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高娃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从生命本原到精神本原——基于成吉思汗“哈日·苏鲁锭”威猛大祭之思考
- 2017年
- 历史记忆,总是以仪式展演的方式传承和发展,而集体记忆通过一种选择、发明、再造、结构性失忆的方式强化所要表述的历史文化记忆。成吉思汗哈日·苏鲁锭威猛大祭是一个神奇而古老的仪式,其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层的结构或隐喻,它完美地诠释了蒙古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本文立足于蒙古民族12年一遇的龙年威猛大祭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全面了解哈日·苏鲁锭威猛大祭的仪式展演与仪式叙事目的"威猛"之间的关系,对蒙古萨满教从生命本原到精神本原的仪式转换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哈日·苏鲁锭威猛祭祀仪式的原型结构及传承之文化逻辑。
- 叶高娃
- 浅析内蒙古旅游商品符号价值的外观体现被引量:5
- 2006年
- 内蒙古旅游商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符号,具有符号价值;它的符号价值主要体现在外观上(如包装,设计等)具体体现的;它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与蒙古民族的信仰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内蒙古旅游商品要遵循客观、正确、充分地体现蒙古族独特的信仰风俗和文化风情这一原则。
- 叶高娃
- 民族志的阐释与历史的真实——以拖雷之死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对于传统民族志来讲,历史记录就是历史本身或历史事实。然而,从现代民族志视野看,历史是文化建构的产物。对历史文献记录不断更新的阐释,也导致了民族志的真实性问题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关于"拖雷之死"这一历史事件,历史文献中有着不同的叙事文本,学者们对有关"托雷之死"的诸多文本也持有不同看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些学者以"宫廷斗争论"来阐释"拖雷之死",今有罗贤佑推出"托雷死于窝阔台之害"的看法,笔者试图针对"拖雷之死"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的文化建构过程,对罗贤佑的这一论点提出商榷。
- 叶高娃
- 关键词:叙事文本历史建构历史真实
- 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成吉思汗陵”
- 2016年
- 在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研究中,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民间文学等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视角。然而,对成吉思汗陵本身,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偏颇。这是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文化空间的视野下,通过梳理成吉思汗陵现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来探讨成吉思汗陵的属性问题,即非"陵墓"而"灵庙"。
- 叶高娃
- 关键词:陵墓可移动
- 搏克(摔跤手)传说总论
- 搏克(摔跤)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中最主要的一种。作为客观现实的反映,搏克传说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本文在搜集整理蒙古搏克传说的基础上,力求概括论述搏克传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痕迹和在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 叶高娃
- 关键词:文化价值
- 文献传递
- 移动性:游牧文化的空间表述
- 2016年
- 游牧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移动性,是解读和诠释游牧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本文以农耕文化作为"参照体",以"移动性"为核心概念探讨游牧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农耕文化相似,游牧文化与土地之关系也很紧密,但其形态是移动的,在更大的空间中展开。蒙古族游牧文化之移动性具体表现为:可移动的畜群、可移动的居住空间、不适合财富积累的特征等,在宽广的平面空间中呈现了蒙古族文化的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
- 叶高娃
- 关键词: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移动性
- 仪式中身体实践的认知性结构隐喻——以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典中的嘎日利祭祀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仪式不仅具有对事件的个体记忆功能,也可以表述对于集体心智结构的认知记忆。仪式的这种认知性记忆除了通过语言来表达,更多的是以身体来展演。以仪式中身体实践的认知记忆作为理论切入点,通过对嘎日利祭祀仪式中身体实践结构与萨满神话和敖包祭祀的结构对比,可以认为,嘎日利祭祀所传承并延续下来的是萨满教信仰。
- 叶高娃
- 关键词:仪式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