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婷
-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9月在该院新生儿诊治中心轮转的60名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2组基本培训方案和轮转时间均相同,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讲授法辅以多媒体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比较2组研究生的理论及实践操作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研究生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调查中,试验组研究生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掌握疾病知识、提高临床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形成临床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方面的满意度及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明显提升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培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多方面的专业素养及临床实践能力。
- 刘立婷唐颢嘉丁雄辉
- 关键词:儿科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治疗中几个关注问题被引量:5
- 2022年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目前,BPD发病率仍居高不下。随着对BPD认识的深入,BPD的诊断标准不断修正,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但BPD诊断标准的选择、治疗中的呼吸支持模式的选择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仍是临床医师存在困惑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回顾了不同时期的BPD的诊断标准,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BPD患儿的呼吸支持管理及糖皮质激素防治BPD中的关注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 李芳刘立婷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糖皮质激素
- 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影响
- 刘维勤余加林刘官信郜向娜朱秀菊刘立婷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
- 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及其结构的影响
- 刘立婷余加林郜向娜吴玉华
- 关键词:低频超声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
- 低频超声联合环内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及其结构的影响
- 第一部分: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
[目的]研究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biofilm,BF)的膜内细菌的杀菌作用。
[方法]体外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B...
- 刘立婷
- 关键词:低频超声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杀菌作用环丙沙星超声辐射
- 不同强度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膜的作用。方法建立PA菌株生物膜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环丙沙星组、10mW/cm2低频超声组、100mW/cm2低频超声组、300mW/cm2低频超声组、1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1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3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测定各组BF细菌活力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定量分析生物膜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环丙沙星组、10mW/cm2低频超声组、100mW/cm2低频超声组、300mW/cm2低频超声组生物膜中细菌活力水平、生物膜厚度、区域孔径(AP)、平均扩散距离(ADD)和结构熵(TE)无显著变化(P均>0.05),1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1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和3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生物膜中细菌活力明显降低、生物膜厚度变薄、AP增大、ADD与TE减小(P均<0.05),且呈辐照剂量依赖性。结论低频超声可有效增强环丙沙星对PA生物膜的清除作用,且呈辐照剂量依赖性。
- 刘立婷余加林刘维勤朱秀菊李发琪
- 关键词:超声疗法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演变及思考
- 2024年
- 自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首次被报道以来,其诊断及分级标准不断演变。近年来,新生儿ARDS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其研究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就2012年柏林标准、2017年蒙特勒标准和2023年第二届小儿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更新的儿童ARDS诊断标准(PALICC-2标准)在新生儿ARDS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比较3种诊断标准的异同,分析3种诊断标准应用于新生儿ARDS时其分级标准、触发因素、发病率、病死率、不良预后和治疗等的差异,并提出未来新生儿ARDS诊断标准的研究方向。
- 刘立婷史源
- 关键词: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微绒毛包涵体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微绒毛包涵体病(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 MVID)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变异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1例MVI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测序结果。以"微绒毛包涵体病""先天性微绒毛萎缩""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MVID""MYO5B""STX3""STXBP2"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0月的文献, 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报道的MVI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思路。结果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 2 d, 因"发现皮肤黄染2 d"入院。该患儿表现为顽固性腹泻、间断腹胀、难以纠正的脱水、体重下降, 检查提示顽固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胆汁淤积。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MYO5B基因杂合变异c.1021C>T(p.Q341*)和c.1125G>A(p.W375*), 分别遗传自患儿的父亲和母亲。患儿确诊为MVID。家属放弃治疗, 患儿死亡。(2)文献复习:共获得20篇文献、共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本例(共32例)分析发现, MVID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是顽固性腹泻, 同时伴有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部分患儿有胃肠道外症状:MYO5B基因变异者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营养不良(8/18)、呼吸窘迫和黄疸/胆汁淤积(均为4/18);STX3基因变异和要表现为喂养困难/营养不良(2/5), 呼吸窘迫和败血症(均为1/5);STXBP2基因变异表现为喂养困难/营养不良(2/9), 呼吸窘迫、黄疸/胆汁淤积、败血症、低血糖(均为1/9)。MYO5B基因变异病例中, 早产病例较多(8/18), 其次为胎儿肠道扩张(5/18), 羊水增多(5/18), 父母近亲结婚、羊水胎粪污染(均为2/18)。STX3基因变异病例中, 父母近亲结婚者较多(3/5), 其次为胎儿肠道扩张、羊水过多和羊水胎粪污染(各1/5)。STXBP2基因变异病例中, 父母近亲结婚者较多(3/9), 其次为早产和羊水过多(各2/9)。结论 MVI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死率高, 诊治难度�
- 刘立婷贺雨李禄全
- 关键词:吸收不良综合征微绒毛肌球蛋白重链
- 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生物膜(biofilm)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法,以纳米银离子含量不同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塑料为细菌粘附载体,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将培养2d的标本分别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空白组与纳米银离子干预组生物膜的形成情况;荧光探针SYTO9/PI标记生物膜内细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结合生物膜图形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ure analyze,ISA)分析纳米银离子作用后1d、2d组生物膜的结构变化。结果 2d组生物膜经SEM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纳米银离子干预组相比空白对照组,细菌变得稀疏,结构明显受到破坏,多糖产量减少。CLSM下观察可见经纳米银离子干预后生物膜菌落变稀疏,孔道变多;ISA软件分析结果显示,2d时空白对照组与0.1%纳米银离子干预组生物膜厚度、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分别为17.55±2.08和10.80±1.68;3.56±0.54和1.85±0.06;5.29±0.57和2.72±0.39(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 AP)为0.90±0.02和0.98±0.01(P<0.05)。0.05%纳米银离子组其作用效应没有0.1%纳米银离子组明显。1d组生物膜也有相同的趋势。结论纳米银离子可破坏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结构,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效果明显。
- 刘维勤余加林刘官信郜向娜朱秀菊刘立婷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
- 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生物膜(biofilm)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法,以纳米银离子含量不同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塑料为细菌粘附载体,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将各个时间点培养好的标本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空白组与纳米银离子干预组中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并结合NIS-Element BR软件计算生物膜覆盖率(biofilm coverage rate,BCR);荧光探针SYTO9/PI标记生物膜内细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Scanning Microscopy,CLSM)结合生物膜图形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ure Analyze,ISA)观察纳米银离子作用后各时间点生物膜的结构变化。结果 2 d组生物膜经SEM检测,纳米银离子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菌变稀疏,结构明显受到破坏。BCR检测,0.5 d时纳米银离子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1 d、2 d时B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SM结合ISA软件分析结果显示,2 d时空白对照组与0.1%纳米银离子干预组生物膜厚度、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分别为17.55±2.08和11.33±0.98、3.12±0.30和1.93±0.13、5.79±和3.17±0.16(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为0.90±0.01和0.98±0.01(P<0.05)。但5 d时2组参数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5%纳米银离子组也有相同的趋势。结论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抗菌作用逐渐减弱。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抗菌效果更加明显,持续时间更长。
- 刘维勤余加林刘官信郜向娜朱秀菊刘立婷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