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巍

作品数:191 被引量:47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79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4篇病毒
  • 21篇流行病
  • 21篇流行病学
  • 17篇诺如病毒
  • 17篇麻疹
  • 15篇移液器
  • 15篇抗体
  • 15篇基因
  • 12篇乙型
  • 11篇脊髓灰质炎
  • 11篇肝炎
  • 10篇疫苗
  • 10篇消毒
  • 10篇腹泻
  • 9篇血清
  • 9篇消毒装置
  • 9篇基因型
  • 8篇生物安全柜
  • 8篇流行性
  • 7篇急性弛缓性麻...

机构

  • 191篇广西壮族自治...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桂林市疾病预...
  • 3篇广西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河池市疾病预...
  • 2篇北海市疾病预...
  • 2篇柳州市疾病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防城港市疾病...
  • 1篇贵港市疾病预...
  • 1篇百色市疾病预...
  • 1篇柳州铁路局
  • 1篇玉林市疾病预...
  • 1篇钦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91篇刘巍
  • 75篇钟革
  • 73篇邓丽丽
  • 66篇韦一知
  • 57篇韦敬航
  • 54篇梁亮
  • 49篇马宇燕
  • 40篇卓家同
  • 40篇秦月
  • 30篇陈世毅
  • 24篇谭冬梅
  • 22篇邓秋云
  • 20篇杨庆利
  • 20篇谢镇国
  • 18篇郑志刚
  • 17篇杜进发
  • 17篇杨仁聪
  • 15篇唐振柱
  • 15篇班华国
  • 14篇黄影

传媒

  • 34篇应用预防医学
  • 2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1篇广西预防医学
  • 8篇中国计划免疫
  • 5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3
  • 8篇2022
  • 21篇2021
  • 31篇2020
  • 22篇2019
  • 1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13篇2005
  • 4篇2004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安全柜操作手托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生物安全柜操作手托。;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生物安全柜操作时托手使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刘巍朱华晨管轶马宇燕韦一知段炼
人类札幌病毒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札幌病毒(Sapovirus,Sa 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中的札幌病毒属(Sapovirus),可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急性胃肠炎。Sa V于1976年在腹泻病人样本中首次检出[1],此后日本札幌市一所育婴院在1977年至1982年之间发生的多起急性胃肠炎暴发中均检出了与之形态相似的病毒,经病毒学与遗传学研究,
韦敬航刘巍
关键词:腹泻病人病毒研究核苷酸序列病毒基因组全基因组序列细胞培养
一种玻璃组织研磨器低温操作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组织研磨器低温操作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研磨器放置孔、标本管放置孔、研磨孔、顶盖、保冷剂注入孔和螺帽,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顶盖,所述的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研磨器放置孔、标本管放置孔和研磨孔;所述的研磨器放...
梁亮刘巍钟革邓丽丽韦一知
文献传递
2005~2009年广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了解广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广西自治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9年5年间广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0 2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51/10万。52.1%的病例分布在6~15岁之间,发病人群主要是托幼机构儿童和在校学生。男∶女发病比例为1.65∶1。腮腺炎暴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地区。每年的春末夏初及冬季为流腮的两个发病高峰。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
邓秋云邓革红钟革刘巍杨仁聪杜进发黄春光陈世毅李艳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疫情特点
琼脂分液杯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琼脂分液杯。;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根据实验需要定量获取琼脂放入培养皿或烧杯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刘巍李彩锦谭冬梅韦敬航秦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3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广西2013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白喉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5个县采集0~6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白喉抗体。结果 2013年共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3 191份,白喉抗体阳性率81.13%,中位数抗体浓度(Median Antibody Concentration,MAC)为0.046IU/ml。5个县白喉抗体阳性率在69.97%~90.47%之间(χ~2=104.99,P<0.001),MAC在0.029IU/ml^0.068 IU/ml之间(H=112.90,P<0.001)。各年龄组白喉抗体阳性率在75.34%(11~20岁组)~86.76%(51~60岁组)之间(χ~2=57.01,P<0.001),MAC在0.032IU/ml(0~10岁组)~0.111IU/ml(31~40岁组)之间(H=144.78,P<0.001)。男、女性白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00%和80.51%(χ~2=1.13,P=0.287),MAC分别为0.051IU/ml和0.042IU/ml(U=1 155 974.50,P=0.001)。结论白喉抗体血清学调查结果可反映当地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情况,预测广西近几年不会发生白喉流行,需对白喉抗体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年龄组进行强化免疫以进一步巩固白喉免疫屏障;同时应严格按照含白喉类毒素疫苗接种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全程接种,防止出现某些剂次疫苗漏种的现象。
梁亮马宇燕韦敬航邓丽丽韦一知钟革刘巍
关键词:白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加样槽孵育架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加样槽孵育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为一次性加样槽提供温度可控的孵育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刘巍杜进发陈世毅秦月韦一知
流行性腮腺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mpsvirus,Mu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该病发生的病理变化及造成的危害并非仅局限于腮腺,MuV还能够侵犯多个脏器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及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伤残或死亡.
邓丽丽刘巍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非化脓性病理变化
实验室监测证实广西实现无脊灰野病毒状态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用病毒学监测数据证实广西实现无脊灰野病毒循环。方法对1996~2000年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的实验室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8年省脊灰实验室经WHO和卫生部认可成为合格实验室 ;1997年以来AFP病毒学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卫生部的要求。1996~2000年共从115例AFP粪便标本中分离到PV ,经分离鉴定全部是疫苗相关株 ,没有野病毒。
刘巍谢振国李秀芳韦一知沈立萍班华国卓家同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病毒
2000年广西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了解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714例RFIs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 ,对204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麻疹IgM阳性率为45.7 % ,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7.5%。在出疹后4~14天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麻疹IgM阳性数以1~14岁为主 ,1~6岁最高 (44.5% ) ,风疹IgM阳性数是7~14岁为最高 (73.5% ) ;麻疹IgG检出<1:200为76例 (27.7 % ) ,1:200为59例 (21.5% ) ,1:800为17例(6.2 %) ,1:3200为25例(9.1 %) ,≥1:12800为27例(9.8 %)。结论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 ;采集血清标本要注意质量和采集时间 ;麻疹患者与风疹患者有一定的年龄差距 ,风疹是最主要的需要与麻疹相鉴别的RFIs,未经实验室诊断极易发生误诊 ;应提高麻疹实验室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
沈立萍刘巍卓家同谢振国韦一知钟革
关键词:发热出疹性疾病麻疹风疹IGM抗体IGG抗体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