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锦文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地壳
  • 2篇地震
  • 1篇地表破裂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探测
  • 1篇地震地表破裂
  • 1篇地震工作
  • 1篇地震工作者
  • 1篇地震数据
  • 1篇断裂带
  • 1篇形变
  • 1篇形变场
  • 1篇下地壳
  • 1篇下地壳流动
  • 1篇裂带
  • 1篇龙门山
  • 1篇龙门山断裂
  • 1篇龙门山断裂带
  • 1篇共享

机构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国家测绘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3篇刘锦文
  • 2篇崔笃信
  • 2篇王庆良
  • 2篇王文萍
  • 1篇肖建军
  • 1篇张希
  • 1篇张四新
  • 1篇马亮
  • 1篇史旗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软件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西部形变数据分中心在提升数据服务能力方面的探究被引量:4
2016年
数据共享服务中最重要的两个核心要素是数据和服务人员。西部形变数据分中心通过持之以恒的推进数据入库工作,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思维改进数据共享服务工作,建立科学、完备、严格、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制度等方面提升数据服务能力,让数据共享人员拥有获得感。
马亮肖建军刘锦文
关键词:地震数据共享服务
龙门山及汶川M_S8.0级地震垂直形变场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大震,不但对震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灾难,也给地震工作者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挑战。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了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地质调查、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结构地球物理探测、龙门山断裂带及汶川地震地壳形变场监测、汶川地震工程震害调查等一系列科学考察工作。本报告主要介绍本次科学考察工作就汶川8.0级地震及龙门山断裂带垂直形变所取得的监测研究成果。
王庆良崔笃信张希王文萍刘锦文
关键词:地震工作者垂直形变场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地表破裂地球物理探测地壳结构
川西地区现今垂直地壳运动研究被引量:60
2008年
地处川滇菱形活动地块中、北部的川西及邻区,是青藏高原物质大规模东南方向运动的重要通道,也是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大幅隆起的重要延伸区和影响区.利用川西及其邻区1970年至2006年的多期水准观测资料,采用以相邻水准点间高差变化速率为观测值的垂直形交网平差方法,获得了川西地区近30年来的长期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结果表明,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区现今仍处在差异性的快速隆升阶段,其中:(1)位于泸定、雅江之间的高尔寺山地区现今隆起速率为3.0-4.0mm/a,位于雅江、理塘之间的剪子弯山-卡子拉山地区的现今隆起速率为4.0~4.8mm/a,而位于理塘、中旬之间的沙鲁里山、大.小雪山地区,其现今隆起速率为3.0~4.0mm]a.(2)位于鲜水河断裂带东南端的贡嘎山区,其相对四川盆地的现今隆起速率至少为5.8mm/a,相对安宁河谷地的隆起速率也不小于3.0~4.0mm/a,贡嘎山隆升速率之大可与喜马拉雅山5~10mm/a的隆起速率相媲美.(3)大凉山地区的现今隆起变形主要集中在安宁河断裂带与大凉山断裂带之间的块体上,相对四川盆地的隆起速率为2.5~3.0mm/a.(4)位于川滇菱形地块中部的丽江、永胜、攀枝花地区,相对四川盆地表现为-2.0—1.0mm/a的下降运动,其相对下降运动与GPS地壳水平运动所表现出的东西向拉张变形特征相一致.(5)综合GPS、水准、大地电磁测深等观测资料分析认为,川西地区尤其是贡嘎山脉的现今快速隆升运动,可能与下地壳塑性流的受阻增厚密切相关,而川滇菱形地块中南部的东西向拉张和下沉变形,则可能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下地壳塑性流的南东、南西向分又运动有关.
王庆良崔笃信王文萍张四新刘锦文史旗
关键词:下地壳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