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卞兆连

作品数:91 被引量:18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细胞
  • 14篇脂肪
  • 13篇肝炎
  • 12篇胆汁
  • 12篇炎症
  • 12篇原发性
  • 11篇免疫
  • 10篇胆管
  • 10篇胆汁性
  • 10篇预后
  • 10篇脂肪性
  • 10篇酒精
  • 10篇酒精性
  • 10篇非酒精性
  • 10篇非酒精性脂肪
  • 10篇肝细胞
  • 10篇白细胞介素
  • 9篇胆管炎
  • 9篇原发性胆汁性
  • 8篇自身免疫

机构

  • 43篇南通大学
  • 39篇南通市第三人...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消化疾病...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海安县人民医...
  • 1篇南通市第六人...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苏州市第九人...
  • 1篇苏州市吴江区...
  • 1篇海安市人民医...

作者

  • 91篇卞兆连
  • 45篇邵建国
  • 21篇马雄
  • 13篇陈琳
  • 7篇王绮夏
  • 7篇李民
  • 7篇苗琪
  • 6篇管海涛
  • 6篇顾春燕
  • 5篇薛红
  • 5篇张玉
  • 3篇曹亮
  • 3篇陈建
  • 3篇陈建
  • 3篇尤征瑞
  • 3篇方一
  • 3篇肖锋
  • 3篇邱德凯
  • 2篇刘渊
  • 2篇韩旭东

传媒

  • 14篇南通大学学报...
  • 9篇胃肠病学
  • 9篇肝脏
  • 6篇交通医学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国际消化病杂...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9篇2022
  • 17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16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2021年海安地区医疗机构消化科门诊就诊者疾病谱分析及变化趋势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海安地区医疗机构消化科门诊就诊者疾病谱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海安市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市中医院消化科门诊电子病历系统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就诊者数据59037例,2017—2021年海安地区医疗机构消化科门诊就诊者以2018年就诊病例数最多,2020年病例数最少,其他年份就诊病例数大致相当。就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53:1,年龄以45~64岁和≥65岁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36.36%、42.53%,就诊患者最常见病种为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其中胃恶性肿瘤、结直肠恶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急性胰腺炎患者数量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消化科门诊就诊者病种顺位不同,男性前3位疾病中分别为慢性胃炎、胃恶性肿瘤和反流性食管炎,女性分别为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不同年龄门诊就诊者病种也不相同,45~64岁就诊者前3种病种分别为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65岁就诊者前3种病种分别为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第一季度就诊人数为21535例(36.47%),第二季度就诊人数为11432例(19.36%),第三季度就诊人数为11197例(18.96%),第四季度为14883例(25.20%)。结论海安市消化科门诊主要以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等常见疾病为主,且肿瘤性疾病比例呈上升趋势。
何晓荣田尧马林卞兆连陈建葛桂萍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门诊疾病谱
脑力/体力劳动者脂肪肝患病率及肝功能、血脂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两者间肝功能、血脂相关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脑力、体力劳动者各1000例,测定肝功能、血脂,进行B超检查,分别筛选出B超确诊为脂肪肝的病例,定义为脑力组和体力组,统计各组年龄、性别、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脑力劳动者检出脂肪肝239例(23.9%),其中男192例,女47例;体力劳动者脂肪肝156例(15.6%),男110例,女46例,脑力劳动者脂肪肝检出率高于体力劳动者(P<0.01),男性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两组脂肪肝的高发年龄段不同,脑力组为>40~50岁,体力组为>50~60岁。但两组的脂肪肝人群在肝功能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及大部分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力、体力劳动者脂肪肝患病率有明显差异,且与性别、年龄有关;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与劳动性质无关。
金文娟金文娟邵建国卞兆连卞兆连
关键词: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脂肪肝患病率肝功能血脂
EMBD与外科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恢复情况及费用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 drainage,EMBD)与外科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费用等。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EMBD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术后1周肝功能及术后禁食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资料。结果:EMBD组(50例)术后1周总胆红素平均下降46.88%±25.81%,直接胆红素平均下降49.02%±25.6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下降49.93%±28.62%,谷氨酰转移酶平均下降38.91%±25.37%;外科手术组(26例)术后1周总胆红素平均下降57.58%±22.15%,直接胆红素平均下降58.63%±24.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下降55.65%±18.53%,谷氨酰转移酶平均下降49.33%±19.8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禁食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EMBD组分别为(1.42±0.67)d、(2.36±1.45)d、(16.48±12.15)d、(23 352.18±8 985.27)元,外科手术组分别为(5.23±2.93)d、(8.46±4.31)d、(27.65±8.70)d、(46 807.38±17 776.56)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MBD及外科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能有效解除黄疸,改善肝功能,但EMBD较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更快并能明显减轻医疗负担,是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行之有效的方法。
曹亮邵建国孙源源卞兆连汤卫国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外科手术
2020年美国胃肠病学会《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指南》解读及中美诊治对比被引量:5
2021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作为一种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给世界各国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美国胃肠病学会(ACG)近期更新了IBS诊疗指南,首次采用GRADE分级法,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对IBS进行管理分析。我国学者同样进行了许多研究,根据我国具体国情,采用Delphi程序对IBS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本文旨在对ACG 2020版《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指南》进行解读,并与《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IBS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顾浩然卞兆连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外周血内D-二聚体水平结合CT参数对胰腺炎早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D-二聚体水平结合CT参数对胰腺炎早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部CT检查和外周血D-二聚体检测,根据Balthazar CT分级分为低级组(n=36)和高级组(n=44),以D-二聚体水平2.00μg/m L为分界,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n=31)和高水平组(n=49),比较不同组别临床参数,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外周血内D-二聚体水平和CT参数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高级组住院时间(14.09±2.43)d、患者死亡率(25.00%)明显高于低级组的(11.29±1.18)d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入住率(61.11%vs.65.91%)、中转手术率(8.33%vs.15.91%)无明显差异(P>0.05)。高水平组住院时间(13.34±1.24)d、患者死亡率(24.49%)明显高于低水平组(12.34±1.21)d和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入住率(64.52%vs.63.27%)、中转手术率(12.90%vs.12.24%)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Balthazar CT分级呈正相关(r=0.382,P<0.05)。结论:外周血内D-二聚体水平结合CT参数可反映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朱陈卞兆连张振中何红梅
关键词:D-二聚体胰腺炎
慢性乙肝、丙肝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丙肝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是否受肝功能异常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丙肝患者(肝病组)和20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浓度,计算PGⅠ/PGⅡ比值,比较两组血清PGⅠ、PGⅡ浓度及其比值。将肝病患者按照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单项指标是否正常分组,比较PGⅠ、PGⅡ以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肝病组PGⅠ(155.21±93.55 ng/mL)、PGⅡ(16.27±11.95 ng/m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GⅠ/PGⅡ比值(12.82±8.1)低于正常人群(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与PGⅠ、PGⅡ及其比值无关(P>0.05)。结论:病毒感染导致的慢性肝病可影响血清PGⅠ、PGⅡ水平,而这种影响作用并不依赖肝细胞损伤或肝脏合成功能损伤,可能与病毒导致的胃粘膜损伤有关。
王轶凡居林玲陈琳邵建国卞兆连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慢性肝病肝功能异常酶联免疫吸附法
CCR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CCR2在NASH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NASH患者肝穿标本15例,健康对照肝组织标本5例,进行HE染色及NAS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激光共聚焦染色等,检测巨噬细胞、CC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NASH患者肝组织中巨噬细胞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并与NAS评分呈正相关。NASH患者肝组织中CCR2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并且主要表达在肝内巨噬细胞表面。结论 CCR2可能通过肝内巨噬细胞参与NASH的发展。
王昭月卞兆连方一任琳琳苗琪马雄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巨噬细胞
T细胞亚群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作用
2021年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常见的、需终生维持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脏免疫系统失衡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证据表明T细胞亚群除了可以作为机体免疫应答的动态监测指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PBC患者的肝脏免疫功能。新兴T细胞亚群如γδT细胞及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炎性因子参与PBC的纤维化过程。该文主要就T细胞亚群在PB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相关研究的临床转化意义作一综述。
程苕莼李民李晗韩旭东邵建国卞兆连
关键词:T细胞亚群免疫反应
细胞毒性T细胞穿入现象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表现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中发生CD8+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穿入现象及其意义。方法:收集53例PBC患者肝穿刺标本,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BC肝组织中CTL的穿入及穿入宿主细胞的类型,并分析与病程的关系。结果:53例PBC患者中10例(18.9%)发生淋巴细胞穿入肝细胞,15例(28.3%)发生淋巴细胞穿入胆管上皮,仅1例患者同时存在淋巴细胞穿入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证实穿入的淋巴细胞是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早期PBC患者中4例(22.2%)、晚期PBC患者中6例(17.1%)发生CTL穿入肝细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BC患者中9例(50.0%)、晚期PBC患者中6例(17.1%)发生CTL穿入胆管上皮,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5)。结论:在PBC肝组织中,CTL可穿入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CTL穿入胆管上皮细胞并导致其发生凋亡可能是PBC发病过程中胆管损伤的机制之一。
卞兆连陈琳居林玲苗琪马雄邵建国管海涛
关键词:胆管上皮
白细胞介素-34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1年
背景:白细胞介素-34(IL-34)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IL-34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的表达及其对肝内炎症和胆管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6例PBC患者和10例非PBC肝血管瘤患者的肝组织标本,以免疫组化法检测IL-34表达和定位。采用聚肌胞苷酸腹腔注射在野生型和IL-34基因敲除C57BL/6小鼠中构建PBC模型,评价小鼠肝内炎症和胆管损伤情况,以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IL-34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结果:PBC患者和PBC小鼠模型肝组织IL-34表达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均<0.05)。未造模IL-34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病理学组织形态无明显变化,造模IL-34基因敲除小鼠的门管区炎症和胆管上皮损伤均明显重于野生型PBC模型小鼠(P均<0.05),肝组织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较野生型PBC模型小鼠显著增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表达则较野生型PBC模型小鼠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PBC时IL-34表达增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表达、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缓解门管区炎症和胆管损伤,实现肝内免疫微环境的负反馈调控,从而延缓疾病进程。
程苕莼李晗李民罗蕾蕾顾春燕卞兆连
关键词:炎症胆管损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