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南方双季稻田转菜地对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我国南方亚热带水稻田转为旱作蔬菜地后第1年的CO2和CH4通量变化,旨在探索稻田转菜地初期对CO2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通量因蔬菜种类、生长状况及生长季节的不同而不同.种植豇豆菜地CO2通量显著高于稻田,种植辣椒菜地CO2通量则显著低于稻田.稻田转菜地CH4通量从6.96 mg C·m^-2·h^-1显著下降到-0.004 mg C·m^-2·h^-1(P〈0.001).转菜地后CO2和CH4的净累积碳吸收为543kg C·hm^-2,显著低于稻田的3641 kg C·hm^-2,但由净CO2和CH4排放造成的增温效应无显著差异.转成菜地1年后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升高,且10-20 cm土层显著高于对照水稻田.
- 袁野刘长红戴晓琴王辉民
- 关键词:CH4增温效应
- 不同区位棕地再利用方式探讨
- 2016年
- 选取位于县城、城乡结合部、矿区等地的典型棕地案例,利用GPS和Google Earth定位棕地位置,结合重心法、层次分析法、耕地地力评价等方法,探索不同区位棕地最佳的再利用方式,总结棕地再利用的规律。结果显示,县城棕地经济价值高,再利用方式首选为商业用地;城乡结合部棕地再利用方式有多种选择,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公共用地为最佳利用方式;矿区棕地应注重土地修复和耕地恢复。
- 吴亚娜杨君刘长红喻璐颖姚伦双王凤娟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稻田改为旱地后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被引量:9
- 2015年
- 土地利用变化是驱动陆地与大气之间碳迁移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正确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后土壤有机碳固持和稳定性,对南方双季稻田(RR)改为玉米-玉米(MM)和大豆-花生(SP)2年后土壤化学性质、有机碳矿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R改为MM和SP后,土壤p H值显著降低(0.50-0.52,P=0.002),而可溶性有机碳显著提高(23%-35%,P=0.016).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没有显著变化,但在培养13 d后SP累积矿化量显著降低(P=0.019).稻田改旱地后,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PLFAs)、细菌、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和放线菌PLFAs显著降低(P<0.05),而真菌PLFAs/细菌PLFAs(F/B)显著增加(P=0.006),但改MM和SP没有显著差异.培养初期,土壤放线菌PLFAs与累积碳矿化显著相关(P=0.034),土壤F/B与培养13 d累积碳矿化显著相关(P=0.004),而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的PC1(P=0.014)和总的PLFAs(P=0.033)与培养108 d累积碳矿化显著相关.本研究发现稻田改旱地后土壤p H和总氮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键因素.
- 刘长红袁野杨君戴晓琴王辉民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有机碳矿化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
- “两型社会”建设时期农户生产行为目标偏好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对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和非试点区农户的基本情况以及生产行为目标偏好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农户生产行为目标偏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型社会"建设近3 a,对农户生产行为有积极影响;但由于获得信息途径单一等原因,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对两型社会的认识程度不足,其生产行为目标偏好不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长株潭农村地区生产领域、技术交流、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建设。
- 刘长红杨君庹海波石翠萍李晶晶汪晗李龙
- 关键词:两型社会农户生产行为长株潭
-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棕地再开发探讨——以湖南省宜章县为例
- 2014年
- 为了了解棕地利用现状、棕地形成原因,以及棕地再利用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省宜章县为调查点,通过实地走访、测量以及问卷调查获取棕地基本资料。选取县城内部、城乡结合部、乡镇的典型棕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宜章县棕地形成的原因:市场竞争工厂倒闭;规划再次影响;工厂本身存在污染;采矿造成。笔者还对棕地再开发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县城内部、城乡结合部、乡镇棕地采用不同的利用方式,并对再利用所获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 吴亚娜杨君刘长红姚伦双喻璐颖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农户认知及生产行为调查被引量:4
- 2012年
- 以长株潭农村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农户"两型社会"建设的认知度、农户的生产用工、投资、技术应用以及土地流转行为,结果表明,"两型社会"建设近3年,对农户生产行为有积极影响,但由于受农户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少、获取信息途径单一等因素影响,农户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认知水平较低;农户劳动力逐渐转向非农产业,固定资本投入有限,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不足,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意识不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不强。
- 林瑜杨君刘长红
-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户认知农户生产行为
- 长株潭土地流转与补偿安置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11年
-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方式、农户流转意愿、政府补偿安置措施有所改变。选择长株潭为研究区,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方式,就土地流转与补偿安置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调查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向集约方向发展,流转方式多样,补偿安置方式多样,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较强,对补偿安置方式较满意,但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区又有所差异。
- 汪晗杨君李晶晶李龙刘长红石翠萍庹海波
- 关键词:土地流转两型社会集约利用长株潭
- 基于“两型”农村建设的农户认知与生产行为调查——以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实地调查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以长株潭城市群的农村问卷调查为基础,对农户"两型"农村建设的认知度进行调研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农户的生产用工行为、投资行为、技术采用行为与土地流转行为。结果表明,农户对"两型"农村建设的认知水平较低,主要受农户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自身因素和政府相关部门外部引导因素的影响;农户劳动力逐渐转向非农产业,固定资本投入极为有限,对现代农业技术采用不足,缺乏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意识。此外,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不强烈已成为当前发展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 张小娟段建南刘长红
-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农业技术
- 茶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被引量:8
- 2013年
-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湖南省石门、临澧、桃源、长沙、安化、资兴等6县(市)的茶园为采样点,对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磷、有效磷及无机磷的不同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有效磷在根际富集明显;土壤无机磷含量及占全磷的比例差异都很大。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无机磷组成也不同,板页岩母质发育的根际土壤中Al—P含量最高,Fe—P其次,O—P最少。花岗岩和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根际土壤Fe—P最高,Al—P其次,O—P最少。3种母质发育的非根际土壤中均为Fe—P含量最高。根际无机磷中的Al—P,Fe—P和Ca—P含量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非根际Al—P和Fe—P与土壤有效磷显著正相关关系。根际、非根际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与pH值相关性不显著,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效磷和全磷含量相关性极显著。
- 杨君周卫军杨威苗霄霖刘长红
- 关键词:磷无机磷形态根际土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