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黎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分子
  • 1篇原核
  • 1篇原核生物
  • 1篇原核生物多样...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嗜热
  • 1篇嗜热厌氧菌
  • 1篇腾冲热海
  • 1篇热海
  • 1篇污泥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进化分析
  • 1篇进化分析
  • 1篇颗粒污泥
  • 1篇基因文库
  • 1篇反应器
  • 1篇分子
  • 1篇UASB反应...
  • 1篇产氢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刘晓黎
  • 3篇东秀珠
  • 1篇陈双雅
  • 1篇魏云林
  • 1篇陈波
  • 1篇季秀玲
  • 1篇陆月情
  • 1篇张桂山
  • 1篇林连兵
  • 1篇张春杨
  • 1篇牛莉莉
  • 1篇马凯
  • 1篇郭晓鹏

传媒

  • 4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个新的高温产氢菌及产氢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利用Hungate滚管技术从西藏山南地区热泉淤泥中分离到一株高温产氢的厌氧发酵细菌T42。菌株T42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阴性,但KOH裂解试验证实其为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大小为0.7μm^0.9μm×3.2μm^7μm,不运动,不产芽孢。其生长温度范围为32℃~69℃,最适生长温度为60℃~62℃,生长pH范围为5.0~8.8,最适生长pH为7.0~7.5,代时30min。有机氮源是T42菌株的必需生长因子。菌株T42利用淀粉、纤维二糖、蔗糖、麦芽糖、糊精、果糖、糖原和海藻糖等底物生长并发酵产氢,发酵葡萄糖的终产物为乙酸、乙醇、H2和CO2。G+C含量为31.2mol%。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T42与Thermobrachium celere和Caloramator indicus位于同一分支,生理生化特征也表明菌株T42应是Thermobrachium属的一个新菌株,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号为AS1.5039。菌株T42的最佳产氢初始pH为7.2,最佳产氢温度为62℃,其氢转化率为1.06mol H2/mol葡萄糖,最大产氢速率为24.0mmol H2/gDW/h。20mmol/L的Mg2+和2mmol/L的Fe2+可分别提高菌株T42的产氢量20%和23.3%,而Ni2+对其产氢无明显的作用。当菌株T42和热自养甲烷热杆菌(Methanothermobacter thermautotrophicus)Z245共培养时,由于降低了氢分压,使其葡萄糖利用率和氢产量分别提高1倍和2.8倍,发酵产物乙酸和乙醇的比例也从1提高到1.7。
牛莉莉刘晓黎陈双雅东秀珠
关键词:产氢特性
甲烷古菌群感效应信号分子的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竹节状甲烷鬃菌(Methanosaeta harundinacea)6Ac是本实验室分离自厌氧颗粒污泥中的甲烷古菌新种。该菌具有短杆(3μm-5μm)和长链状(>200μm)两种细胞形态,且与细胞密度相关,暗示该菌可能存在群感效应调控的细胞形态变化。【目的】验证该菌存在群感效应信号分子并与细胞形态变化相关。【方法】用高丝氨酸内酯指示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NTL4检测菌株6Ac的培养液,并用购买的高丝氨酸内酯标准品加入短杆菌株6Ac检测形态变化。【结果】菌株6Ac的培养液中含有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实验证明化学合成的高丝氨酸内酯N-(β-酮基)辛酰高丝氨酸内酯能够促进竹节状甲烷鬃菌的长链细胞形成。而且在马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mazei)、热自养甲烷杆菌(Methanothermobacter thermautotrophicus)和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的培养液中也检测到了高丝氨酸内酯。【结论】多种甲烷古菌可以产生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并可能以此类物质作为群感效应的信号分子。
郭晓鹏张桂山刘晓黎马凯东秀珠
豆腐废水UASB反应器中的原核生物多样性及主要功能菌群被引量:16
2004年
通过构建 16SrRNA基因文库 ,对豆腐废水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原核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并用MPN法对颗粒污泥中的互养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菌进行了活菌数量测定。结果表明 ,33%的 16SrRNA基因序列属于产甲烷菌 ,氢和乙酸盐营养型的产甲烷菌在颗粒污泥中数量最多 ,分别为 1 1× 10 9个 mL和 4 5× 10 8个 mL。低GC革兰氏阳性菌和δ 变形菌纲分支的细菌也是颗粒污泥中的主要菌群 ,它们的 16SrRNA序列分别占 2 2 %和 9% ,其中互养产乙酸细菌在颗粒污泥中的数量可达 4 5× 10 7个 ml。绿色非硫细菌是另一类丰度很高的细菌 ,其 16SrRNA序列占文库的 12 %。对各类微生物在颗粒污泥中可能的作用进行了讨论。通过研究不仅了解了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组成 ,还为从中分离特异类群的微生物提供了指导。
张春杨刘晓黎东秀珠
关键词:基因文库UASB反应器原核生物系统发育颗粒污泥
腾冲热海七株高温厌氧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中国云南腾冲热海环境中厌氧菌的分类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利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从云南腾冲热海80℃-93℃温泉中分离出7株高温厌氧菌,对其进行形态、生长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结果】7株菌株细胞形态均为杆状,不产芽孢,革兰氏阴性,严格厌氧,在70℃生长良好。其中较典型的菌株RH0802能在55℃~80℃温度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70℃;生长pH值范围为5.5-8.5,最适pH值为7.0,能利用葡萄糖、淀粉、甘露醇、甘露糖、核糖、麦芽糖、纤维二糖、木糖、果糖、半乳糖、木聚糖、甘油,不能利用蔗糖、丙酮酸。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的比较分析表明,其中5株菌与Caldanaerobacter属菌株的最高相似性均在98%以上,而RH0804与RH0806分别为96%和93%。菌株RH0802-RH0808的序列登录号分别为FJ748766、FJ748762、FJ748761、FJ748763、FJ748765、FJ748764和FJ748767,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号分别为CGMCC1.5134-1.5140。【结论】分离自腾冲热海的7株嗜热厌氧菌与Caldanaerobacter属菌株有较高相似性,可将这7株菌株鉴定为Caldanaerobacter属菌株(Caldanaerobacter.sp),其中菌株RH0804和RH0806有成为新种的可能。
陆月情陈波刘晓黎季秀玲魏云林林连兵
关键词:腾冲热海嗜热厌氧菌系统进化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