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卞华

作品数:143 被引量:519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1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细胞
  • 26篇系统性硬化病
  • 23篇中医
  • 16篇蛋白
  • 13篇硬皮病
  • 13篇纤维细胞
  • 13篇教学
  • 13篇成纤维细胞
  • 12篇通路
  • 11篇信号通路
  • 10篇血清
  • 9篇信号
  • 9篇中药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通络
  • 7篇系统性红斑
  • 7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益气
  • 6篇通络方

机构

  • 142篇南阳理工学院
  • 30篇南阳医学高等...
  • 17篇河南中医药大...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南阳市第一人...
  • 2篇河南省中医院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42篇卞华
  • 29篇吕芹
  • 29篇韩立
  • 19篇毛秉豫
  • 18篇叶松山
  • 14篇张超云
  • 13篇郭晓娟
  • 13篇徐国昌
  • 12篇胡久略
  • 12篇杨雷
  • 11篇陈丽平
  • 10篇郝鹏飞
  • 10篇黄显章
  • 10篇陈志国
  • 10篇张鹏
  • 10篇杜瑞娟
  • 7篇张瓅方
  • 6篇付卫云
  • 5篇王帅
  • 5篇袁敏

传媒

  • 10篇中国实验方剂...
  • 9篇南阳理工学院...
  • 6篇卫生职业教育
  • 6篇国医论坛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中医药管理杂...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成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草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风湿病与关节...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年份

  • 10篇2023
  • 12篇2022
  • 12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26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治疗贝赫切特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贝赫切特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成药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30~35份,黄连6~9份,黄芪20~30份,土茯苓15~30份,白芨15~20份,水蛭12~15份,皂角刺9~12份,生甘...
李忠卞华王华张鹏张韡
文献传递
RARG对胃癌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视黄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 gamma,RARG)对胃癌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在线数据库中胃癌和正常胃组织的RARG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利用过表达质粒转染和RNA干扰技术,在体外促进和抑制胃癌细胞中RARG的表达,并采用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ARG对胃癌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TOP/FOP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RARG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利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检测RARG与β-catenin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过表达RARG能够增强胃癌细胞SGC7901的活力和迁移能力(P<0.05),敲减RARG能够减弱胃癌细胞MGC-803的活力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过表达RARG能够增加β-catenin、c-Myc、cyclin D1、Twist和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以及TOP/FOP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P<0.05)。另外,RARG与β-catenin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RARG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其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癌基因的角色。
王倩袁敏陈志国卞华
关键词:胃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细胞活力细胞迁移
系统性红斑狼疮从虚 毒 瘀论治被引量:5
2009年
归纳总结相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提出其发生、发展与肾阴亏虚、毒瘀内蕴密切相关,使用滋阴解毒祛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提纲挈领之便,并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卞华吕芹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去泛素化酶USP45在制备治疗食管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去泛素化酶USP45在制备治疗食管癌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发现USP45在食管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并且与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存在联系,USP45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李凯王倩卞华段培培杜瑞娟
黄精中1个新的苯骈呋喃型木脂素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地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精根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精新木脂素苷A(1)、(+)-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2)、反式-N-p-香豆酰基酪胺(3)、3-(4-羟基苯基)-N-[2-(4-羟基苯基)-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4)、3-(4-羟基-3-甲氧基苯基)-N-[2-(4-羟基苯基)-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5)。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苯骈呋喃型木脂素,命名为黄精新木脂素苷A,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陈辉朱莹孔江波孙彦君孙彦君卞华高丽
关键词:黄精
转型背景下《中医儿科学》教学方法改革被引量:1
2017年
在南阳理工学院转型为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我校儿科团队在《中医儿科学》传统讲授法基础上开展的"换位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演示法""纠错法"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病案教学与临床见习结合训练临床思维能力;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向理论与实践、思维与能力结合的方向发展。突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目的,以期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经过一系列改革,不仅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期末考卷分析及见习结束后带教教师的评价均提示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也不断提高,优于改革前的传统教学。
谢东霞刘彦丽丁吉善付卫云侯紫君卞华李梦圆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教学方法
温阳化浊通络方抑制系统性硬化病EndoMT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抑制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肺血管内皮细胞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thelium-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ndoMT)的效应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博来霉素构建SSc小鼠模型,然后分别利用温阳化浊通络方或HIF-1α抑制剂KC7F2处理。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组织和细胞中HIF-1α、Foxm1、smad3、VE-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SSc小鼠模型中,温阳化浊通络方和KC7F2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肺组织的纤维化,并且下调肺组织中HIF-1α、Foxm1、smad3、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上调V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能够抑制SSc肺血管内皮细胞EndoMT,其分子机制与其抑制HIF-1α/Foxm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李凯王倩段培培卞华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病
miRNAs在系统性硬皮病纤维化进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miRNAs参与了人类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生物体的分化、增殖、凋亡等过程,在系统性硬皮病纤维化的关键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其主要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等影响纤维化进程,提示miRNAs可能是潜在的系统性硬皮病抗纤维化治疗靶点。就miRNAs在系统性硬皮病纤维化进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涛卞华王帅范黎明
关键词:系统性硬皮病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
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本课题组创造性地提出“肺脾肾-皮毛”相关理论来阐释系统性硬化病的发病机制,并根据此理论研制了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一系列研究阐释了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作用机制。本文从理论基础、临床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对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研究进展作详细总结。
王倩吕芹卞华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病
解毒活血滋阴方抗炎活性有效部位的筛选
2015年
目的:研究解毒活血滋阴方不同部位群对机体炎症的影响,并筛选有效部位。方法:昆明种小鼠,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法,每组10只,设正常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10 mg·kg-1)及解毒活血滋阴方5个部位组(水提取部位966 mg·kg-1,乙醚部位59 mg·kg-1,乙酸乙酯部位188mg·kg-1,正丁醇部位22 mg·kg-1,乙醇部位321 mg·kg-1);另外Wistar大鼠分别以棉球致大鼠肉芽组织肿胀和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每组10只,设模型组、吲哚美辛组(10 mg·kg-1)及解毒活血滋阴方5个部位组(水提取部位966 mg·kg-1,乙醚部位59 mg·kg-1,乙酸乙酯部位188 mg·kg-1,正丁醇部位22 mg·kg-1,乙醇部位321 mg·kg-1);分别研究了解毒活血滋阴方5个不同部位群的抗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的活性,研究对AA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解毒活血滋阴方水提取、乙醇部位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角叉菜胶所致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胀,并可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解毒活血滋阴方水提取、乙醇部位均具较强的抗炎活性,其中水提取部位长于慢性炎症,而乙醇部位长于急性炎症。
郝鹏飞卞华张瓅方张超云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炎活性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