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建红

作品数:26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肺与大肠相表...
  • 17篇表里
  • 7篇肠病
  • 6篇模型大鼠
  • 6篇合病
  • 6篇CGRP
  • 5篇血管
  • 5篇肺病
  • 5篇便秘
  • 5篇大肠
  • 4篇血管活性
  • 4篇血管活性肠肽
  • 4篇特异
  • 4篇活性
  • 4篇活性肠肽
  • 4篇VIP
  • 4篇肠肽
  • 3篇P物质
  • 3篇SP
  • 3篇CCK-8

机构

  • 26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26篇叶建红
  • 23篇郑旭锐
  • 22篇杨宇
  • 13篇张显明
  • 13篇冯贤荣
  • 13篇朱素有
  • 10篇周新颖
  • 7篇郑秀丽
  • 6篇惠毅
  • 5篇唐洪屈
  • 5篇刘旺华
  • 5篇王宝家
  • 2篇陈维
  • 1篇王菊
  • 1篇孙守才
  • 1篇呼兴华
  • 1篇高永翔
  • 1篇丁维俊
  • 1篇刘福友

传媒

  • 5篇第三届中医药...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第四届中医药...

年份

  • 6篇2013
  • 1篇2012
  • 11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病及肺的微生态学研究被引量:37
2011年
目的:采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肠病及肺"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便秘模型,观察其结肠和肺部微生态变化。结果:便秘模型组的肠道需氧菌、真菌、大肠杆菌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而厌氧菌、类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减少(P<0.01);同时,便秘模型组的肺部需氧菌增多,厌氧菌显著减少(P<0.05),真菌显著增多(P<0.01)。结论:肺肠微生态学上的菌群对应规律性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之一。
叶建红杨宇郑旭锐冯贤荣朱素有张显明周新颖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微生态学
小柴胡汤证分析及临床应用体会
2011年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通过返校回炉再学习,重温中医四大经典,有很大收获,回来再验之于临床,每获良效。兹就小柴胡汤证结合临床应用谈些体会。
叶建红陈维
关键词:伤寒论小柴胡汤
'肺病'模型大鼠肺、结肠组织CGRP、CCK8表达变化的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空白对照组、肺病(哮喘)组大鼠肺、结肠等组织切片中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表达,来探讨&quot;肺&quot;与&quot;大肠&quot;在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的物质基础...
张显明冯贤荣朱素有惠毅郑旭锐叶建红杨宇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病
从肺与大肠的特异相关性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目的:探讨肺与大肠在肠病病理状态下的特异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肠病(便秘)模型,观察其对五脏的病理形态和相关调控物质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的肺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同步改变,而其他四脏无明显变化.模型大鼠结肠组织和肺组织中八...
郑秀丽杨宇唐洪屈王宝家郑旭锐叶建红
关键词:肠道疾病病理机制中医理论
肠病及肺的病理变化及相关调控物质和ERK信号通路研究
目的:从“肠病及肺”的病理变化及相关调控物质和ERK信号通路的研究入手,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关系的科学性,寻找其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片灌胃方法建立大鼠便秘模型,从大鼠的粪便性状、胃肠功能、肠道菌群微...
叶建红
关键词:肠病病理机制肺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文献传递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含量的变化,从ERK信号通路探索&quot;肺与大肠相表里&quot;的机制.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肠病组和肺肠同病4组.取各组大鼠的肺和结肠组织,用RT-P...
叶建红高永翔刘旺华郑旭锐朱素有张显明冯贤荣周新颖惠毅
关键词:ERK信号转导通路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肠合病大鼠动物模型建立初探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为开展"肺与大肠相表里"生物学机制研究,初步探索建立肺肠合病的复合模型。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肠病组(便秘)和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4组。分别进行肺病(过敏性哮喘)、肠病(便秘)、肺肠合病(过敏性性哮喘合便秘)模型的制备,造模后进行大鼠粪便、哮喘程度及光镜下肺和肠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既出现了哮喘,又出现了便秘。其粪便重量与肺病组比较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肠病组比较亦有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哮喘程度与肺病组比较,程度加重,统计学有差异(P<0.05);其便秘程度与肠病组比较,程度亦加重,统计学有差异(P<0.05)。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肺肠合病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肺病组严重,肺肠合病组的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较肠病组严重。结论:肺肠合病组同时出现哮喘和便秘。其哮喘和便秘程度均较肺病组和肠病组严重,初步提示该病理模型的制备方法可行,也似表明"肺"与"大肠"之间可能存在病理互相影响。
郑旭锐杨宇叶建红朱素有冯贤荣张显明周新颖刘旺华
关键词:动物模型
“肺肠合病”模型大鼠胃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含量变化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建立肺病(过敏性哮喘)、肺肠合病(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大鼠模型,通过观察肺病、肺肠合病模型大鼠胃肠组织肠道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变化,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3组。造模结束后大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用4%多聚甲醛固定1周后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病组、肺肠合病组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组织VIP含量无差异(P>0.05);肺病组大鼠结肠组织VIP含量有差异(P<0.05),肺肠合病组大鼠结肠组织VIP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与肺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结肠组织VIP含量均有差异(P<0.05)。结论提示肺病可能影响到肠,VIP可能是肺与大肠相联系的共同物质基础,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神经肽学方面的现代医学实验依据。
朱素有冯贤荣张显明杨宇郑旭锐叶建红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免疫组化血管活性肠肽
从肺与大肠的特异相关性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目的:探讨肺与大肠在肠病病理状态下的特异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肠病(便秘)模型,观察其对血脏的病埋形态和相关调控物质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的肺和结肠组织病埋形态同步改变,而其他四脏无明显变化。模型大鼠结肠组织和肺组织中八...
郑秀丽杨宇唐洪屈王宝家郑旭锐叶建红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
文献传递
“肺肠合病”模型大鼠肺、肠CGRP与CCK8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结肠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表达量的变化,从而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制。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两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GRP与CCK8的表达。结果:在肺肠合病状态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肺、结肠组织中CGRP与CCK8的表达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肺肠合病状态下,肺、结肠组织中CGRP与CCK8的表达均发生了变化,提示在上述病理模型情况下,说明在上述病理模型情况下肺与大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提供了部分支持"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验依据。
冯贤荣杨宇张显明朱素有叶建红郑旭锐
关键词:CGRP哮喘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