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少华

作品数:145 被引量:259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52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29篇下颌
  • 26篇颌骨
  • 26篇细胞
  • 25篇下颌骨
  • 21篇畸形
  • 19篇口腔
  • 17篇血管
  • 17篇硬化剂
  • 15篇蛋白
  • 15篇基因
  • 14篇血管瘤
  • 14篇静脉畸形
  • 13篇愈合
  • 12篇泡沫硬化剂
  • 12篇骨折
  • 11篇牵张
  • 11篇牵张成骨
  • 8篇婴幼
  • 8篇婴幼儿
  • 8篇婴幼儿血管瘤

机构

  • 139篇山东大学
  • 13篇四川大学
  • 6篇浙江省人民医...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泰山医学院附...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莱芜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作者

  • 145篇刘少华
  • 33篇陈安威
  • 30篇魏奉才
  • 28篇王涛
  • 18篇刘怡然
  • 16篇孙善珍
  • 15篇张东
  • 14篇刘云生
  • 13篇谈万业
  • 12篇黄莹莹
  • 10篇彭化海
  • 10篇刘超
  • 10篇王勇
  • 9篇董作青
  • 9篇李凯
  • 9篇程刚
  • 8篇田卫东
  • 8篇李声伟
  • 8篇王磊
  • 6篇万凤丽

传媒

  • 1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0篇山东大学学报...
  • 9篇上海口腔医学
  • 6篇口腔医学
  • 6篇中国口腔颌面...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2篇第三届全国口...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1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默Id-1基因抑制口腔癌的生长转移
刘少华魏奉才董作青刘培陈正岗
口腔癌发生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位,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5年报道,中国口腔癌的绝对病例数居世界首位。在过去20年里口腔癌的死亡率略有下降,但其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不前,维持在41%~7...
关键词:
关键词:口腔癌基因抑制
一种应用于治疗脉管异常的乙醇泡沫硬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脉管异常的乙醇泡沫硬化剂及制备方法,包括无水乙醇、水、吐温80、稳定剂。还包括透明质酸,无水乙醇32‑42%、吐温80 0.5‑2%、蛋黄卵磷脂0‑25(不包括0)、透明质酸0‑2%(不包括0),剩余...
刘少华张涵恕杨爱军
文献传递
骨折愈合过程中纤维粘连蛋白及其受体整合素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纤维粘连蛋白及其受体整合素β1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兔作下颌骨骨折的动物模型,分别于骨折前一天及骨折后第1、3、5、7、14、30、60、90天取骨断端组织标本作成石蜡切片,分别以小鼠抗 ...
刘少华程刚李声伟田卫东刘磊
文献传递
石蜡包埋骨组织切片核酸原位杂交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骨组织切片的核酸原位杂交方法,以检测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组织内整合素β_1mRNA的表达。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的整合素β_1mRNA的寡核苷酸探针,对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下颌骨骨折后不同愈合时期的骨组织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核酸原位杂交,观察整合素β_1mRNA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整合素β_1mRNA在骨组织中的各种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呈阳性表达,骨折7天后整合素β_1mRNA表达增强,14~30天最强,90天后接近正常。结论 应用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核酸杂交技术,对于石蜡包埋骨组织的mRNA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刘少华程刚李声伟田卫东刘磊魏世成陈伟辉
关键词:核酸原位杂交寡核苷酸探针骨组织下颌骨骨折
一种用于下颌骨修复手术中的腓骨取骨固定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下颌骨修复手术中的腓骨取骨固定装置,属于医学相关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基座,基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一侧向往复运动机构固定连接;该侧向往复运动机构具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连接有踝关节定位板...
宋晓彬杨学馨刘少华王辰琛乔廷秀柴丽君司继兰安丰帅王芳张颖马文慧李发利曹延文吕志磊刘欣宇栾毅君赵臻乔文兰谈万业石亮孔辉唐健陈安威窦宇王冰
Multistage Sclerotherapy for Extensive Lymphatic Malformations with Airway Involvement in Infant: A Protocol to Prevent Tracheotomy
Purpose:The management of extensive head and neck lymphatic malformations(LMs)in infants is challenging becaus...
刘少华陈安威王涛黄莹莹
改良PBL教学法在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典型病例引导结合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2012年03月-2012年0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颌面外科涎腺疾病临床教学中,将参加教学2007级本科七年制学生34人,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PBL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客观试题考核和主观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结果:客观考核表明,改良PBL教学组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问卷调查显示,改良PBL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结论:典型病例引导结合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授课相比,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值得推广。
陈安威万凤丽王涛张风河赵华强葛少华刘少华
关键词:典型病例PROBLEM口腔颌面外科
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TGF-β1动态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探讨TGF-β1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行两侧下颌骨切开术,经7天间歇期后以0.5mm/12h的速度牵张,7d后固定。分别于间歇期1d、7d,牵张期1d、4d、7d,固定期1、3、5周随机处死2只动物取下颌骨标本,运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下颌骨标本进行TGF-β1的检测。结果:TGF-β1在潜伏期和固定期表达较弱,牵张期表达明显增强,在牵张第7天表达达高峰,且集中表达于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TGF-β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有望利用外源性TGF-β1提高牵张成骨形成骨的质和量,从而为牵张成骨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孙明霞赵华强谈万业刘少华
关键词:牵张成骨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
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治疗口咽部重型阿弗他溃疡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治疗口咽部重型阿弗他溃疡(MjAU)的效果。方法92例顽固性口咽部MjAU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小剂量系统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中剂量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病程15~180d,平均(47.80±38.79)d,通过治疗14~41d,平均(22.12±7.39)d后溃疡愈合;对照组病程12~145d,平均(44.62±36.03)d,通过治疗12~36d,平均(19.77±8.92)d愈合。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联合治疗与单纯中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顽固性口咽部MjAU有相似的效果。
王卫之张丙峰刘少华王欣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
不同脱敏方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观察2种不同脱敏方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样,取牙本质过敏症患牙160颗,分成2组。试验组80颗为深低温冷冻组,对照组用熨热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近期有效率96.4%,而对照组仅为75%,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深低温冷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牙质过敏症的好方法。
王宝莲张士杰刘少华姜杰
关键词:疗效观察深低温冷冻牙本质过敏麝香草酚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