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 作品数:59 被引量:345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外文化交流被引量:2
- 2017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文化交流互鉴,更有利于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更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乃至走向世界。
- 刘娜刘山山
- 关键词: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民族文化繁荣文化发展伟大复兴
- 孕期女性社交媒体中的赋权实践及身份形塑
- 2024年
- 孕期是女性预备承接母职的重要阶段,孕期女性一方面受到传统母职观念和医疗要求带来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在社交媒体中通过孕期展演和情绪宣泄打破沉默。孕期女性通过媒介平台女性用户间的互动支持迸发情感能量,进而促进母性意识的觉醒,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通过增加女性主义议题等方式强化了群体价值规范和母性认同。研究认为孕期女性个体在社交媒体连接与聚合中完成了赋权实践,并运用符号叙事建构出一个“宏大”的母性形象,以此在博弈中得到更多家庭话语权等个人权利,从而影响和改变父权制下家庭固有结构和权力格局。
- 刘娜王玥敏
- 关键词:社交媒体
- 协商与发展:进步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电视剧
- 2017年
-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对于促进不同民族间文化的融合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较之最初的创作,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电视剧虽说有了很大进步,却依旧具有发展瓶颈与内在协商。本文立足于我国少数民族电视剧的生存现状,通过分析其视角、内容与地位三方面的内在冲突与在主题创新、人才培养、文化认同三方面的发展协商,试图揭示进步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电视剧在冲突中协商,在协商中发展的动态过程。
- 刘娜
- 关键词:协商
- 报道真相还是制造悬疑:群体性事件报道中的中国媒体角色及其叙事——以石首事件为例
- 2010年
- 本文以发生在中国石首的群体事件为例,以内容分析及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群体性事件中媒体信息传播与受众认知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试图解决三个问题:(1)群体性事件,媒体报道什么?受众想知道什么?(2)针对媒体新闻报道,受众反应如何?媒体与受众对待事件及事件各方主体的态度有何异同?(3)从媒体叙事特色看群体性事件中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之上,参照西方媒体群体性事件报道实践,就我国媒体如何发挥好群体性事件中信息传播功能提出一些建议。
- 刘娜张丽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媒体石首事件
- 探讨无线电广播中成人谈话节目在津巴布韦的影响
- 2008年
- 如果说无线电广播是今天非洲最流行的大众媒体形式、是发展传播学的理想媒介的话,那么,了解无线电广播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以及听众的信息反馈就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了。本论文所分析的是一个流行的全国性成人节目在津巴布韦听众中的收听程度。这是一档深夜时分的成人谈话节目,那时侯成年人都处于闲暇状态而小孩子则应该进入梦乡了。这样的安排并没有保证节目良好的收听效果。把《只有屋顶掩房子》这档节目安排在"浅夜",导致大多数反馈者在节目播放的时候都有计划地避免小孩在场,以免其中露骨的性爱话题让他们难堪——得以从这种尴尬局面中幸免的只有那些一个人居住的年轻人。这个节目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家庭中座次的变化。探讨这个标志性成人节目对于理解发展传播学中的文化壁垒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鉴于此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播放具有"发展偏见"的节目从整体上来讲就是"的确不受欢迎的",因为只有小部分非洲人收听这样的节目(茹特洁1991)。
- 温斯顿.马诺刘娜
- 关键词:广播
-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格魅力被引量:1
- 2010年
- 任何艺术最后的竞争,一定是人格的竞争。作为广播电视传播的参与者和直接体现者,作为社会主流思想、主流文化等的直接传播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先进文化的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示范和影响作用。其人格魅力蕴含于节目主持和社会活动之中。目前,个别主持人在思想素质、爱心善心、学习态度以及责任感、正义感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仅需要社会、媒体的共同关注,更需要电视节目主持人本身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修炼和自我净化。
- 刘娜侯奕方
- 关键词:电视主持人人格魅力爱心情感
- 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影像空间与社会现实被引量:4
- 2019年
- 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产物和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戏剧艺术形式存在的电视剧,具有'社会性冲突'的基本特征。乡村影像空间生产的背后蕴藏深层的文化理念和社会逻辑。基于社会变迁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乡村影像空间展开社会性思考,可以发现,其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复杂的城乡文化差异和社会性冲突。乡村题材电视剧依托现实场景建构的影像乡村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升华。乡村影像空间的生产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与社会现实空间形成互动。从流动与融合的视角审视城乡关系,乡村影像一方面催生乡民的认同危机、架空乡村发展的现实、显现城乡文化差异的显著性,另一方面它同时成为一种塑造乡民主体意识、暴露乡村现代性焦虑、调和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中国乡村影像空间裹挟多元诉求和巨大张力,形成对现实冲击的反弹。乡村影像空间的建构在与现代性社会的碰撞与融合中呈现自身,这不仅具有文艺生产上的审美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也成为理解我国乡村问题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动态、积极的新思路和新入口。
- 刘娜李云
- 关键词:影像空间社会空间
- 深圳大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传播研究
- 2012年
- 本文以深圳大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为例,结合组织传播特性和目标体系,通过组织传播的功能研究,理论阐述组织传播和政治动员的关系以及在志愿服务中的政治动员。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角色,建构受众的集体认同感,进而引导受众行动。组织传播参与大运会志愿服务动员,促进了深圳义工服务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志愿者行动与社会公民观念的形成、有效提升人的文明素质、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但志愿服务管理专业机构和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应急社会动员的认识不够等方面不足,也使深圳亟须进一步理顺志愿服务领域方面的管理机制。
- 刘娜彭腾龙
- 关键词:政治动员
- 论电影复调叙事逻辑与模式被引量:3
- 2022年
- 复调叙事是巴赫金在分析小说时创造的一种理论。很多研究者把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用于分析电影复调叙事,他们虽然看到了电影复调叙事与复调小说之间的相似之处,但是忽略了影像与文学在传播媒介上的不同。这种媒介上的“差异化”为电影复调叙事理论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利用巴赫金复调理论中的主体性、多声部、对话性等理论,审视当下国内电影复调叙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电影自身的语言特色,从时空布局、哲学思维、主旨思想、镜头语言等层面分析电影复调叙事逻辑,有利于从表达方式与影片功能的角度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电影复调叙事模式。电影复调叙事模式有“交锋式”“自由博弈式”和“戏中戏”三种。在多元文化、多维意识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多声部、多视角、多层次以及非线性等电影复调叙事特征正好迎合了电影表达语言现代化的诉求。
- 刘娜
- 关键词:电影复调叙事非线性多声部对话性
- 刑罚威慑效能实证研究--以犯罪预防为视角
- 当人们不愿坐等犯罪之侵害既成事实之时,对于犯罪的聚焦目光就由回顾变为了前瞻,相较于对犯罪的惩罚,犯罪预防更为人们所关注,而关于犯罪预防的理论也是曰益丰富。从研究路径上来看,可以分列为两方面:犯罪人中心导向与犯罪外部环境中...
- 刘娜
- 关键词:犯罪预防刑罚设置