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作品数:8 被引量:35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安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西安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 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糖、空腹C肽及β_(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104例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2,常规综合药物+泼尼松片治疗)和观察组(n=52,常规综合药物+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C肽(FC-P)、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及血糖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耳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纯音气导平均听阈(PTA)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其FC-P、β_(2)-MG水平,改善耳鸣、疼痛、听力障碍等症状。 易春曦 刘晓霞关键词:突发性耳聋 糖尿病 布地奈德混悬液 鼓室内注射 血清胱抑素C、尿kim-1、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kim-1、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选择糖尿病患者115例,对照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检测两组的血清Cys-C、尿kim-1及mALB水平,比较两组之间Cys-C、kim-1、mALB水平的差别;分析评价Cys-C、kim-1、mALB单个及联合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Cys-C、kim-1、m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mALB测定(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Cys-C、kim-1、mALB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胱抑素C、尿kim-1及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明显优于尿微量白蛋白等单一指标。 刘晓霞 李苏童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脂肪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诱导小鼠3T3-L1细胞,分别给予25mmol/L、40mmol/L及70mmol/L浓度的葡萄糖作用24h,提取细胞RNA,通过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脂肪细胞因子Vaspin、IL-6及脂联素(Adiponectin,APN)mRNA表达情况。结果: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Vaspin、IL-6mRNA的表达增高,APNmRNA的表达减低。结论: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是影响脂肪细胞Vaspin、IL-6及APNmRNA表达的因素。 王丽萍 刘晓霞 武金娥 周鑫 刘萍关键词:葡萄糖浓度 3T3-L1细胞 VASPIN IL-1 EB病毒感染和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和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病理科NK/T细胞淋巴瘤25例存档的蜡块,另选取鼻咽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20例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原位杂交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25例均有一定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凝固性坏死,多形性淋巴样瘤细胞弥漫或散在分布,主要为中等细胞及大细胞,有血管中心性浸润12例;CD20阳性0例,CD45RO阳性25例(100.0%),CD56阳性21例(84.0%),CD3阳性25例(100.0%),粒酶B阳性22例(88.0%),T细胞内抗原1(TIA1)阳性25例(100.0%);EBER1/2阳性21例(84.0%),LMP-1阳性12例(48.0%),EBER1/2、LMP-1均阳性12例(48.0%)。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EBER1/2、LMP-1阳性均为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和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显著相关(r=12.562,P=0.002),EB病毒感染可能在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青利 刘晓娥 刘晓娥 肖延风 李敏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 因果律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GDM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监测,两组患者均根据血糖波动情况给予相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时段血糖检测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等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新生儿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但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无明显影响。 刘晓霞 徐全东 廉旭蓉 王燕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新生儿 Vaspin通过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地塞米松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Vaspin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3T3-L1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前脂肪细胞3T3-L1经地塞米松、IBMX及胰岛素混合诱导剂诱导8d,分化成为成熟脂肪细胞。(1)不同质量浓度Vaspin(0、50、100、200ng/mL)处理成熟3T3-L1细胞,观察PAKT/AKT通路的变化。(2)采用1μmol/L地塞米松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验组、Vaspin 200ng/mL+wortmannin 100nmol/L组。(3)观察Vaspin作用不同时间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胰岛素信号通路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Akt/phospho-Akt蛋白表达。结果 (1)Vaspin(0、50、100、200ng/mL)干预成熟脂肪细胞12h,Vaspin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PAKT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在100、200ng/mL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实验组葡萄糖消耗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葡萄糖消耗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IRS-1、PI3K、PAKT的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RS-1、PI3K、PAKT的蛋白表达量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ortmannin预处理则阻断了Vaspin对PAKT/AKT、PI3K、IRS-1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 Vaspin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中的PAKT/AKT胰岛素信号通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改善了地塞米松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刘萍 刘萍 农晰婷 刘晓霞 武金娥 周鑫 周鑫 成淑英关键词:VASPIN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细胞 胰岛素信号通路 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常规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选用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仅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并且治疗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甲钴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 刘晓霞 张洁 雷烨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芪药消渴胶囊 甲钴胺 神经传导速度 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血浆醛固酮、肾素及心钠素水平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不伴高血压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ADS)、心钠素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2DMH组)72例,我院住院或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不伴高血压患者(2DM组)68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C组)54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昼夜血压的正常节律是否存在,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和舒张压(24 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和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舒张压(nDBP),计算△MBP。并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血浆醛固酮、心钠素水平。结果 2DM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显著高于C组(47/68 vs 9/54,P<0.05),其中以24 hDBP、dDBP及nDBP显著升高(P<0.05)。2DM组PRA、AngⅡ、ADS均显著高于C组(P<0.05)。2DMH组PRA、AngⅡ、ADS显著高于2DM组(P<0.05)。2DMH组及2DM组ANP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新诊断的不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有血压昼夜节律的紊乱且血清PRA、AngⅡ、ADS已开始升高。 润琳 王芳 刘萍 王翔 王丽萍 李恒 刘晓霞 马文英 王琪关键词:24H动态血压 肾素 醛固酮 心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