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民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多卡因脂质体鞘内注入对大鼠的麻醉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脂质体鞘内注入后对大鼠的麻醉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0.02mg·s^-1的速度于腰3.4间隙鞘内注入2%利多卡因磷酸盐溶液和2%利多卡因脂质体溶液各0.8mg。采用行为学观察及机械测痛法相结合,检测药物对大鼠双后肢作用的起效时间、运动和感觉恢复时间以及Bromage分级的各级运动阻滞时间。结果两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运动和感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Bromage运动阻滞分级显示,对照组Ⅲ级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Ⅰ、Ⅱ级作用时间则明显短于实验组(P〈0.01)。结论脂质体延缓了利多卡因的释放;利多卡因脂质体延长了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作用时间,具有长效作用。
- 吴世民张咸伟丁汉琳张铁军陈林田玉科
- 关键词:利多卡因脂质体
- 布比卡因脂质体对大鼠坐骨神经的神经阻滞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制备布比卡因脂质体,研究其对大鼠坐骨神经的局麻作用。方法以蛋黄卵磷脂、胆固醇、α-生育酚和布比卡因粉剂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布比卡因脂质体;分别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脂质体的形态,计算其粒径;用紫外线分光光度仪检测布比卡因脂质体的包封率。40只SD大鼠(200~225g)坐骨神经周围置管后随机分为4组,通过导管分别注射0.9%氯化钠溶液(N1组)、空白脂质体(N2组)、0.5%布比卡因(BP组)和0.5%布比卡因脂质体(BP-L组)各0.4mL,以形态学、机械痛阈的变化评价麻醉效果。结果光镜下观察可见脂质体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多球团块状;电镜下观察可见脂质体的形态大小不等,呈包膜透明的圆球状。其粒径介于150~2000nm,包封率为43.6%。N1和N2组未见明显的麻醉作用。BP-L组坐骨神经周围给药后不同麻醉阶段的麻醉时间t1、t2、t3以及麻醉总时间t总均显著大于BP组。结论以蛋黄卵磷脂、胆固醇、浕-生育酚和布比卡因粉剂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可制备布比卡因脂质体;布比卡因被脂质体包裹后,其大鼠坐骨神经阻滞时间明显延长。
- 陈林吴世民王建伟张静娴李显华张咸伟
- 关键词:布比卡因脂质体麻醉神经阻滞坐骨神经
- 氯诺昔康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和芬太尼分别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并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mg+氟哌利多5mg;氯诺昔康组(L组):氯诺昔康80mg+氟哌利多5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术后48h内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评分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并记录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L组(P<0.05)。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氯诺昔康复合氟哌利多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良好,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少,是腹腔镜手术后镇痛治疗的良好选择。
- 吴世民张咸伟李跃琼
- 关键词:氯诺昔康芬太尼镇痛静脉胆囊切除术
- 脂质体包裹对布比卡因致大鼠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评价脂质体包裹对布比卡因致大鼠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sD大鼠108只,体重200—22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18):对照组(c组)、脂质体组(L组)、0.5%布比卡因组(B1组)、1%布比卡因组(B2组)、0.5%脂质体布比卡因组(LB1组)和1%脂质体布比卡因组(LB2组)。从鞘内置管成功第4天开始,L组、B,组、B2组、LB1组和LB2组每天分别鞘内注射脂质体、0.5%布比卡因、1%布比卡因、0.5%脂质体布比卡因和1%脂质体布比卡因各20μl,连续7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后肢形态和行走状况。采用痛敏仪测定大鼠后爪机械痛阈。痛阈测定结束后每组随机处死8只大鼠,取腰膨大处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计数Fos蛋白阳性细胞。痛阚测定结束后每组随机处死8只大鼠,取注射节段脊髓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痛阈测定结束后每组随机取2只大鼠,取L3-4节段脊髓组织,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与c组比较,L组机械痛阈、Fos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和LB1组Fos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升高(P〈0.01),机械痛阈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机械痛阈、Fos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和细胞凋亡率升高,LB2组Fos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机械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1组比较,LB2组机械痛阈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s蛋白阳性细胞计数降低,B:组机械痛阈、Fos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B2组比较,LB2组机械痛阈、Fos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LB1组比较,LB2组机械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Fos蛋白阳性
- 陈林张咸伟吴世民
- 关键词:布比卡因脂质体神经毒性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