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选东

作品数:32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吸虫
  • 14篇虫病
  • 12篇血吸虫
  • 10篇日本血吸虫
  • 10篇吸虫病
  • 8篇血吸虫病
  • 7篇日本血吸虫病
  • 7篇弓形虫
  • 6篇小鼠
  • 5篇纤维化
  • 5篇弓形体
  • 5篇弓形体病
  • 4篇血吸虫病肝纤...
  • 4篇日本血吸虫病...
  • 4篇结缔组织
  • 4篇结缔组织生长...
  • 3篇细胞
  • 3篇酶链反应
  • 3篇活性
  • 3篇弓形虫感染

机构

  • 26篇中南大学
  • 4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湘雅医院
  • 1篇湖北医学院

作者

  • 32篇向选东
  • 7篇蔡胜蓝
  • 7篇余治健
  • 7篇欧阳颗
  • 5篇谭德明
  • 5篇李萍
  • 3篇易新元
  • 3篇汪世平
  • 3篇曾宪芳
  • 2篇彭先楚
  • 2篇陈方平
  • 2篇李发武
  • 2篇舒衡平
  • 1篇刘银辉
  • 1篇吴安华
  • 1篇聂崇兴
  • 1篇齐振华
  • 1篇王智纯
  • 1篇吴纯
  • 1篇徐秀华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湖南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医药与保健
  • 2篇国外医学(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全国第三届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A—DS用于血吸虫感染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1991年
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方法可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作者采用了子胞蚴连同钉螺组织切片间接免疫酶染法(简称HPA—DS)在实验动物中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向选东曾宪芳易新元李立君
关键词:血吸虫感染DSHPA实验动物组织切片
应用KLH-ELISA及KLH-IHA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被引量:7
1992年
已经证明,日本血吸虫尾蚴及虫卵具有与钥孔(虫戚)血兰蛋白(Keyhole Limpet Haemocyanin,KLH)的共同抗原决定簇。抗KLH血清能引起尾蚴膜反应(CHR),但不引起环卵沉淀反应(COP)。本文试用KLH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并与常规使用的SEA进行了对比。
曾宪芳汪世平赖为中向选东易新元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尾蚴可溶性虫卵抗原
日本血吸虫编码基因pcDNA3/SjHGPRT核酸疫苗在免疫宿主体内分布的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候选核酸疫苗pcDNA3/SjHGPRT肌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pcDNA3对照组和pcDNA3/SjHGPRT实验组,实验组免疫接种剂量为150μg,各组于免疫接种后12h、1、3、6周分批处死,留取全血、心、肝、脾、肺、肾及注射部位肌肉,提取各组织总DNA,PCR法检测pcD-NA3/SjHGPRT的分布。结果接种后12h即可在小鼠血液、心、肝、脾、肺、肾组织及注射部位肌肉中检测到质粒分布,接种后3周仍可在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及个别脏器组织中检测出,至接种后6周不再检出。结论肌肉注射pcDNA3/SjH-GPRT后,可在组织中广泛分布,持续分布时间为接种后3周,随后质粒DNA不再被检出,证明其与小鼠基因组DNA整合的可能性极小。
蔡胜蓝向选东汪世平刘芬高冬梅余路新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聚合酶链反应
《临床新传染病》
范学工欧阳颗谭德明阮冰任培上胡国龄李应光吴安华李梦东陈方平向选东沈宝铨谢玉桃安真光乔光彦温博海杨永平欧石生徐秀华肖水源
本书介绍了近20年全球新发现的10余种传染病,从每一新疾病(病原)的发现历史写起,既阐述了这些疾病的基础研究,如病原学特点、发病机制等; 又介绍了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这些疾病的实用知识。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某些老传染病...
关键词:
关键词:新传染病
抗纤二号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观察及对肝脏PD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抗纤二号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及对肝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5组,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使用吡喹酮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吡喹酮联合中药复方治疗;中药组仅用复方中药治疗。应用HE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DGF-BB和-αSMA阳性细胞的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肝脏胶原纤维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胶原定量。结果吡喹酮联合中药复方治疗组的肝脏病理改善最明显,PDGF-BB的表达和-αSMA阳性细胞数及胶原含量的下降均最明显,与吡喹酮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PDGF-BB的表达、-αSMA阳性细胞数和肝脏胶原较对照组(18周)均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抗纤二号治疗不能阻止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进展,但联合吡喹酮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由于联合应用能更好的控制肝脏炎症反应和降低PDGF-BB的表达和-αSMA阳性细胞数来实现的。
余治健向选东李萍蔡胜蓝刘银辉谭德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SMA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与隐孢子虫感染的关系,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用金胺-酚染色法(AA-P)和改良抗酸染色法(MAF)检测21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肝)患者和140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隐孢子虫卵囊,用PCR技术检测其DNA,并进行内切酶分析;对隐孢子虫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AA-p、MAF和PCR检测,慢重肝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1%、3.2%和6.0%;腹泻儿童感染率为0.7%、0.7%和1.4%。PCR结果显示,慢重肝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高于腹泻儿童;阳性患者腹泻史、动物接触史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农村患者感染率高于城市患者。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对隐孢子虫的易感性增加,隐孢子虫感染是引起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腹泻和可能加重其病情的因素之一。
李发武向选东余治健
关键词:隐孢子虫感染乙型肝炎患者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改良抗酸染色法慢重肝
肝片吸虫病1例报告
2009年
向选东
关键词:肝片吸虫病不规则发热浅表淋巴结移动性浊音体温波动上腹胀痛
急性弓形虫病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与同工酶分析
向选东聂崇兴
关键词:弓形虫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同工酶分析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肝脏CTGF、TGF-β_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肝脏中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用昆明小鼠感染尾蚴建立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感染后6、10、14、18周杀鼠;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内CTGF、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10周时形成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此时肝内CTGF表达达高峰,且10、14、18周时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模型组TGF-β1蛋白定量和CT-GF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18周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CTGF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直线相关性。结论CTGF与TGF-β1的表达与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TGF-β1的致纤维化作用可能部分通过CTGF的生物学作用介导,阻断CTGF的传导通路可能是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的有效靶点。
余治健向选东蔡胜蓝李萍
关键词:血吸虫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体隐孢子虫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4年
李发武向选东
关键词:人体隐孢子虫病分子流行病学隐孢子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