脉管径、脑脊液中NO浓度和大脑基底动脉及脑组织中iNOS蛋白质表达的时相变化.血管造影结果表明脑血管痉挛在蛛网...
- 吴惺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成酶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血管造影一氧化氮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TRAIL/APO-2L及其受体系统在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01年
- TRAIL/APO - 2L及其受体是TNF家族中的新成员。该系统以其独特的凋亡诱导方式参与抗病毒免疫 ,免疫赦免以及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等生理作用。TRAIL能诱导多种脑肿瘤细胞系发生凋亡而对神经细胞没有毒性 。
- 吴惺袁先厚袁忠惠
- 关键词:受体凋亡脑肿瘤
- 对冲性双额脑挫裂伤治疗策略和预后被引量:11
- 2011年
- 双额脑挫裂伤多见于车祸、摔倒等致伤因素过程中对冲伤所致,通常在最初的短暂意识丧失后,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因在入院时可表现为意识清醒,头颅CT早期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双侧前额底的挫裂伤,环池尚清晰可见,但病情可随着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的扩大、脑水肿的进展,病情可以迅速恶化,可在数0.5h甚至数分钟之内由意识清醒转为脑疝、双瞳散大来不及救治而死亡。
- 吴雪海高亮金毅韩晞吴惺胡锦毛颖周良辅
- 关键词:预后短暂意识丧失致伤因素头颅CT
- 新霉素联合苯丁酸钠对脑胶质瘤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究新霉素、苯丁酸钠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胶质瘤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F98胶质瘤细胞注入Fischer344大鼠尾状核头制成胶质瘤模型。于种植后第10天将新霉素10 mmol·L-1作为局部用药注入到肿瘤中心,苯丁酸钠全身用药。分别于治疗后第6、12、18天MRI增强扫描计算肿瘤体积;18 d后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肿瘤标本的C-myc、Cyclin D1、第Ⅷ和TUNEL进行标记染色观察药物抑制。结果:治疗组60只鼠全部存活,对照组10只中有8只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治疗组标本中的C-myc和Cyclin D1蛋白染色计数均有显著减少(P<0.05),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其中新霉素治疗组血管计数显著减少(P<0.01);苯丁酸钠组前后对比血管计数没有变化(P>0.05)。结论:新霉素和苯丁酸钠单用后对胶质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后效果更明显。机制可能是同时下调C-myc和Cyclin D1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新霉素还阻止肿瘤血管的形成,遏制了肿瘤。
- 魏社鹏吴惺周范民
- 关键词:苯丁酸钠新霉素治疗组C-MYC凋亡细胞
- 骨髓基质干细胞靶向胶质瘤迁徙的MRI示踪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颅内移植或静脉注射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至脑胶质瘤模型后,MSCs自注射部位向瘤床迁徙。然而,这些研究需在移植后一定时间内处死实验动物,对神经组织切片才能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徙情况。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PIO)标记MSCs和体内磁共振成像(MRI)提供非侵袭手段来动态观察细胞移植后的存活和迁徙情况。
- 徐锋吴惺朱剑虹张冬刘军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胶质瘤模型迁徙MRI超顺磁性氧化铁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