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霞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棉花
  • 5篇棉花黄萎病
  • 5篇棉花黄萎病菌
  • 5篇黄萎病
  • 5篇黄萎病菌
  • 5篇病菌
  • 2篇毒素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反应体系优化
  • 2篇ISSR
  • 1篇代谢
  • 1篇营养亲和性
  • 1篇致病力
  • 1篇致病力分化
  • 1篇生化
  • 1篇生化代谢
  • 1篇生物测定
  • 1篇落叶型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刘燕霞
  • 4篇李卫
  • 4篇杨家荣
  • 4篇侯丽娟
  • 2篇毛岚
  • 1篇肖蕊
  • 1篇俞征

传媒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棉花黄萎病菌ISSR反应体系优化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本试验利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陕西地区采集分离的51株棉花黄萎病菌、3株参照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具体试验方法及结果意义如下: 1.本试验采用CTAB...
刘燕霞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ISSR正交试验
文献传递
陕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营养亲和性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揭示陕西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变异,对采自陕西关中棉区17个棉花黄萎病菌株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棉病实验室保存的T-9菌株、VD-8菌株、泾阳菌株和安阳菌株进行培养特性、致病力和营养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21个供试菌株存在强、中、弱的致病力分化,其中强致病力类型11个,占52.38%;中等致病力类型6个,占28.57%;弱致病力类型4个,占19.05%。营养亲和性测定表明,21个菌株可划分为3个营养亲和群(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s,VCGs),其中T-9菌株与VD-8菌株属于营养亲和群Ⅱ(VCG2),安阳菌株属于营养亲和群Ⅲ(VCG3),其余18个菌株属于营养亲和群Ⅰ(VCG1)。根据Nit突变体互补测定,供试菌株的营养亲和群与其致病力强弱具有一定相关性。在测试的陕西关中棉区17个棉花黄萎病菌株中,未发现落叶型菌株。
李卫侯丽娟刘燕霞毛岚杨家荣俞征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营养亲和性落叶型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对棉花生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为明确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对棉花生化代谢的影响,采用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处理棉花黄萎病抗病和感病品种的棉苗后,测定棉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陕7191对病菌毒素的抗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中棉19;接种毒素后2品种棉苗叶片SOD活性都降低,感病品种降幅高于抗病品种;感病品种POD活性升高较快,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而抗病品种POD活性持续上升;2品种PAL活性变化趋势相似,接种后抗病品种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2品种MDA和木质素含量均增多,感病品种MDA含量的增幅和增量高于抗病品种。
侯丽娟李卫刘燕霞杨家荣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毒素抗病性鉴定生化代谢
棉花黄萎病菌ISSR反应体系优化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为给棉花黄萎病菌分子变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以棉花黄萎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正交优化方法对PCR体系中DNA聚合酶、引物、dNTPs、DNA模板、Mg2+及10×Buffer等重要参数进行6因素4水平优化,建立了棉花黄萎病菌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并从20条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10条引物。采用该优化反应体系和10条ISSR引物对采自陕西棉花主产区的21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和3个参照菌株进行ISSR分析。结果显示,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谱带,条带分子量均在250~2 000 bp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7个条带,其中58条为多态性条带,占65.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0.59处,供试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型。表明棉花黄萎病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其病害症状类型无相关性。
刘燕霞侯丽娟李卫杨家荣肖蕊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ISSR正交试验
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特性及其毒素的生物测定被引量:1
2010年
对16株陕西来源的棉花黄萎病菌代表菌系液体培养性状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液颜色、分生孢子浓度及蛋白含量等性状差异明显。菌株毒素生物活性的研究表明,毒素对抗、感病品种的毒害作用差异显著,毒素浓度与致萎强度呈正相关性,50μg/ml毒素浓度处理36 h是观察棉苗发病的最佳浓度、时间组合。菌株液体培养特性与毒素生物活性有一定关系,菌株培养滤液蛋白含量与其致萎强度具有相关性。
侯丽娟李卫刘燕霞杨家荣毛岚
关键词:棉花黄萎菌毒素生物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