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宁

作品数:68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6篇图像
  • 16篇颅骨
  • 10篇人脸
  • 8篇配准
  • 7篇人脸识别
  • 7篇网络
  • 7篇兵马俑
  • 6篇颅像重合
  • 5篇多尺度
  • 5篇三维人脸
  • 5篇特征提取
  • 4篇点云
  • 4篇迭代
  • 4篇迭代最近点
  • 4篇三维模型
  • 4篇三维人脸识别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识别方法
  • 4篇特征点

机构

  • 67篇西北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7篇刘晓宁
  • 43篇耿国华
  • 30篇周明全
  • 6篇高原
  • 5篇王小凤
  • 5篇李康
  • 4篇杨雪
  • 4篇冯筠
  • 4篇刘喆
  • 2篇赵宏安
  • 2篇王建新
  • 2篇董卫军
  • 2篇王洁
  • 2篇张军
  • 2篇樊少荣
  • 2篇张仲立
  • 2篇任勇
  • 2篇白涛
  • 2篇任荣荣
  • 2篇张翔

传媒

  • 8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光学精密工程
  • 4篇计算机应用与...
  • 4篇计算机应用研...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计算机工程
  • 2篇光学学报
  • 2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二维深度假图泛化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假图检测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二维深度假图泛化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克服了现下因DeepFake技术与GAN网络技术有较大差异而使得图像难以使用唯一检测器进行泛化检测的困难,通过检测方法克服了当...
刘晓宁蒋艺江雨林芃樾冯龙
基于相对特征的音乐哼唱多句检索算法被引量:4
2011年
面对海量音乐数据,如何在基于内容检索时对其建立索引以提高检索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以句为单位对音乐内容提取特征并建立索引时,库中保存的是音乐旋律的相对特征,但用户在哼唱检索时,有时会哼唱一段包含多句的音乐来检索,这就需要生成多句特征。对此提出单句特征和多句转换及匹配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应用于检索系统中,获得了较好的检索效果,相关成果也可应用于具有相似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检索系统中。
王小凤耿国华刘晓宁孙霞
关键词:索引
基于点对分布的三维模型特征提取算法被引量:8
2006年
基于形状分布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对分布的三维模型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根据两随机点间的连线与模型是否有交点,将连线分为U类和W类,并分别为两类连线构建形状分布直方图,从而解决了形状分布算法对于外形相近但细节不同的三维模型的检索问题,提高了检索精度。
刘晓宁周明全高原周继来
关键词:特征提取
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技术
周明全耿国华张仲立王建新赵宏安茹少锋康宝生王冰张德同樊少荣刘晓宁李春龙
针对破碎文物形状的特殊性,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行破碎文物计算机辅助复原的研究,提供文物计算机复原模型展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该项研究为文物的复原、修复、仿制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开辟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的...
关键词:
关键词:文物复原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
一种颅骨面貌复原模型构建方法及复原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颅骨面貌复原模型构建方法及复原方法。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构建样本数据集,所述样本训练集包括多个颅骨样本和各颅骨样本的面皮样本,所述多个颅骨样本和其面皮经过坐标归一化和尺度归一化处理;所述颅骨样本和面皮样本为二维数...
刘晓宁林芃樾夏思媛江雨蒋艺杨稳耿国华
文献传递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兵马俑色彩复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兵马俑色彩复原方法,该方法以GAN网络为基础构建兵马俑色彩复原网络模型,并对该兵马俑色彩复原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进而将相应的兵马俑图像进行色彩复原。具体包括:收集兵马俑数据集,通过旋转,裁...
刘晓宁汪强拓东成郭佩瑶刘金红王跃进杨雪
文献传递
加入迭代因子的层次化颅骨配准方法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在基于知识的颅面复原中,为了对未知颅骨的面貌进行复原,需要在颅骨库里寻找相似颅骨,将相似颅骨的面皮作为参考。寻找相似颅骨的过程即颅骨配准,配准的精度和效率是两个重要性能指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区域和改进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的层次化颅骨配准方法。方法首先,将颅骨模型去噪、简化并归一化,通过计算体积积分不变量,确定每个点的凹凸性;使用K-means方法,将颅骨上的点聚类为多个或凹或凸的特征区域。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两个颅骨的相似特征区域,对每一个可能的匹配计算3维变换,将两个颅骨粗略对齐;最后,采用加入迭代因子的方法对ICP算法进行改进,使用改进的ICP算法对颅骨进行精配准。结果将本文方法用于颅骨模型、兵马俑模型以及公共数据集中的3维模型配准,经典ICP算法的配准时间分别为6.23 s、7.61 s、4.17 s,改进的ICP算法配准时间分别为3.02 s、3.23 s、2.83 s,算法效率提高了约2倍,配准效果也有明显提高。实验中通过对迭代因子的测试,发现不同的数据集需要设定不同的迭代因子。结论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区域特征的层次化配准方法提高了颅骨配准的精度和效率,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用于相似3维模型配准。
朱丽品刘晓宁刘雄乐卢燕宁
关键词:积分不变量主成分分析法
一种智能化的颅面翻译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颅面翻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颅骨和面部CT图像数据;2、将颅骨和面部CT图像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三维重建和光顺处理,得到完整的颅骨和面部的三维模型;3、将颅骨和面部的三维模型放置在法兰克福...
刘晓宁王晓蕾拓东成王洁田少彤雷诗宇
一种基于U-GAT-IT改进的秦腔角色卡通化风格迁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U‑GAT‑IT改进的秦腔角色卡通化风格迁移的方法,首先制作了独有的秦腔角色卡通数据集,并对搜集到的人脸图片进行修改尺寸大小等预处理操作,其次在U‑GAT‑IT网络的基础上,在编码器之前和解码器之后均增...
耿国华马星锐刘喆周明全冯龙李启航刘晓宁刘阳洋
文献传递
层次优化的颅骨点云配准被引量:9
2019年
颅骨配准是颅面复原的重要步骤之一,其配准精度和效率对复原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颅骨点云模型的配准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层次优化的颅骨点云配准方法。将颅骨配准分为粗配准和细配准两个过程。首先对颅骨点云模型进行去噪、简化和归一化等预处理;然后对颅骨点云模型提取特征点并计算其特征序列,根据特征序列进行约束寻找初始对应点对,并采用k-means算法剔除误匹配点,实现颅骨粗配准;最后通过加入几何特征约束的改进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实现颅骨细配准,从而达到颅骨精确配准的目的。本文分别对粗配准、细配准和先粗再细完整配准过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粗配准过程,与未优化的粗配准算法相比,本文优化后的粗配准算法的配准精度提高了约35%,算法耗时增加了约6%;细配准过程,与ICP算法相比,本文改进ICP算法的配准精度和收敛速度分别提高了约20%和43%,算法耗时减少了约47%;先粗再细的完整配准过程,本文算法的配准精度和收敛速度都要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证明了本文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颅骨点云配准算法,可以实现颅骨点云的精确配准。
杨稳周明全耿国华刘晓宁李康张海波
关键词:特征点K-MEANS算法迭代最近点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