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林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化学储氢
  • 2篇储氢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炭材料
  • 1篇氢吸附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炭材料

机构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2篇刘宇林
  • 1篇李丽霞
  • 1篇陈晓红
  • 1篇宋怀河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有序中孔炭的电化学储氢性能被引量:6
2007年
将蔗糖、聚环氧乙烯-聚环氧丙烯-聚环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和硅源构成的复合物进行预炭化、炭化和除硅处理合成出有序中孔炭,采用XRD、TEM、HRTEM和N_2吸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将有序中孔炭制成电极开展恒流充放电储氢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具有较高比表面积(720 m^2·g^(-1))和孔容(0.86 cm^3·g^(-1))的有序中孔炭材料的电化学储氢容量为70.1 mAh·g^(-1),高于具有相对较低比表面积(610 m^2·g^(-1))和孔容(0.66 cm^3·g^(-1))的有序中孔炭储氢容量(64.1 mAh·g^(-1)).通过与单壁碳纳米管电极(25.9 mAh·g^(-1))的对比,表明有序中孔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储氢性能和更高的电化学活性.
刘宇林李丽霞陈晓红宋怀河
关键词:电化学储氢氢吸附
纳米炭材料电化学储氢性能研究
氢能作为未来的新能源已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氢源的储存是氢能利用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采用的储氢方式主要有:金属储氢、化学储氢、压缩储氢、气固相储氢,然而它们都不能满足今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需要。纳米炭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
刘宇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