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英

作品数:43 被引量:298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养殖
  • 7篇刺参
  • 5篇毒性
  • 5篇美洲帘蛤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急性毒性
  • 4篇贝类
  • 3篇对虾
  • 3篇稚贝
  • 3篇亲贝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特征
  • 3篇免疫
  • 3篇苗种
  • 3篇浮游
  • 3篇ZN2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幼参
  • 2篇植物

机构

  • 43篇山东省海洋水...
  • 5篇烟台大学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烟台海益苗业...
  • 1篇烟台市喜旺食...
  • 1篇山东好当家海...

作者

  • 43篇刘爱英
  • 15篇宋秀凯
  • 14篇白艳艳
  • 14篇马元庆
  • 13篇李斌
  • 12篇刘丽娟
  • 12篇任利华
  • 10篇靳洋
  • 10篇孙国华
  • 9篇刘义豪
  • 8篇张秀珍
  • 6篇姜向阳
  • 6篇邢红艳
  • 6篇孙珊
  • 6篇马建新
  • 5篇邱盛尧
  • 5篇吕振波
  • 5篇杨建敏
  • 4篇姜会超
  • 4篇何鑫

传媒

  • 5篇海洋湖沼通报
  • 4篇齐鲁渔业
  • 4篇海洋科学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2013年全...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利渔业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2011海洋...

年份

  • 2篇2014
  • 13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硝酸盐和汞对刺参幼参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2013年
采用静水实验法,在水温为18.1~21.9℃条件下,研究了刺参幼参分别暴露于3个浓度梯度NO2^-和Hg^2+的海水30天时,2种污染物对幼参生长和体液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浓度梯度的NO2^-均显著抑制ALP活性,而汞对ALP活性没有显著影响;0.30mg/L的NO2^-及0.030和0.060mg/L的HHg^2+都显著抑制了SOD的活性;NO2^-对GSH含量影响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诱导,Hg^2+对GsH含量影响则相反,表现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对幼参特定生长率的研究表明,中间浓度0.30mg/L的NO2^-可显著促进幼参的生长;然而在高浓度条件下,2种污染物都显著抑制了幼参体重的增长,其中0.60mg/L的NO2^-使幼参体重出现了负增长。
邢红艳马元庆李斌刘晓波刘爱英靳洋白艳艳李佳蕙杨跃志
关键词:刺参HG^2+免疫指标
Zn~(2+)、Mn~(7+)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及富集作用研究
<正>试验选取人工繁育的5月龄刺参幼参(初均重0.48±0.12g),随机分成19组,每组3个平行,单独处理的Zn2+暴露浓度为0.2、0.4、0.8、1.0、2.5、5.0mg/L,Mn7+暴露浓度为0.1、0.5、1...
李斌马元庆邢红艳靳洋刘爱英白艳艳孙珊张娟何鑫
文献传递
生物絮团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邻近水域的污染日趋严重,养殖生态环境压力增加,爆发性病害频繁发生,给整个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将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综述了生物...
李斌马元庆张秀珍刘义豪刘爱英白艳艳
关键词: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不同保存条件对贝类体内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对在4、15、22、-18℃保存不同时间的菲律宾蛤仔、栉孔扇贝和长竹蛏体内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保存条件下贝类体内微生物变化规律。发现-18℃保存超过24h导致贝类体内细菌含量的降低;其他各实验温度下保存的贝类,在12h内细菌总数没有明显变化;4℃保存24h内大肠菌群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22℃保存的贝类活体体内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含量呈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4℃保存12h以内对贝类体内微生物无显著影响。结合其他研究结果可以推断,贝类在更接近于0℃的环境下,体内微生物的原始状态可以保持更长时间。
刘丽娟孟香丽姜向阳任利华宋秀凯孙国华刘爱英何金霞孙伟
关键词:贝类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温度
毛蚶人工育苗技术被引量:16
2005年
根据对毛蚶性腺发育、产卵孵化、浮游幼虫及稚贝习性等的研究,初步探索了其人工育苗中主要技术环节.2龄毛蚶全为雄性或雌雄同体,3龄以上群体雌性占70%以上.26.6~27.4℃,受精卵22h发育到D形幼虫;26.5~23.0℃,D形幼虫经过15天发育到眼点幼虫;25.0~20.0℃,投附着基13天左右稚贝壳长达到600μm时,可以出池到室外进行中间育成.
刘爱英马云聪赵光环吕振波徐宗法王育红
关键词:毛蚶稚贝人工育苗技术产卵孵化出池雌雄同体
莱州湾鱼卵、仔稚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研究被引量:30
2010年
于2007年和2008年6月、8月,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莱州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4个航次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11271粒鱼卵,隶属于4目、15科、22种(不包括2个未定名物种);仔稚鱼2942尾,隶属于4目、9科、12种(不包括2个未定名物种)。6月份是莱州湾大部分鱼类主要产卵期,鱼卵、仔稚鱼种类达25种,鱼卵优势种以斑(Clupanodon punctatus)和凤鲚(Coilia mystus)为主;仔稚鱼优势种以凤鲚、梭鱼(Mugil soiuy)和斑为主。8月份产卵的鱼类较少,仅采集到15种鱼卵、仔稚鱼,优势种均以凤鲚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主。鱼卵、仔稚鱼平面分布极不均匀,黄河、广利河和老弥河口附近海域数量较多,莱州湾中部海域数量较少。通过SPSS软件分析发现,鱼卵数量与仔稚鱼、表层铵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38,0.604,P<0.01),与盐度、透明度呈负相关(r=-0.343,-0.329,P<0.05);仔稚鱼数量仅与鱼卵数量和表层铵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38,0.536,P<0.01),与其它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
宋秀凯刘爱英杨艳艳杨建敏任利华刘丽娟孙国华刘小静
关键词:鱼卵仔稚鱼环境因子
Mn7+和Zn2+对刺参幼参酶活性、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邢红艳李斌马元庆刘爱英靳洋白艳艳李佳蕙杨跃志
重金属胁迫对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as)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受精1 h以内的日本对虾受精卵为实验对象,采用静水试验方法,研究了Zn、Hg、Cu、Pb、As、Cd和Cr 7种重金属对日本对虾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7种重金属中Hg、Cu对日本对虾胚胎发育毒性最大,其次是Zn、As、Cd,Pb和Cr无明显影响。Hg、Cu、Cd、As、Zn对日本对虾胚胎LC50值分别为:0.0177 mg·L-1、0.1070 mg·L-1、1.6057 mg·L-1、3.3682 mg·L-1、8.2644 mg·L-1,致死效应最低可观测效用浓度(LOEC)分别为0.0037 mg·L-1、0.0166 mg·L-1、0.1302 mg·L-1、1.1572 mg·L-1、2.1522 mg·L-1;抑制发育LOEC分别为0.0062 mg·L-1、0.0176 mg·L-1、0.4002 mg·L-1、1.9497 mg·L-1、0.0617 mg·L-1。随着Hg、Cu浓度的升高,胚胎孵化率不断下降,无节幼体死亡率不断上升,在Hg0.0256 mg·L-1浓度组中,胚胎48 h死亡率达到100%。以上结果说明,Hg、Cu等重金属的存在会延缓日本对虾胚胎的发育速度,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滞育现象愈加明显,在Cu 0.32 mg·L-1浓度组中,未见无节幼体孵出。
姜会超刘爱英宋秀凯孙国华刘丽娟
关键词:重金属日本对虾胚胎半致死浓度
黑鲪(Sebastes schtegeli)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分别取自青岛、日照、荣成、长岛的野生黑鲪及荣成黑鲪人工繁育的F1代共5个群体的等位酶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的5个群体13种等位酶的25个基因座位中,多态位点比例(P)为36.0%—20.8%,平均每个位点的预期杂合度(He)为0.076—0.036,平均每个位点的实际杂合度(Ho)为0.063—0.040,证明所选5个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5个群体之间遗传距离(D)为0.024—0.001,根据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5个群体聚类次序与亲缘关系和地理位置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长岛群体与其它四个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0.024—0.020),达到居群间差异水平。
刘丽娟任利华姜向阳宋秀凯刘爱英杜荣斌张静姜海滨
关键词:等位酶黑鲪
Cd^(2+)胁迫对文蛤鳃组织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为了解不同质量浓度的Cd^(2+)对水生动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文蛤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依据Cd^(2+)对文蛤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_(50)),设置4个Cd^(2+)胁迫组,胁迫质量浓度分别为0.41 mg/L(1/32LC_(50))、0.82 mg/L(1/16 LC_(50))、1.65 mg/L(1/8 LC_(50))、3.30 mg/L(1/4LC_(50)),并设置对照组,每组3个平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Cd^(2+)对文蛤鳃组织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文蛤鳃组织SOD活性在0.41 mg./L和0.82mg/L胁迫下,试验前期(0~48 h)呈现诱导效应,试验后期(48~96 h)呈现抑制效应,其余胁迫质量浓度在试验过程中均对文蛤鳃组织SOD活性呈现抑制效应;CAT活性在低质量浓度(0.41 mg/L)胁迫下出现阶段性抑制效应,接着呈现诱导-抑制过程,中高质量浓度在整个过程呈现诱导-抑制的过程:经过96h的胁迫试验,各胁迫组文蛤鳃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Cd^(2+)对MDA的诱导作用显著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张宜奎宋秀凯刘爱英任利华马建新
关键词:生态毒理学CD^2+SODCAT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