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婷婷

作品数:16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同位素
  • 4篇溪河
  • 4篇香溪河流域
  • 4篇河流
  • 3篇土壤
  • 2篇地质
  • 2篇岩溶
  • 2篇氧同位素
  • 2篇同位素特征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水
  • 1篇地质调查
  • 1篇地质统计
  • 1篇调蓄
  • 1篇动态监测
  • 1篇絮凝
  • 1篇絮凝沉降
  • 1篇絮凝沉降法
  • 1篇岩溶流域
  • 1篇岩溶山区

机构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教育部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6篇史婷婷
  • 12篇陈植华
  • 5篇王宁涛
  • 4篇周宏
  • 4篇罗明明
  • 3篇金晓文
  • 3篇张亮
  • 3篇尹德超
  • 1篇黄承忠
  • 1篇张卫
  • 1篇解习农
  • 1篇胡成
  • 1篇曾雯
  • 1篇成建梅
  • 1篇崔放
  • 1篇曾斌
  • 1篇黄荷
  • 1篇张文慧
  • 1篇韩兆丰
  • 1篇王清

传媒

  • 4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中国岩溶
  • 3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环境同位素特征及其水循环意义被引量:11
2012年
为研究鄂西南岩溶山区的水循环过程,以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并结合环境同位素,对香溪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取样,通过测定其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了同位素变化特征以及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转换关系及其水循环特征。流域水中δD、δ18 O值组成分析表明:流域内各种水体主要分布在当地大气降水线的附近,构成斜率明显小于雨水线的蒸发线,3个子流域δD、δ18 O值的富集程度为:南阳河流域<古夫河流域<高岚河流域。南阳河流域上游受神农架山区地方性大气降水控制。响水洞和响龙洞(暗河出口)水中氘过量参数(d)值分别反映出不同的地下径流途径与滞留时间、水岩反应强度。子流域同位素沿程变化的特征反映出:在上游段,水来源不同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频繁是δD、δ18 O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中下游段,流域内地下水流入河流,河水流量逐渐增大,不同的水源混合均匀,经过一定的蒸发作用,δD、δ18 O值的变幅趋于稳定。
史婷婷陈植华张卫
关键词:环境同位素岩溶山区水循环香溪河流域
南方岩溶含水系统结构识别方法初探被引量:15
2015年
岩溶含水系统因其含水介质的高度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而难以刻画。文章选取鄂西岩溶槽谷区典型的岩溶含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地面调查、裂隙测量、洞穴探测、多源高精度地下水示踪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等传统手段,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来综合查明岩溶含水系统的结构,探讨岩溶含水系统的边界结构、岩溶发育主控方向、介质空间结构的识别方法,最终刻画出岩溶含水系统结构的概念模型。文章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岩溶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思路与方法应用提供参考,为提高全国新一轮1∶5万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的精度与质量做贡献。
罗明明尹德超张亮陈植华周宏韩兆丰史婷婷
关键词:识别方法水文地质调查示踪试验动态监测
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的初步思考被引量:36
2013年
岩溶塌陷作为世界上岩溶地区最为普遍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发展、工程建设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岩溶塌陷的发育规律、分布特征、致塌原因、成因机理、勘测技术、防治措施、监测预报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由于岩溶塌陷发生和发展在地表以下而不易察觉和探测,其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多因素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特点,目前统一的、系统的、权威的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及定量预测等理论和认识仍在逐步完善中。本文根据岩溶塌陷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复杂性科学角度探讨了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中的基本科学问题,对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进行了初步思考,在参考借鉴多个相关领域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梳理了定量研究的内容,探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技术思路,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理论体系,推动岩溶塌陷机理定量研究进程。
金晓文陈植华曾斌张文慧史婷婷
关键词:数值模拟
江汉平原过渡带黏性层状土弥散试验与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江汉平原—大别山区过渡带黏性层状土中溶质迁移的规律,以保守性阴离子Br-为示踪剂,通过等温吸附试验、一维弥散试验、HYDRUS-1D软件模拟反演手段,研究了Br-在黏性层状土中的吸附参数、迁移规律,模拟反演其弥散参数。结果表明:(1)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吸附试验结果,随着土壤中黏粒比例的增大,土壤对Br-的饱和吸附量有所增加;(2)层状土中土壤质地与结构均会影响穿透曲线的形状,但一维饱和土柱中的弥散过程主要取决于含水介质系统中黏性颗粒的占比,黏粒的增加会对溶质运移产生阻碍作用;(3)通过HYDRUS-1D软件构建模型反演弥散参数,R2均大于0.991,拟合效果较好,分析发现层状土中无论土壤组成类型还是层厚及排序的影响,其本质都是改变了土壤的平均孔隙流速从而影响弥散作用,平均孔隙流速越小其弥散系数越小;(4)试验中粉质黏土弥散系数约为0.005~0.048 cm^(2)/d,远远小于下部砂土弥散系数0.524~7.477 cm^(2)/d,差值达到了至少两个数量级,表明研究区内厚层黏土为控制地层,会较大程度阻碍地下水中溶质运移,上部含水层中的污染物或有机质很难穿透该层向下迁移,具有良好的截污性能。研究结果对江汉平原过渡带地下水环境保护、水质治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刘泳佚史婷婷王清刘添文刘亚磊李梦茹
关键词:弥散试验
武汉市1987—2009年城市发展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城市发展导致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环境破坏,促使人们对城市发展模式及动力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遥感监测手段,选用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遥感数据,提取了武汉市1987—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居住用地的分布特征和面积,并结合其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完成了武汉市22年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居住用地特征的对比和分析;另外选取人口、经济、流动人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圈规划5个因素,完成了武汉市城市发展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发展初期人口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中期城市经济增长为主要因素,后期则是政府规划和引导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王宁涛崔放陈植华史婷婷
关键词:城市发展驱动力LANDSAT
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香溪河流域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和碳库,并通过野外土样采集和室内测试获取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选取信息熵模型定量研究香溪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类型、成土母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厚度、坡度和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有机碳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5.18Tg,香溪河流域SOC密度主要集中在6.00~16.00kg/m2范围内,SOC密度呈现流域北部高、干流高,其他区域SOC密度高低相间的分布特征,这种分布特征与主要土壤类型和地形地貌类型的地理分布关系密切。香溪河流域各种土壤类型对各级有机碳密度的信息熵值差异明显,土壤类型对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作用与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碳库计算结果一致,高山区,林地、农田和灌丛利于高密度有机碳的存储;植被覆盖度越高,越利于有机碳的存储;土壤厚度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性高,而坡度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信息熵法实现了对各影响因子定量计算分析,结果较合理和可靠。
史婷婷陈植华王宁涛金晓文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储量香溪河流域
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0
2012年
盆地流体是沉积盆地中非常活跃的因子,盆地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主要是受控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层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锶—氢—氧同位素数据分析,初步探讨了水—岩反应与锶—氢—氧同位素的关系。这一研究对于丰富同位素示踪、水—岩相互作用等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分析表明,位于盆地西部地区地层水明显受到古大气降水的影响,中央凹陷地区δ18O正偏移可能是由水岩作用加强引起的。地层水为大气水与原生沉积水的混合,较轻的δD值反映出原始沉积水属陆相沉积水。地层水的87Sr/86Sr值略低而Sr2+含量又较高,是高87Sr/86Sr值流体端元与低87Sr/86Sr值流体端元的混合,即地表来源水与深部水的混合,也更多地受到高Sr2+含量低87Sr/86Sr值的火山—地热水等幔源深部水的补给。
史婷婷成建梅解习农张晓宇
关键词:地层水松辽盆地
基于RS和GIS的矿区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方法研究——以福建省马坑铁矿区水土流失为例被引量:2
2008年
水土流失是矿产资源开发中出现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之一。以福建省马坑铁矿区为例,尝试通过RS技术监测和提取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及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运用GIS技术提取研究区的高程信息和土壤类型信息,然后综合运用RS技术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快速、准确、经济地实现了对1998、2004年两个时段内矿区水土流失范围与强度变化的定量监测与评价。
王宁涛陈植华黄承忠史婷婷
关键词:RSGIS水土流失
岩溶流域地下水调蓄资源量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提出了岩溶水资源调蓄资源量和调蓄系数的概念和评价方法,拓展了岩溶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基于水均衡原理,通过估算月度蒸散发量,求取参与调蓄的地下水月度储存量或释放量。选取了中国香溪河流域和清江流域,以及美国Meramec河流域,探讨对比了三个流域径流转化能力与调蓄资源量的差异;以Meramec泉和雾龙洞为例,分析了岩溶含水系统的调蓄作用。结果显示:在降水分布集中、流域坡度大、岩溶发育程度高的岩溶流域内,降水与径流的相关关系好,径流转化能力强,但调蓄能力弱;岩溶裂隙介质是岩溶含水系统对地下水进行调蓄的主要媒介,岩溶发育程度低、裂隙介质比例高的岩溶含水系统具有更强的调蓄能力。
罗明明陈植华周宏尹德超史婷婷
关键词:岩溶流域水资源评价
聚合硫酸铁和钙盐除氟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通过试验研究了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铁(PFS)去除氟的最佳反应pH值、最佳振荡时间、投加量,以及钙盐(CaCl2)与聚合硫酸铁联合投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铁絮凝沉降法除氟时,pH值为5.5~6.5,有利于氟的吸附。最佳振荡时间为120min先投加氯化钙后投加聚合硫酸铁的方法除氟效果更好。
史婷婷杨秀丽王宁涛
关键词:絮凝沉降法除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