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少斐

作品数:23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紫杉
  • 8篇紫杉醇
  • 7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腺癌
  • 6篇化疗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肿瘤
  • 5篇抗体
  • 5篇克隆
  • 4篇多西紫杉醇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STATHM...
  • 3篇凋亡
  • 3篇晚期
  • 3篇微管
  • 3篇微管蛋白
  • 3篇胃癌

机构

  • 14篇温州医学院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原少斐
  • 15篇郑维锷
  • 13篇陈文俊
  • 10篇张武
  • 8篇朱林佳
  • 7篇陈华
  • 6篇吴丽丽
  • 6篇汪森明
  • 5篇杜红延
  • 4篇李明
  • 3篇陈筱婷
  • 2篇王玉斌
  • 2篇孙洪雨
  • 1篇李芙瑶
  • 1篇王建化
  • 1篇孙洪雨
  • 1篇王霜
  • 1篇刘晓力
  • 1篇孙红雨
  • 1篇张武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临床、物理因素对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发生的影响。方法对32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30Gy时)、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检测心电图和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应用NCI-CTCAE 3.0版对急性放射性心脏分级标准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临床、物理因素与心脏损伤的关系。结果放疗结束3月未检测出c Tn I异常。随着心脏受照射量的增加,血清c Tn I含量随之升高,放疗剂量达DT 30Gy时血清c Tn I含量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476,P<0.05);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的比较,血清c Tn I含量显著升高(t=9.834,P<0.001),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前比较,c Tn I含量仍有轻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P<0.05);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前比较,显示血清c Tn I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0.284,P>0.05)。无心脏损伤组和有心脏损组年龄、KPS评分、病理类型、ER表达情况、PR表达情况、Her-2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91、0.36、1.54、0.68、2.50、0.10,均P>0.05),无心脏损伤组心脏Dmax、心脏V30均显著低于有心脏损伤组(t值分别为2.29、3.34,均P<0.05),而两组心脏Dmin、心脏Dmean、心脏V40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89、1.68、1.56,均P>0.05)。结论乳腺癌逆向调强放疗后心脏的损伤以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其中心脏Dmax、V30是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中c Tn I的变化可早期反映放射性心脏损伤,以利于尽早预防和治疗放疗并发症和后遗症。
李芙瑶吴友义原少斐王玉斌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癌根治术放射性心脏损伤
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与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单药以及与替吉奥联合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有效率、临床受益反应(评价指标包括患者的疼痛强度、止痛药物消耗量、体力状况评分和体重变化)、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吉西他滨单药组(30例)和吉西他滨+替吉奥联合组(32例)。单药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0 min,每3周重复。联合组:吉西他滨用法同单药组,替吉奥口服2次·d-1,第1~14天,每3周重复。结果 62例患者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可评价临床受益反应者56例(单药组27例,联合组29例)。单药组和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23.3%和31.3%(P〈0.05),临床受益率分别为59.2%和72.4%(P〉0.05)。2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0%和68.7%(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26.6%和31.2%(P〉0.0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3.9个月和5.4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8个月和9.1个月(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与单药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安全有效,前者有效率优于后者。在延长生存期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原少斐朱林佳郑维锷汪森明陈文俊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
黄芩素联合紫杉醇对人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芩素联合紫杉醇对人肺癌细胞株QG-56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黄芩素、紫杉醇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QG-56细胞24,48,72和96 h,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各组对QG-5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各实验组作用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核固缩和胞质减少,而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黄芩素、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抑制QG-56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联用组细胞抑制率较单药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素、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诱导QG-56细胞凋亡,联合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抑制人肺癌细胞株QG-56细胞生长,并能有效增强紫杉醇对人肺癌QG-5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原少斐朱林佳郑维锷陈文俊
关键词:黄芩素紫杉醇肺癌细胞
高频电深部热疗配合胸腔内注射顺铂及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高频电深部热疗配合A型链球菌制剂及顺铂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与耐受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15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先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根据原发肿瘤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全身化疗。对照组闭式引流胸水后于胸腔内注射顺铂40~60mg及A型链球菌制剂沙培林0.5mg,每周1次,最多用4次。观察组在胸腔内注射药物(同对照组)后30~60min给予1次患侧胸腔区域高频电深部热疗,热疗温度40.0~43.5℃,间隔3d后再单独进行1次热疗,每次60min,每周2次。比较2组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7%和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度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Ⅲ度及以上毒性反应;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深部热疗配合A型链球菌制剂及顺铂胸腔内注射,能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不增加毒性反应。
原少斐陈文俊郑维锷汪森明张武孙洪雨陈华吴丽丽
关键词:热疗顺铂恶性胸腔积液
肝肠钙粘连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对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制备及鉴定肝肠钙粘连蛋白(CDH17)的单克隆抗体,研究其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重组CDH17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同系小鼠的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常规融合,通过间接ELISA的筛选和有限稀释克隆化,获得稳定分泌抗CDH17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对其效价和特异性进行鉴定,以不同浓度的单抗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48、72和96h,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结果成功建立了2株稳定分泌抗CDH17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两株单抗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都能特异性地结合真核细胞内源性的CDH17蛋白。不同浓度的单抗作用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不同浓度的单抗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药物浓度和用药时间之间有交互效应(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两株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CDH1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其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
陈筱婷杜红延原少斐汪森明李明
关键词:肝肠钙粘连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肿瘤
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与紫杉醇联用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和紫杉醇单用或联用对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48、72和96h,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各用药组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各组药物作用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变圆、细胞核固缩和胞质减少,而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联用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单药组明显增高(P<0.05),两药联用有交互效应(P<0.05)。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联合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两药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原少斐杜红延陈筱婷汪森明李明
关键词: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肝肿瘤凋亡
进展期胃癌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与多西紫杉醇耐药性关系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中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耐药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tubulinⅢ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为37.8%(28/74),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8.1%(43/74),均与性别、年龄及组织类型无关。化疗有效率(CR+PR)为54.10%,β-tubulinⅢ(+)的患者有效率低(32.14%),β-tubulinⅢ(-)患者有效率高(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组的有效率为32.56%,低于survivin(-)组的67.74%,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检测显示: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2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4.1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5.0%、15.0%,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73.91%,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7.8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6.5%、30.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β-tubulinⅢ和survivin高表达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对多西紫杉醇化疗耐药。
郑维锷原少斐陈华吴丽丽张武孙红雨陈文俊
关键词:SURVIVIN
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胰腺癌在我国全身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已上升到第8位。胰腺癌预后很差,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仅为2~3个月。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手术根治率低,术后复发率高,因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期,术后综合治疗非常重要。吉西他滨能提高转移性胰腺癌的临床获益率,延长生存时间,已成为晚期胰腺癌的标准化疗方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本院采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朱林佳原少斐郑维锷汪森明陈华陈文俊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
奈达铂联合多西紫杉醇一线治疗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多西紫杉醇一线治疗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急性不良反应。方法:收治既往未行化疗(辅助或新辅助化疗除外)及分子靶向治疗的复发或晚期NSCLC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全组可评估疗效的73例:研究组(奈达铂联合多西紫杉醇)36例,对照组(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37例。比较两组的近期有效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急性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4.4%(16/36)和45.9%(17/37),P=0.098;PFS分别为5.2和5.1个月,P=0.655;Ⅲ+Ⅳ度消化系统急性毒性,恶心及呕吐分别为2.8%(1/36)和27.0%(10/37),P=0.004;食欲下降分别为5.6%(2/36)和32.4%(12/37),P=0.022;肾毒性分别为0(0/36)和5.4%(2/37),P=0.027;血小板下降为11.1%(4/36)和2.7%(1/37),P=0.011。>4个周期为72.2%(26/36)和45.9%(17/37),P=0.032。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紫杉醇一线治疗NSCLC,疗效与标准方案相当,但患者对该方案治疗的顺应性较好。
王建化张武陈文俊原少斐
关键词:奈达铂多西紫杉醇
β-tubulinⅢ及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2011年
目的 探讨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生存素(survivin)在各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60例不同分期、分化程度胃癌组织标本中(胃癌组) β-tubulinⅢ、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与30例正常无病变的胃黏膜标本(对照组)作比较.利用Bradford法定量检测β-tubulinⅢ与survivin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P<0.01);胃癌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P<0.01).β-tubulinⅢ在高、中、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1.11%、33.33%、44.44%,而survivin在高、中、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33%、53.33%、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β-tubulinⅢ与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经Spearman分析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标本中存在β-tubulinⅢ、survivin的高水平表达,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两者表达呈正相关,β-tubulinⅢ、survivin可能共同导致了胃癌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异常凋亡,β-tubulinⅢ和survivin抑制剂与基因治疗可能会成为今后胃癌防治的一个主要方向.
郑维锷原少斐陈华吴丽丽张武陈文俊
关键词:生存素胃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