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智才

作品数:23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遥感
  • 7篇城市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指数
  • 3篇流动人口
  • 3篇居住
  • 3篇公路
  • 3篇光谱特征
  • 2篇都市
  • 2篇都市圈
  • 2篇毒蛾
  • 2篇植被
  • 2篇生态变化
  • 2篇生态脆弱性
  • 2篇生态质量
  • 2篇松林
  • 2篇碳储量
  • 2篇盆地
  • 2篇路域
  • 2篇马尾松

机构

  • 19篇福州大学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三明莆炎高速...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3篇刘智才
  • 10篇王琳
  • 8篇徐涵秋
  • 6篇许章华
  • 4篇黄绍霖
  • 3篇曾宏达
  • 2篇刘辉
  • 2篇任璐
  • 2篇唐菲
  • 1篇刘辉
  • 1篇陈文惠
  • 1篇刘淑虎
  • 1篇王琳
  • 1篇黄向华
  • 1篇王建军
  • 1篇杨冉冉
  • 1篇林娜
  • 1篇吴迪
  • 1篇李乐

传媒

  • 3篇山西建筑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福建建筑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湿地科学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9
  • 4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小尺度生态指数的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小尺度生态指数的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指标;步骤S2:分别计算步骤S1的评价指标,获取相应值;步骤S3:根据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取各指标权重,并进一步获取...
刘智才徐涵秋王琳郑伟雯
流动人口的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2009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解他们在城市中的居住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和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本文以西安市为例,调查了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和模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解决和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提供依据。
刘智才李科昌刘淑虎
关键词:流动人口居住方式影响因素
以西安市灞生态区为例谈城市滨水区开发
2007年
通过对国内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研究和对西安市灞河生态区开发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的一般性目标,以形成城市新的生活与游憩空间。
吴迪刘智才王建军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生态区景观带
浅析西安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特征及住房条件
2007年
通过对西安市城市边缘区的流动人口进行实地调研,对流动人口的特征和住房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必须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建议建造流动人口公寓,从而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
刘智才任璐
关键词:流动人口住房条件城市边缘区
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时空演化及耦合协调性
2023年
[目的]分析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协调状态及其发展趋势,为该都市圈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调控建议与理论参考。[方法]以福州都市圈27个县域城市为例,构建基于韧性“抵抗—恢复—适应”特征的三维生态环境韧性评价模型,建立普适性的社会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剪刀差计算以及重心迁移模型,综合分析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时空演化趋势,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1)福州都市圈的社会经济水平均值由0.181 2上升至0.320 8,高值区在空间上呈现以福州市辖区为核心的“一核三中心”分布特征。(2)都市圈的生态环境韧性均值由0.429 4下降至0.349 4;韧性及其子系统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正自相关性,其中韧性高值区主要集聚于“延平—古田”等内陆山区,而低值区分布于“马尾—湄洲岛”沿海一带,并在福州市辖区及其周围形成了韧性“洼地”。(3)福州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从0.51稳步提升至0.56,县域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发展速度趋于平衡,剪刀差角度普遍减小;协调发展重心向都市圈中部地区移动,进入同步发展类型的县域数量大幅提升;影响都市圈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抗风险指数、人均GDP以及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结论]福州都市圈的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在时空上呈现“错位”发展趋势,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李诗涵陈秋霞许章华俞辉朱嘉豪刘智才刘智才
福州浦下洲湿地开发引发的热环境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周边的湿地经常因城市扩展而被占用,造成了局部生态环境的变化。利用遥感技术,研究福州市浦下洲湿地开发引起的热环境变化。利用LandsatTM卫星影像反演了浦下洲湿地2006年(开发前)和2010年(开发后)的建筑指数、植被覆盖度、土壤和植被湿度、地表温度等主要地表信息参数,分析湿地开发前后这些参数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与2006年相比,该湿地被部分开发后,2010年,植被覆盖度平均减少了10.00%,湿度平均降低了25.64%,建筑指数平均增大了13.85%,地表温度平均升高了48.39%。浦下洲湿地部分被开发为建设用地后,地表温度显著提高,热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刘智才徐涵秋唐菲黄绍霖
关键词:城市建设湿地开发热环境遥感
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及环境的研究与对策——以西安市为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农村推力和大城市吸引力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离开农村,涌进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对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及环境进行研究并提...
刘智才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物质空间形态居住区规划
文献传递
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林碳储量的遥感估算--以长汀河田盆地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全球气候的变化已使得人类日益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变化。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盆地为例,开展马尾松林碳储量估算模型的研究。通过2010年的野外样地调查获得了马尾松林的实测数据,并将其与同年的ALOS遥感影像对应样地的植被光谱信息进行比较。通过研究5种遥感植被指数与马尾松林碳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选取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研究区最佳马尾松林碳储量反演模型。精度分析表明,该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1.95%,均方根误差为3.01 t/hm2,因此可以有效地用于反演研究区的马尾松林碳储量。利用该模型反演出河田盆地2010年马尾松林的总碳储量为114.58×104t,碳密度为34.92 t/hm2。
黄绍霖徐涵秋林娜曾宏达刘智才陈文惠王琳杨冉冉
关键词:马尾松碳储量
基于PROBA/CHRIS影像的归一化阴影植被指数NSVI构建与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开展高光谱遥感影像的阴影检测研究有助于去除阴影,并进一步发挥其高光谱分辨率优势。以多角度高光谱影像PROBA/CHRIS为数据源,尝试从增大明亮区植被、阴影区植被、水体区3种典型地物间光谱的差异入手,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选取特征波段,并分析典型地物在CHRIS影像原始波段及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上的光谱特征,由此构建该影像的归一化阴影植被指数(normalized shaded vegetation index,NSVI)。基于步长法设置合理阈值,对影像予以分类,并从分类精度及光谱差异增强效果两个角度评价NSVI对CHRIS影像阴影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B9和B15可作为构建CHRIS影像NSVI的特征波段;基于NSVI阈值法对CHRIS多角度影像予以分类,各角度影像3种地物的分类精度均在94%以上,总Kappa均大于0.89,0°影像的分类效果最佳;经掩模获取分类后3种地物的子影像,子影像光谱均值有差异,但考虑标准差后则发现其光谱重叠现象较为明显,表明NSVI可增强典型地物间的光谱差异,提高了光谱混淆像元间的可分性。通过进一步比较NSVI与归一化阴影指数和阴影指数的阴影检测效果,亦证明了NSVI的阴影检测能力,说明所构建的NSVI能够应用于PROBA/CHRIS高光谱影像的阴影检测,可为该影像的阴影去除及阴影信息修复等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胡新宇许章华陈文慧陈秋霞王琳王琳王琳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光谱特征
刚竹毒蛾胁迫下毛竹叶绿素与叶光谱特征的关系及其变化
2022年
叶绿素是反映绿色植被健康状态的重要生理参数,虫害胁迫下叶绿素与叶光谱的变化机制较为复杂,深入剖析二者关系对于虫害检测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为试验区,测定不同受害情景下毛竹叶叶绿素含量(SPAD)与叶光谱,采用Pearson相关法筛选叶光谱特征指标,建立叶SPAD的多元线性回归、岭回归、随机森林与XGBoost估测模型。通过比较光谱特征指标筛选结果及模型估测效果,分析刚竹毒蛾胁迫下毛竹叶绿素与叶光谱特征的关系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虫害程度上升,毛竹叶SPAD呈下降趋势;(2)较之于未受害状态,刚竹毒蛾胁迫下毛竹叶光谱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绿峰”和“红谷”趋于消失,“红边”斜率减小,近红外波长反射率降低;(3)基于全样本拟合叶SPAD的最优光谱特征指标为VOG_(2),R_(515)/R_(570),CI_(red),PRI与NDVI_(705),最佳估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0.7537,RMSE=3.0150);(4)基于不同受害程度样本拟合毛竹叶SPAD,最优光谱特征指标分别为健康:CI_(red),VOG_(2),ARVI,R_(515)/R_(570),DVI;轻度:RENDVI,RERVI,REDVI;中度:RENDVI,RERVI,REDVI;重度:VOG_(2),CI_(red),NDVI_(705),PRI;小年:PRI,NDVI_(705),VOG_(1),CI_(red)。最佳估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精度分别为健康(R^(2)=0.8823;RMSE=1.6388);轻度(R^(2)=0.1802;RMSE=3.3354);中度(R^(2)=0.3604;RMSE=3.8867);重度(R^(2)=0.4677;RMSE=2.6018);小年(R^(2)=0.7324;RMSE=2.3754)。由此发现,随着虫害等级上升,毛竹叶光谱特征指标也随之改变,关系模型估测精度呈现先急剧下降后缓慢抬升的态势,模型对健康与小年叶SPAD估测效果较好,对轻—中—重度危害叶SPAD估测效果较差;当毛竹叶SPAD与叶光谱特征的关系趋向紊乱时,预示可能有刚竹毒蛾危害发生。
胡新宇许章华黄旭影张艺伟陈秋霞王琳王琳刘智才
关键词:叶绿素含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