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丰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小鼠
  • 4篇ΓΔT细胞
  • 2篇人外周血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免疫
  • 2篇抗原
  • 2篇T细胞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胸腺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受体
  • 1篇炎症
  • 1篇正常人
  • 1篇正常人外周血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济南大学医院

作者

  • 7篇刘庆丰
  • 7篇何维
  • 5篇崔莲仙
  • 3篇康宁
  • 3篇巴德年
  • 2篇胡愉
  • 2篇汤龙
  • 1篇林颖
  • 1篇陈冬青
  • 1篇王红
  • 1篇杜桂书
  • 1篇胡云章
  • 1篇何洪彬
  • 1篇陈兴明
  • 1篇张惠媛
  • 1篇张建民
  • 1篇赵建晴
  • 1篇郝志勇
  • 1篇李静
  • 1篇孔庆利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外周血γδ T细胞的可溶性anti-TCR γδ抗体扩增及其培养和保存的条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不同的制备方法,摸索适于临床应用的培养和保存条件。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以固相化和可溶性anti-TCRγδ抗体进行刺激,以添加小牛血清或人AB血浆的RPMI1640培养液或AIM V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γδT细胞存活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考察γδT细胞的纯度和亚型,采用乳酸脱氢酶(lac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γδT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杀伤作用。结果:添加15%小牛血清和添加5%人AB血浆的RPMI1640培养液对γδT细胞的培养效果接近,均优于AIM V无血清培养液。可溶性抗体与固相化抗体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的效果相似;可溶性抗体扩增的γδ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库容完整,同时具有TCR Vδ1和Vδ2两种亚型;对肺癌、肝癌和卵巢癌细胞系均有体外杀伤活性。这些γδT细胞在含1%人AB血浆或0.25%人血白蛋白的生理盐水中、4℃条件下保存12h,细胞存活率仍达95%以上。结论:可溶性anti-TCRγδ抗体和含有人AB血浆的RPMI1640培养液可以用于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体外扩增,扩增得到的γδT细胞在含有血浆或白蛋白的生理盐水中稳定性较好。
康宁崔瑛周建华刘庆丰崔莲仙巴德年何维
关键词:ΓΔT细胞
中药复方CHPⅡ对PDAPP^(V71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病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 (CHPII)对PDAPPV71 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HPⅡ对PDAPPV71 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淀粉样蛋白沉淀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程度的影响。 结果 CHPⅡ治疗组PDAPPV71 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淀粉样蛋白沉淀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脑复康组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也明显降低。 结论 CHPⅡ能够明显降低PDAPPV71 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淀粉样蛋白沉淀 ,降低脑组织内的神经炎症反应。
张建民胡愉王红孔庆利刘庆丰何维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淀粉样蛋白神经炎症
病原体抗原刺激的正常人外周血CD4^+T细胞对γδ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CD4+T辅助(Th)细胞和γδT细胞在抗微生物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相互作用有待阐明。本文报道以胞内感染体结核杆菌、人类VI型疱疹病毒及胞外寄生虫阴道毛滴虫刺激活化从正常人外周血经洗淘法分离纯化的CD4+T细胞,结果各组活化的细胞均表现明显增殖和产生以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显著升高为主的Th1型细胞因子分泌谱。利用细胞隔离渗透性共培养体系,将抗原活化的CD4+T细胞和γδT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γδ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作用均可为CD4+T细胞产生的可溶性因子所显著增强。这提示在抗感染免疫中,CD4+Th1细胞可通过Th1型细胞因子促进γδT细胞功能。
何维李刚林颖于松涛刘庆丰杜桂书李静巴德年
关键词:T细胞细胞毒
小鼠胸腺雄激素受体的定位及其与新分子Rwdd1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胸腺萎缩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RT-PCR观察AR在小鼠胸腺内的分布;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胸腺细胞增殖,观察睾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AR和Rwdd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R和pcDNA3.1-Rwdd1-V5,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法观察二者之间在细胞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AR广泛分布在胸腺皮质和髓质,且主要定位于胞核。在不同胸腺细胞亚群中均有AR表达,其中以CD4-CD8-(DN)细胞表达水平最高。3种胸腺上皮细胞系中仅皮质来源的427.1细胞系存在AR表达。胸腺细胞中存在功能性AR。AR与Rwdd1之间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结论小鼠胸腺细胞中存在AR的表达,目前尚不能证明AR与Rwdd1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陈岱康宁汤龙刘庆丰胡愉崔莲仙何维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胸腺
小鼠脾脏来源的调节性表型γδT细胞的存在和体外诱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初始γδT细胞是否存在具有调节细胞表型的亚群,同时是否能够像CD4+CD25-T细胞一样可以在体外诱导产生具有调节表型的γδT细胞。方法:采用流式分选或磁珠分选的方法分离纯化脾淋巴细胞中γδT细胞,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初始的γδT细胞以及TGFβ-(5ng/ml)诱导后的γδT细胞中Foxp3及部分调节性T细胞表面分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D4+CD25+T细胞相比,初始的γδT细胞Foxp3表达量很低;活化的γδT细胞经过TGFβ-诱导后Foxp3表达量明显增加,同时与免疫调节相关的表面分子如GITR、CTLA-4和细胞因子TGFβ-、IL-10的表达量也相应增加,IFNγ-的表达有所降低。结论:初始的γδT细胞低表达Foxp3,在体外可经TGFβ-诱导产生具有调节性T细胞表型的亚群。
杨静琳康宁汤龙陈兴明刘庆丰崔莲仙胡云章何维
关键词:ΓΔT细胞调节性T细胞FOXP3
快速分析和鉴定肿瘤抗原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γδT细胞是近10多年来人们新认识的一种T细胞亚群,尽管其在抗原识别及其对多数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中所独有的特性[1]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尚未发现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γδT细胞所识别的肿瘤抗原.如何发现和快速分析潜在的肿瘤抗原呢?研究表明γδT细胞是以MHC非限制性直接识别的方式识别抗原的,并且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之间特异性反应部位是抗原表位,而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是TCR的互补决定区3(complementary determining regions 3,CDR3),同时,以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biosensor为检测仪器的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技术为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尤其是膜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不需标记的实时检测平台[2].为此,我们利用SPR biosensor,用卵巢上皮癌(ovarian epithelium carcinoma,OEC)肿瘤组织浸润的γδT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γδT lymphocyte,γδTIL)TCRδ链的CDR3短肽快速分析和鉴定其所识别的肿瘤抗原肽.
何洪彬赵建晴刘庆丰张惠媛郝志勇徐雁英崔莲仙何维
关键词:肿瘤抗原抗原识别肿瘤免疫治疗ΓΔT细胞
免疫重建SCID小鼠B淋巴母细胞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在免疫重建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t,SCID)小鼠体内建立人的B淋巴母细胞瘤模型。方法将SCID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分别为:(1)实验组:在每只SCID小鼠的腹腔内接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1周后,腹腔接种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悬液;(2)不经任何处理的SCID小鼠对照组;(3)腹腔接种人PBMC的SCID小鼠对照组;(4)腹腔接种EBV悬液的SCID小鼠对照组。每日观察小鼠的健康情况,于免疫重建的第5周解剖各组小鼠,观察腹腔各脏器的肿瘤形成情况,并用HE染色、组织化学以及PCR方法鉴定所长肿瘤的特性。结果4周后,在接种EBV的免疫重建SCID小鼠的腹腔中可形成(35±12.5)mm3大小的肿瘤,多位于肝脏,而对照组均未见有肿瘤生长;HE染色表明,所长的肿瘤均为高分化的B淋巴母细胞瘤;组织化学实验表明,肿瘤细胞均可表达CD19、CD20、CD45RA分子和EB病毒编码的蛋白;PCR检测显示,肿瘤组织的DNA在269bp处出现特异的EBV扩增条带。结论成功建立了免疫重建SCID小鼠的人B淋巴母细胞瘤模型,为研究人类肿瘤免疫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
陈冬青白连钧刘庆丰崔莲仙何维巴德年
关键词:EB病毒免疫重建SCID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