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娜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动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轮枝
  • 3篇轮枝菌
  • 3篇大丽轮枝菌
  • 2篇蛋白
  • 2篇行为发育
  • 2篇朱鹮
  • 2篇笼养
  • 2篇基因
  • 2篇基因敲除
  • 2篇分泌
  • 2篇分泌蛋白
  • 2篇雏鸟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园
  • 1篇行为谱
  • 1篇运输蛋白
  • 1篇摄食
  • 1篇摄食行为
  • 1篇生长发育
  • 1篇饲养

机构

  • 4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动物园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刘娜
  • 2篇田李
  • 2篇徐荣旗
  • 2篇刘佳
  • 2篇毛宇
  • 2篇贾婷
  • 2篇张媛媛
  • 2篇崔多英
  • 2篇曲志才
  • 2篇刘斌
  • 1篇王转斌
  • 1篇张恩权
  • 1篇唐占辉
  • 1篇张洪海
  • 1篇刘丙万
  • 1篇刘乾
  • 1篇梁冰
  • 1篇马建章
  • 1篇付艳华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膜泡运输蛋白VdSec22参与大丽轮枝菌胞外蛋白的分泌和致病性
2015年
【目的】验证大丽轮枝菌分泌途径中一个膜泡运输蛋白Vd Sec22的功能,为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潜在的生物靶点。【方法】利用"正负双向筛选法"的方法,构建大丽轮枝菌Vd Sec22蛋白编码基因缺失的突变体菌株ΔQF。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将其编码基因Vd Sec22重新导入ΔQF构建了功能回补菌株CΔQF。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检测上述菌株分泌胞外蛋白(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毒素蛋白)的能力;采用蘸根接种的方法,检测上述菌株对棉花致病性的差异。同时通过定量PCR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表达量的方法,推断突变体菌株ΔQF中是否发生了内质网应激反应。【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敲除突变体ΔQF和功能回补菌株CΔQF。突变体菌株ΔQF的果胶酶、纤维素酶、毒素蛋白的分泌能力和对棉花的致病性均较野生型减弱,并且产生了内质网应激反应。重新导入Vd Sec22基因可弥补突变体菌株ΔQF的上述缺陷。【结论】Vd Sec22是大丽轮枝菌的一个重要分泌途径蛋白,在大丽轮枝菌诸多胞外致病蛋白的分泌和棉花致病性中起重要作用。Vd Sec22可作为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潜在生物靶点。
田李徐荣旗王转斌刘娜冯凤鹃曲志才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分泌途径
笼养朱鹮雏鸟的行为发育
2014年5~8月和2015年5~8月,在北京动物园利用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10只圈养朱鹦(Nipponia nippon)雏鸟的行为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提出笼养朱鹮雏鸟的行为谱,记录雏鸟发育过程中各种行为首次出...
刘佳崔多英毛宇张媛媛刘娜贾婷刘斌
关键词:行为谱生长发育
人工饲养条件下棕果蝠的摄食行为被引量:4
2007年
2005年8~11月,对北京动物园饲养的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摄食行为进行了研究。每天上午和下午按时喂食,棕果蝠的摄食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放置好水果约4min后,1~3只棕果蝠先在食物周围盘旋,然后返回栖息位置;再经约2min开始进食。当果篮中剩余少量水果时,部分棕果蝠到地面取食。上午喂食后,在地面取食的棕果蝠数目出现1个高峰;下午喂食后,地面取食出现4个高峰。下午取食时间显著长于上午(P<0·05)。棕果蝠进食完一块水果后,并不立即再次取食,而是存在一段时间间隔,期间雌雄棕果蝠的行为包括静止、理毛、张望、飞行、抢食、争斗、爬行、排泄、舔生殖区、舔顶棚等。雌雄的行为出现频次存在差异,其中雄性与哺乳期雌性的静止、理毛、飞行、抢食、争斗、舔生殖区行为差异显著(P<0·05);雄性与非哺乳期雌性的静止、理毛、张望、飞行、舔生殖区行为差异显著(P<0·05);哺乳期与非哺乳期雌性的静止、理毛、飞行、抢食行为差异显著(P<0·05)。
刘娜张洪海张恩权梁冰付艳华刘丙万马建章唐占辉
关键词:蝙蝠棕果蝠摄食行为
笼养朱鹮雏鸟的行为发育被引量:1
2016年
2014年5-8月和2015年5-8月,在北京动物园利用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10只圈养朱鹮(Nipponia nippon)雏鸟的行为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提出笼养朱鹮雏鸟的行为谱,记录雏鸟发育过程中各种行为首次出现时间,分析了朱鹮雏鸟行为时间分配及与日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雏鸟出壳后至10-16日龄,以休息行为为主,休息行为时间分配达46.87%以上,随日龄增加休息行为逐渐减少,趋于稳定;休息行为与日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站立、游走和理羽等行为与日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趴卧行为在开始阶段随日龄增加,7 d达到最大值,随着蹲伏和站立行为的出现,趴卧行为逐渐减少;4日龄雏鸟排便时上体趴伏,尾部抬高,粪便呈喷射状排出至巢窝外,排便姿势具有明显的卫生功能;观察中首次发现朱鹮雏鸟有藏食行为和涮食行为,隐藏食物和涮洗食物的行为可能来自遗传,在群体中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刘佳崔多英毛宇张媛媛刘娜贾婷刘斌
关键词:朱鹮雏鸟行为发育北京动物园
大丽轮枝菌一个分泌系统蛋白P-type ATPase基因的功能验证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是引起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的致病菌,其防治难度极大,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该病害的手段。已有研究证实大丽轮枝菌分泌的毒蛋白是引起棉花黄萎、落...
刘娜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基因敲除分泌蛋白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通过缺失大丽轮枝菌Vdku80构建其高效基因敲除受体菌株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验证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关键基因Vdku80的功能,构建高效的大丽轮枝菌基因敲除受体菌株。【方法】利用常规基因敲除的方法,构建大丽轮枝菌Vdku80基因缺失的突变体菌株ΔVdku80。即将Vdku80的同源重组DNA片段(Vdku80的基因组上下游DNA片段之间连接潮霉素抗性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转入大丽轮枝菌,通过同源区段的重组,潮霉素抗性基因便会替换掉野生型Vdku80,从而获得突变体菌株ΔVdku80。对突变体菌株ΔVdku80的生物学表型,即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对棉花的致病性进行测试。分别以大丽轮枝菌野生型菌株和ΔVdku80作为受体菌株,采用上述基因敲除方法测试2个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ChsV和ChsVI的基因敲除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Vdku80缺失突变体ΔVdku80。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相似,且培养8 d后菌落直径无明显差别。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产孢高峰均出现在摇瓶培养后第5天,且该时期产孢量亦无明显的变化。浓度为0.02%的MMS对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相同。接种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 4周后,棉株真叶均开始表现出萎蔫、褪绿等发病症状,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对棉花造成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4.2±4.9和53.6±5.4,亦无明显变化。因此,突变体菌株ΔVdku80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性相对于野生型菌株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使用野生型菌株作为基因敲除的受体菌株,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ChsV和ChsVI的基因敲除转化子在总转化子中的比例分别为44%和31%;而使用ΔVdku80作为基因敲除的受体菌株,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ChsV和ChsVI基因敲除转化子在总转化子中的比例分别为94%和87%。【结论】Vdku80缺失的菌株ΔVdku80作为受体菌株可以提高其他基因的基因敲除效�
田李刘娜徐荣旗曲志才刘乾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同源重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